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轮通胀的复杂性表现在周期与趋势因素的结合、国内与国际因素的叠加,治理难度较大,并呈现新的特点,这有可能迫使紧缩政策进一步延长,从而加大政策局部超调的潜在风险。首先,货币政策作为典型的需求管理政策,其政策效果的显现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通常加息之后的效果在三四个季度以后才能显现出来。去年3季度以来加息的累积效应将在三季度开始显现,四季度将有明显的显现。  相似文献   

2.
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投资需求的拉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前三个季度经济走势看,年初以来相继推出的一系列鼓励投资的财政金融政策已开始收到效果。年终将至,今年的投资增长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对经济增长产生更为明显的拉动,以及明年投资将呈何种走势,...  相似文献   

3.
“登顶“后“温和调整“基于对本轮增长及今年前三季度各项指标的分析可知,明年我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GDP增速在11%左右,并将进入周期性繁荣的顶部区域。若以年度计,我们预期经济增长的顶部可能是2007年,而若以季度计算,这个顶部可能出现在明年上半年。2008年下半年或2009年,经济将进入温和调整期。  相似文献   

4.
一、2011年宏观经济运行趋势及面临的问题在平稳增长的基础上,今年我国经济可能转向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计可以达到9%—10%。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将减缓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但是,经济增速下降伴随着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在结构调整、外需不足、投资控制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增长速度实属不易。预计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会延续平稳增长趋势,如果国际经济恢复或国内需求增长较快,宏观经济可能转向较快增长。宏观经济运行将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蕙 《瞭望》2003,(17)
针对一季度9.9%的GDP增速,不少 专家认为我国经济可能从此进入新 一轮增长周期。与上一轮经济增长倚重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不同,本轮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是大力提升城乡消费需求。朱镕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了这样一句话:“首先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在目前情沉下,运比增加投资需求更重要。”归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成因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经历一轮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此轮通货膨胀有三大特点:持续时间较长,结构性特征明显,属于全球性通货膨胀的一部分。究其原因:一是近年来货币超经济发行严重,二是总需求与总供给结构失衡,三是受国际通货膨胀的影响,四是各级政府对GDP的狂热追求。治理本轮通货膨胀既要在具体政策层面严控货币供给和输入型通货膨胀,抑制投资过热并改善供给结构,又要淡化GDP崇拜,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民生幸福指数为目的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1998年以来,为了经济快速回升,中央政府采取了扩大基本建设投资以刺激国内需求的政策,1999年下半年又采取提高公务员工资来激话消费品市场的办法,应当肯定,这些做法对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应当承认,这些政策的效应来得慢,其力度非常有限。面对这种情况,不少专家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许多对策意见也引起了中央政府的关注。但由于一些认识太表象化,故总的对策仍未击中要害,对此,笔者谈些浅见,相信对调整政策有一定参考作用。第一,本轮启动经济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众所周知,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已经全面克服了几十的…  相似文献   

8.
未来GDP增长趋势预测 (一)预计世界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压力逐步加大,主要经济体降息可能性增大 世界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扩大到消费市场,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四个月下降,11月份达到两年来最低水平,预计至少未来1-2个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增加人力资源投资,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已成为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从中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和促进因素看,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作用,人力资源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具有战略意义.我国要采取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力度,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黄蕙 《瞭望》2005,(27)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认为,当前经济确有走冷的趋势,宏观调控应更多地关注生产过剩问题,并及早进行政策准备。分析当前各项宏观数据,王建认为经济有走冷的趋势:从消费看,CPI在去年三季度达到峰值后,呈现下降趋势,今年四五月份已降到2%以内;出口方面,今年1-5月份顺差达到创纪录的300亿美元,说明国内的产品在往外走;再看投资,今年一季度投资增长速度仍在22%以上,但是从新增项目看,其增长率已经下降到1.7%,比去年一季度下降了近30个百分点,说明投资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中国经济何去何从?如果没有干扰项,仍然按照惯性发展,中国经济在2008年仍然将维持高速经济增长的趋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可能还是投资的扩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可能会提高。这其中既有收入增长的  相似文献   

12.
对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谱丰  李钊 《理论探讨》2007,76(4):108-111
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问题在理论界颇有争议,众多学者的研究得出的是正反两方面的结论。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了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根据中国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当前我国政府公共投资的最优规模进行估计,最后得出结论和政策建议。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存在正效应,当前我国的政府公共投资占GDP的最优比例为12%左右。  相似文献   

13.
1988年,我国GDP增长速度定为8%。从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看,经济增长基本表现为“先抑后扬”的态势,GDP一季度增长7.2%,上半年增长7%,一至三季度增长7.2%,其中三季度当季增幅为76%,随着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继续加大及灾后重建步伐加快,第四季度国民经济增长明显加快,全年经济增长接近8%。综合分析经济增长过程,不难看出,中国人民银行的五次降息,财政部1000亿投资债券,对我国经济增速的回升起到了积极作用。一句话,目前的经济成果,得益于一系列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鉴于此,笔者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置…  相似文献   

14.
张立群 《求知》2014,(3):28-30
<正>2013年第3季度我国GDP增长率为7.8%,较第2季度回升了0.3个百分点。从2012年第2季度开始,我国经济增长率已经连续6个季度保持在7%至8%的区间,第4季度仍保持在这一区间,因此到2013年底,经济增长保持在这一区间的时间已达到7个季度(见表)。  相似文献   

15.
景中 《瞭望》1987,(46)
1987年已经进入最后一个季度。今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局面:农业主要产品粮棉油和其他经济作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工业生产比去年同期增长15.3%,经济效益也逐步好转;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7.6%;外贸出口增长,外汇结存增加。从目前第四季度经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福利政策作为经济政策的附庸,呈现出渐进性、保守性的特征。不同于传统的社会福利思想,"包容性增长"注重福利项目的生产性和投资性取向,认为经济和社会是发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强调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阶层。"包容性增长"理念克服了政府干预短期行为等弊端,从中长期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致力于对社会成员的人力资本投资、上游干预,以实现我国社会福利政策转型。  相似文献   

17.
《求知》2006,(10):46-47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王建指出.投资和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但“十一五”期间.要提防可能爆发生产过剩危机和美元危机。过剩危机亟待关注。本轮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资拉动的。投资的特点是,在投资周期内是需求,投资周期过去就是供给,如果不能实现从投资型增长向消费型增长的转变,就会爆发生产过剩危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出急剧拉开态势,需要通过再分配体制把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但中国目前个人所得税调整的作用不仅不能扩大消费,反而是在缩减消费,使政府失去了防止出现生产过剩危机的主要手段。由于个人所得税的改造和社会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都并非在短期内可以完成,所以在“十一五”后期会出现产出高峰.走人市场经济的中国是否会出现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应该如何应对,已经是一个极为迫切的问题。美元危机不得不防。本轮经济增长的第二动力是出口,而出口的高增长又与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顺差t有关。据美方统计,2004年在中美贸易中.中方顺差额为1620亿美元,但当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只有320亿美元,说明中国是把对美贸易顺差又转成了对其他国家或地区(主要是东亚)的贸易逆差,用对美贸易顺差中获得的美元从其他国家换回等值的产品,这样迟早会使持有美元的国家减持美元.导致美元出现危机。如果爆发美元危机,美国的贸易逆差就会被迫紧缩,世界各国的资本也会逃离美元,中国目前这种通过中美贸易顺差拉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以及与东亚地区的贸易联系链条也会被迫中断。目前还很难预计美元危机到来的时间,但从大趋势来判断,在“十一五”中期出现美元危机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6,(Z1)
2006年的总体经济环境可能略逊于去年,经济增长速度和价格总水平将略低于2005年。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支持本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将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20年,消费对我国GDP增长所做的贡献一直保持在60%左右。随着经济环境的变迁和当前扩大内需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消费问题已被党和政府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如果消费需求上不去,投资也难于发挥效应。”朱镕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在扩大投资的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扩大消费需求,形成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然而如何启动消费?当前影响启动消费的因素有哪些?城乡居民又有哪些消费趋势上的变化?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约请国家内贸局丁俊发副局长撰文探讨,以帮助读者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20.
1-3季度高位趋稳的增长态势,是经济运行中增长与抑制因素交互作用达成均势的结果,今后宏观调控重点,宜从“抑快”转向谋求经济增长环境的改善随着上半年调控措施的陆续到位,我国经济增长加速的势头基本得到抑制。GDP增速从二季度的11.3%回落到三季度的10.4%,1~9月的GDP增速亦从上半年的10.9%回落到10.7%。与此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工业生产增速亦都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