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征信立法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征信立法对消费者隐私权应提供充分、适度的保护。西方国家在此方面的立法较为完善,而我国则相对比较滞后。在个人信息的征集、使用、储存、传输等各个环节中,如何对消费者隐私权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及时的救济,是我国未来征信立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制度规范人们的经济活动,我国应当借鉴英美在保护信用消费者隐私权方面积累的经验。结合我国现状构建信用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框架和具体制度。我国信用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框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立法保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当通过修改现行相关法律和制定新法的双向途径来建立并完善信用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在有关信用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存在很大缺陷。因此,将信用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提请立法机关注意是刻不容缓的。立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信用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法律法规,还必须先解决一些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金融隐私权是传统隐私权在金融领域的延伸,其客体为金融信息、具有较浓郁的财产权性质、具有较强的积极权能、金融隐私权相当程度上依赖于金融机构提供保护措施.金融隐私权的特点使其在大数据时代极易成为被侵害的对象,并提出了加强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现实要求.我国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存在法律住阶过低、重行政、刑事责任、轻民事责任等弊端,建议提高金融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层次、制定规范金融集团的法律、重构网络银行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北方法学》2022,(1):117-131
司法实践表明,平台企业间的数据不正当竞争行为威胁着消费者的隐私安全,现有相关法律制度由于主体性缺位而没有提供有效的救济机制。相较于传统单一的私法或公法保护机制,竞争法的优势在于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能够掌握到消费者隐私权侵害事实,有助于降低消费者个人的维权成本以及监管机构的执法成本。但竞争法介入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理论争议和制度短板限制了其优势的发挥。《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颁布将与竞争法保护形成有效衔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从竞争法角度而言,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立法补足介入隐私权保护的制度短板,健全竞争执法中的隐私权保护机制,建立监管信息共享平台,提升隐私权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6.
以广东省金融消费者为对象,展开调查了金融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了解和保护的现状,可知消费者的知情权被忽略、隐私权保护不利、接受理财产品时被误导等,而我国在这些问题的解决,无论是制度或机制都处于薄弱环节,为稳定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借鉴美国在立法保护方面和纠纷解决方面对消费者的保护,文章建议开展金融服务消费者维权宣传教育活动、设置专门保护机构和投诉应对机制等途径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陈坚 《法制与社会》2013,(5):281-283
侵犯银行个人金融信息的行为主要包括个人金融信息的泄漏、滥用和不正确记载。个人对银行个人金融信息不仅享有隐私权,还享有控制权。对侵犯银行个人金融信息而造成的精神损失和财产损失均应得到赔偿。建立银行个人金额信息保护体系的关键之处在对银行个人金融信息的定义和保护模式的选择。我国应该首先制定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将金融个人信息保护纳入该法律中,并成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为银行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提供健全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8.
自《反洗钱法》实施以来,我国反洗钱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人们也在关注反洗钱调查中客户金融隐私权保护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反洗钱法律体系中有关金融隐私权保护的规定,从而发现规定中存在保护金融隐私权的薄弱之处,并对此提出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在立法方面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存在着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内容不周延、缺少专门立法和消费者信息开放和信息保护不协调等不足.借鉴国外立法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等先进经验,我们必须先针对现存的问题采取相应提高法律的可实施性、协调信息的开放性与保密性、加强对受到侵害的的消费者的救济与信息保护,从而改善我国法律对消费者隐私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欧美金融隐私保护法律制度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建珊 《法学论坛》2007,22(5):77-82
欧美金融隐私权保护由于不同隐私保护体系而显得区别很大.欧盟综合性的保护方式为金融隐私权提供了较高的保护水平,但是实践中各国适用并不一致.美国单独立法的方式使得其金融隐私保护错综复杂,市场力量、行业自律也在保护金融隐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国金融隐私立法应参照欧美法律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由于相关立法的滞后和隐私权保护观念的缺乏,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值得关注。我国应采取法律保护为主、私法自治为辅的模式,建立起消费者网络隐私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隐私权本是民法体系内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是我国法律上并不存在隐私权这一法律概念。欧洲很多国家的立法上也不存在隐私权的保护,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国家都通过判例或者法律修订的方式,实现了对隐私权的确认,以此加强对隐私权的保护。我国应该正视隐私权保护方面的薄弱,学习欧盟的一些可贵经验,实现对隐私权的确认与保护。  相似文献   

13.
张睿 《法制与社会》2014,(14):38-40
在次贷危机后英国、美国纷纷通过成立专门机构、加强金融机构监管等措施保障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同时,我国金融市场因其发展滞后而没有充分注意到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重要性。不断涌现的金融纠纷和西方国家的前车之鉴已然告诫着金融消费保护迫在眉睫。金融消费者作为市场的参与主体,能够增加市场活力、提升竞争能力;对于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也能抑制金融机构滥用强势地位、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是以研究金融消费者保护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性质上属于公权与私权的冲突。用公法原则诸如比例原则、基本权价值位序权衡原则、协调原则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都不合适,个案利益衡量原则也不符合我国国情。解决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应坚持以下标准:隐私权优先保护,并兼顾公共利益,但不能损害隐私权的核心领域——即人性尊严。  相似文献   

15.
"人肉搜索"产生了一系列的法律与道德问题,几乎已成为侵犯公民隐私权的代名词。本文从民法角度,首先对隐私权的概念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分析了人肉搜索对公民隐私权的具体侵犯。在此基础上,文中指出了我国隐私权立法滞后的现状。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在民法体系下给与隐私权专门保护、健全隐私侵权的法律救济、注重平衡隐私权与知情权等措施来完善我国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通过对我国金融隐私权现状的分析,具体论述我国当前的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进一步地探讨这些问题的科学、有效性解决对策,以期能够通过如下几方面详细的分析,为促进我国金融业的长效、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晓丹 《法制与社会》2013,(17):240-241,244
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立法及我国的现状,进而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台湾地区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的最新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6月我国台湾地区通过了金融消费者保护法,这是台湾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大突破,其也作为三次金改的重要举措予以推进。我国台湾地区金融消费者保护法主要规范了金融消费者的法律概念,设置财团法人性质的争端解决机构,构架了法制化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这些对金融消费者保护框架欠缺的祖国大陆具有多方借鉴意义,为祖国大陆构建完善的消费者保护法律、明确监管机构的保护职能与设置纠纷解决机制提供了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胡田野 《河北法学》2012,(12):151-156
2011年10月25日,欧盟颁布了编号为2011/83/EU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最新指令。该指令主要规定了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信息的义务,以及消费者撤销合同的权利,这些规定反映了欧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的信息透明、利益均衡和私权救济的立法精神。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制定于1993年,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今天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之需。欧盟最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指令对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网络时代我国隐私权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欧美一些国家相关立法的对比研究,立足我国隐私权立法的现状,从制定个人数据保护法方面对我国隐私权立法提出一些初步设想。同时,还就电脑网络环境中个人数据的技术保护与法律保护的协调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