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他(习近平)仅用了一年半、两年就在中国拥有了这样的影响力,这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4年12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出席一个商界圆桌会议时表示我虽只同习近平主席见过几次面,但我对他的坚定意志和勇气印象深刻。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已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虽然实施这些举措不会一帆风顺,但我相信他有克服这些困难并领导中国向前发展的坚强意志和能力。——2013年7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访华期间评价习近平  相似文献   

2.
刘涌 《人民公安》2010,(16):46-49
他有着一名共产党员无私无畏的坦荡胸怀和一个革命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这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杨艳丽 《中国保安》2010,(10):10-10
最近,中队组织开展了"读书,读好书"活动。这期间,我喜欢上了阅读《中国保安》杂志,杂志里报道了许多保安员的先进事迹,让我受益匪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朱良玉:保安状元一路走来》一文。看完此文,我感慨颇深。"保安状元"是朱良玉个人的荣誉,更是集体的荣誉,他是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人,他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珍惜荣誉,首先要做到的是爱岗  相似文献   

4.
刘庆邦:在温情与冷意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郁 《北京观察》2004,(5):24-25
我和刘庆邦先生不太熟,只是在会上见过几面.他给我的印象是内倾,寡言少语,有点江南人的文弱,一点不像是河南人.八十年代,在一本什么杂志上看到评论他的文章,这才注意到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这几天,我一有时间就在读《中国保安》杂志,里面报道了很多保安员的先进事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第七期杂志上刊登的《朱良玉:保安状元一路走来》一文。看完此文,我倍受鼓舞。朱良玉用一种严谨的求学态度鞭策自己,提醒自己不能满足一知半解。他注意知识的更新,也注重品行的修养。他勤奋好学,考上了研究生;他扶危助困,先后捐款5万余元。朱良玉凭着对保安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相似文献   

6.
思齐 《黄埔》2007,(5):58-59
青岛的暮春,海碧天蓝,樱花怒放。在一个彩霞满天的傍晚,我怀着仰慕的心情,拜访了书法家邱零先生。他一身布衣,不修边幅,神态谦和,一副老花镜后面透出敏锐的眼神。给我的印象,这是一位曾走过漫长艰苦路程,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而闪现着超凡脱俗的风采,又有普通文化人气质的老人。  相似文献   

7.
一天,在我的一次中国之行归来时,一位法国哲学家问我对中国有何印象。我对他说,中国人和我们遵循的逻辑不一样。他当时昕了跳起来说:“这是什么话。世界上不存在中国逻辑,也不存在法国逻辑。逻辑就是逻辑。西方人已掌握了逻辑。你可能是要说中国人还没有掌握逻辑吧?”  相似文献   

8.
《乡音》2006,(7)
23年前,我被调到保定市政协当司机。这之前,我对"政协"二字十分陌生,当时心想,有车开就行了。没想到,进政协不久就给我很大的触动,尤其是常务副主席梁佩秋给了我难以忘怀的教诲。初识梁佩秋副主席,他给我的印象像慈父而不像高官。他询问了我的基本情况后说,在政协要想当个合格  相似文献   

9.
应对外友协邀请,由费尔迪南德·小马科斯省长率领的菲律宾北伊洛戈省代表团于1999年7月对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我有幸陪同菲律宾朋友在中国参观访问,从而有机会结识了小马科斯省长。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费尔迪南德·小马科斯先生曾经两次访华,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第一次访问中国是在1974年。当时作为菲律  相似文献   

10.
《世纪行》2016,(6)
正烟花三月的时候,我从乌鲁木齐返回了武汉,处处姹紫嫣红,桃粉李白,武汉的春天真好!第二天计划去看樱花,南疆的农民企业家李总打电话给我有事商量,下午返回乌鲁木齐的飞机上气温陡降,白茫茫的天山绵绵不绝。一路残雪、枯枝,一声叹息,有道是:江南好,能不忆江南?李总的大名叫李均,我第一眼看见李均的时候,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黑红的脸膛,似乎在无声地述说着一个农民企业家和土地打交道  相似文献   

11.
2000年笔者在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当时的经济学院院长黄卫平教授给我们上了一堂课。这堂课给我的印象颇为深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the workshop  相似文献   

12.
坐澳大利亚飞机感遇刘新粦由香港去曼谷,我们坐的是澳大利亚“快达”(OANTAS)航空公司的飞机。这架飞机的服务、饮食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没有发生什么令人不愉快的事。如果说有点意见的话,那就是:航空公司印发的小册子里说,他们的国际航班上出售特制的...  相似文献   

13.
康部长给我的第一印象走出学校的大门,参加工作我首先结识的第一位领导是鹿邑县委统战部部长康志玉同志。他年近花甲,初次见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双眼睛,慈善且有神。几十年的风吹雨打在他脸上烙下了深深的皱纹,给人一种饱经沧桑的感觉。上班的第二天,气温骤降,天...  相似文献   

14.
莫言的风度     
<正>莫言,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评委会赞誉他的作品:"借助魔幻与现实以及历史与社会视角的混合,莫言创造了一个世界,所呈现的复杂程度令人联想起威廉·福克纳和加尔列夫·加希亚·马尔克斯"。这是世界文坛对莫言取得文学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一百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的肯定。莫言的作品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数《红高粱家族》。尤其是莫言对风度的诠释和他本人展现给世人的风度。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位为国家捧回过两次金奖牌的人;这是一位可为数以亿计的患者带来福音的人;这是一位患三期胃癌已有转移而确信自己能再工作20年的人。在采访史兆歧教授的过程中,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为人诚恳质朴,一派学者风度。  相似文献   

16.
10年前曾经采访过常勋教授,留给我印象极深的一句话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他告诉我是邓小平同志说的,正因为有了这句话,才有了中国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认识刘野     
我是在北京的一个现代艺术的展览上认识刘野的,那是1994年。当时他刚从柏林艺术学院拿到硕士学位.准备在北京继续发展他的艺术。我当时对他并不了解.只是知道一个留学生学成回国了。他当时给我的印象是自信和坚定。过了一段时间.我在探访一个艺术家时偶然在其家中看见一本香港佳士得中国油画拍卖的目录.上面有一幅油画作品与其他参柏的作品在趣味和风格上有明显的区别。这幅油画描绘了一个在画室里带天使翅膀的裸体小男孩.清新并充满了无限的想象。我下意识地去看这幅画的作者名字.“刘野”这次以艺术家的身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我观看了PBS的节目(21世纪引擎》,里面记录了波音公司开发777飞机的过程。其中,我对于这个浩大工程的管理印象深刻,于是我联系了艾伦&#183;穆拉利,问他是否可以进行一次采访。他欣然同意了。艾伦&#183;穆拉利时任该工作的主任工程师,现在是波音商务航空公司的总裁。在这次采访中,他让我分享了指导他进行项目管理、团队管理和公司管理的12条原则。我也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穆拉利的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19.
1976年以前,我没有机会见到何思源先生。何思源先生的名字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是在1948年。那是因为国民党飞机竟然向时任北平市长的何先生的住宅扔炸弹,全国震惊。我虽然对当时的前因后果并不清楚,但总觉得那时的何先  相似文献   

20.
通衢极目尽,风和送蝉鸣。白云不知处,忽见一飞鹏。这是坐落在上海浦东康桥工业开发区内的上海新高潮集团公司给我的印象:宽眉舒前额,爽朗有雄风。多少兴衰事,淡然一笑中。这是上海“木业王国”的掌门人陶新康先生给我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