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范立强 《当代广西》2013,(20):33-33
“很抱歉要打扰你了,我在外面餐厅吃饭,相机被偷了。”“别着急,我去餐厅找你,五分钟就到。”9月21日晚8点,桂林中国国际旅行社导游赵海梅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刚落脚酒店,就接到一名德国游客的求助电话。虽然劳累了一天,赵海梅还是火速赶到现场,安慰德国客人、找餐厅经理协调、打110报警、去派出所立案,直到晚上10点半才将事情完结。  相似文献   

2.
备课卡片     
解绳与烧绳  一家俱乐部招聘两名工作人员,进入最后角逐的四男一女五名应聘者,被分别领进五个单间,单间里各放着已牢牢地绾结在一起的两条尼龙绳。主考人员宣布:谁先将两条绳子分开,谁就可以进入老板的办公室,接受老板的面试。超过三十分钟仍不能解开绳结者,将免除面试资格。  时间过了十五分钟,已走了两个男性应征者,时间过了三十分钟时,还有两个男性应征者耐心而努力地继续解着牢牢的死结。那个女子早已坐在老板的办公室里喝茶呢,老板已拿出用工合同,时间一到就将签约。原来,那名女子五分钟不到就走出单间,向主考人员借…  相似文献   

3.
唐磊 《今日广西》2007,(17):38-39
谁来演许三多,一直让导演康洪雷发愁,找了无数专业的、有名的演员,都没有找到和许三多很接近的。直到王宝强被推荐来,康洪雷当即拍板,“中国要找两个眸子那么‘单纯’的男演员太难了,比抓特务还难。再加上笑起来那么灿烂、那么无邪更难。”  相似文献   

4.
汝人 《人大建设》2004,(6):33-34
平项山市优秀人大代表、汝州市临汝镇坡池村党支部书记张红郁,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勇于代表人民利益反映群众意愿而被传为佳话——“谁有啥难事,找人大代表张红郁!”  相似文献   

5.
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些报刊杂志的报道中和一些企业领导人的谈话中,经常谈到下岗职工问题,其中一些口号和提法,值得思考和需要商榷。 1、关于“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谁不爱岗,就让谁下岗” 现在,在一些企业中十分时兴“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提法、“谁不爱岗,谁就得下岗”的口号。有的领导开会讲话、汇报工作、交流经验,经  相似文献   

6.
面具     
一春天的一个中午,我在单位吃了中饭回家,电梯工告诉我有人正在等我,等了得有两三个小时了吧,一会儿还来。进了门,迷迷糊糊刚睡着,门就被敲得山响。我大喝一声:“谁啊!”外边静了静,又开始敲。“谁!”我急了。又静了一下,终于传来问话:“是章老师吗?”我从床上爬下来开门。门外站着一位中年男人,他的装束一望而知是位农人。可我并不认识他。“你找哪个章老师?”农人盯着我,脸上的表情一下就焦虑起来,“我找的就是你啊章老师,我是石家村石信吾的儿子石观松啊,是我父亲叫我来找你的!”哦———我反应过来,马上请石信吾的…  相似文献   

7.
小猪 《今日广西》2007,(14):40-40
他发短信说:乖,别生气了,是我不对。 看一眼,手机丢到一旁,不理他。打开影视在线,找那部喜剧片《炊事班的故事》来看。三分钟后他又发来短信:是我错了,以后坚决改!我保证!  相似文献   

8.
铭记失职     
那一个阴天,心情有些沉闷。15点37分,再过20分钟就下班了,目光游移在门岗周围。这时一位骑自行车的推销员来到门口,随即打招呼:“保安同志,我找一下你们业务经理或老板,联系一下产品业务方面的事。”“对不起,客户领导有交代,推销人员一盖不接待。“给人方便等于给己方便,都是打工仔,何必刁难呢?”“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可我也没办法,按规定办事是我的职责,如果你有备份的材料及联系卡,可放在保卫室,我帮你送到办公室,如有需要他们自会跟你联系。”推销员终究没有留下任何材料,悻悻地走了。10分钟后,一位骑“本田”摩托的…  相似文献   

9.
会算账是一门学问。有人却觉得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算账谁不会!”什么时候该调职、有什么位置、自己怎样去争取、找那位领导帮忙等,算得一清二楚,“门儿清”。其实,这都是自己的一点“小九九”,算不上真正会算账。人的一生充满了荣与辱、得与失、美与丑,谁都会权衡取舍,精打细算。但只有真正学会算账,才能明白事理,走好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10.
易茗 《今日广西》2008,(21):19-19
毕业之际,身边的同学夹着厚厚的简历忙着跑招聘会,但常常是四处碰壁,伤心而归。他们垂头丧气地回到宿舍就开始埋怨:“谁说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怎么在我们自己的世纪里找不到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大部分的发言基本上可以这样形容——每人发言10分钟,其中8分钟是歌功颂德的,1分钟对自己歌功颂德,剩下最后1分钟,来不及讲问题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提倡人大代表在发言时应多讲讲问题,让领导好好地听一听,解决一下。  相似文献   

12.
他托我找一个司机。他早已有驾照而且技术娴熟,为何还要配司机?我对此不理解,问:"你上班开车只有20分钟的路程,何必还要找司机代劳?"  相似文献   

13.
姜龙飞 《人民公安》2009,(14):62-62
听到“噗嗤”一笑从五公里之外轻轻传来,我就猜到手里握着的是谁的声音了,疲沓的大脑不觉漾起了一丝亢奋。可声音依然懒洋洋地不愿承认。“你是谁呀?你找谁呀?”  相似文献   

14.
桃红     
不知何时,暖暖的风把那片桃园吹红了。 是谁,在一棵树下播放着优美的音乐?是谁,跟着那乐音轻轻地歌唱?起初是10年前流行的韵律,然后是10年后流行的韵律。10年前我是一头黑发,10年后已经是头发飘白:  相似文献   

15.
章淑 《公民导刊》2005,(2):54-54
日前,笔者参加了一个会议,感触至深。在会议开始时,主持人就声明会议仅开45分钟。每人发言限制在10分钟以内?于是,会议进行得十分紧凑。45分钟后,会议真的结束了.  相似文献   

16.
李永忠 《同舟共进》2013,(10):28-29
“十六大”后的一天上午,吴官正同志的秘书打电话找我,到后才知是官正同志要找我单独“闲谈”。我从未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单独“闲谈”过,官正同志为拉近距离,让我放开讲,见面第一句话就告诉我:没来中央纪委机关之前,就让人搜索并阅看了你发表的各类文章,没想到中纪委能有你这样的人才。事先,秘书告诉我谈十五分钟为宜,于是快到十五分钟时我便不再讲了。没想到官正同志听得很有兴趣,直到秘书多次进来,最后同他“咬耳朵”,谈话才于两个多小时后结束。官正同志“闲谈”的水平之高,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今天,阅读他的新著《闲来笔潭》(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同样给予我很多教益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沈强今年24岁,他的大学同学大都有了近两年的工作经历,但他却没有工作,赋闲在家。每次同学聚会,大家的主要话题都是谁跳槽了,谁出国留学了,谁的工资涨了,还有工作中的各种苦恼,每当这时,会有同学关心地问起他找到工作没有,沈强仍然是一副不着急的样子:“正在找呢,还没有合适的。”沈强2003年毕业于北京的一所外语高校,找工作的时候正赶上“非典”最严重的时期,再加上是扩招后的第一届大学毕业生,给就业带来不小的压力。按他同学的说法,那时大家都是在“冒死”找工作。就在其他同学为找工作东奔西走的时候,沈强却一点也不着急,仍像从前一样,把大把的时间放在了他喜欢的电脑游戏上面。  相似文献   

18.
那一天上午,我到郑州市北下街派出所办事,要找的民警到管城公安分局办事去了。另一个民警告诉我,她下班前会回来的,要不你等一会儿吧。等到 11时多,要找的民警还是没有回来,我就问:“她到底回不回来了?”这个民警说:“她说是还回来的,我给她打个传呼吧。”正这时那民警回来了,打传呼的民警放下电话,告诉她有人找,并向她说明了事由。事情几分钟就办好了。   这似乎是一件很平淡的事,在我坐在派出所户籍室等人的过程中,同样平淡的事一直平静地发生着,要户口证明的,拿着介绍信找一个人的住址的,入户口的,办完事说声谢谢,…  相似文献   

19.
冯正方 《治安》2003,(2):12-12,11
最近,徐州市综治办搞了一次目的在于检测群防群治情况的暗访活动。暗闯金融网点想接触重点部位,不是被阻拦,就是被“抓”;在小区刚刚东张西望一番,就遭到盘查:想悄悄摸进村庄,刚到村口就被盯上;找个偏僻处打110设警,不出3分钟,警车便风驰电掣而来……  相似文献   

20.
《半月谈》2005,(2):68-69
2005年元旦,我在郑州市乘出租车游玩时,发现后座位有包东西,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叠厚厚的人民币,数数有1万多元。我问司机是谁丢的,司机也不清楚。我与司机协商,请他上缴出租车公司或通过其他渠道找失主,司机当时同意。谁知事后他变卦了,不但没有主动找失主,反而在失主找到他本人追要这笔钱款时,他竟否定自己拿了这笔钱。请问这位司机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该怎么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