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世界》2008,(10):9-11
记者:2008年是中国和伊拉克建交50周年您对两国的关系如何评价? 大使:2008年是两国建交50周年,伊拉克方面也举行了庆祝活动。两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丝绸之路,当时中国的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东,并前往欧洲。伊拉克也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之一,伊中两国于1958年8月25日建交。自那时起至今,伊中两国的关系一直都非常友好,虽然伊拉克的政权经历了几度更替,但两国关系一直很友好,而且在各领域都不错。在过去的50年中,两国关系没有出现过任何冷淡,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而我们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则是潮起潮落的,唯独与中国的关系发展十分顺利。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柬埔寨都是历史悠久的亚洲文明古国,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1958年7月19日,在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的共同推动下,中柬正式建交,两国传统友好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2008年是中柬建交50周年。中柬两国政府达成共识,确定2008年为“中柬友好年”,将联合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共同庆祝和纪念中柬关系发展史上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事。  相似文献   

3.
赵炎 《当代世界》2010,(9):27-28
中古友谊源远流长,早在19世纪中叶就有大批华工移居古巴。在1868年和1895年古巴两次独立战争中,华工与古巴人民并肩战斗,为古巴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立下了赫赫战功。古巴革命胜利后,1960年9月古巴与新中国建交,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半个世纪以来,中古两党、两国及两国人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两国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历久弥新,中古传统友谊不断续写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当代世界》2008,(9):12-14
记者:1957年2月7日,中国和斯里兰卡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两国共同庆祝了建交50周年,您如何评价目前的中斯关系?  相似文献   

5.
牛强 《当代世界》2010,(3):33-34
应印度跨党派和平友好团体全印和平团结组织的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会长韩启德,在中印庆祝建交60剧年之际,带着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对印度进行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   

6.
记者:古巴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自1960年建交以来,中古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特别是近20多年来获得了长足发展.两国已成为相互信任的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您对中古建交52年的发展历程有何评价? 白诗德:回顾古中两国建交52年来的关系,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政治意愿、成熟、高度重视、政治互信、政治上高度一致、相互支持和相互尊重.我想分享三个基本想法: 一、古中友谊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为了追逐一时的利益,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7.
记者: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同时也是中俄两国建交60周年作为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驻华大使,您对目前的中俄关系现状有何评价?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经济中,中美经济贸易的互动关系越来越重要,它是在中美建交后,经过双方近30年的努力,逐步培育发展起来的,现在它已成为两国经济生活中重要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9.
《当代世界》2008,(11):16-18
1998年起,中国和南非正式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之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各个领域开展了全面合作,并于2006年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是两国建交10周年,为此,本刊专门采访了南非驻华大使倪清阁。  相似文献   

10.
中巴关系:历史回顾与展望——纪念中国巴西建交35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4年中国与巴西建交至今,中巴双边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35年,两国从建交之初的“谨慎外交”发展成多领域广泛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特别是进入2l世纪以来,两国在政治、经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中巴关系因此而成为当前南南合作的典范:2009年5月中旬,在巴西总统卢拉对中国的第二次国事访问中,两国政府着手制定2010--2014年共同行动计划,这也标志着中巴关系正朝着“深化平等互信的政治关系”、“扩大互利双赢的务实合作”、“促进内涵丰富的人文交流”和“密切协调配合的多边合作”等多个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金根 《当代世界》2013,(10):29-31
总编:中国与新加坡是睦邻友好的国家,建交23年来.中新关系发展势头强劲,两国高层互访频繁.两国合作领域不断拓展请您谈谈对中新关系发展的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12.
周刚 《当代世界》2010,(7):30-34
2010年4月1日是中国和印度建交60周年。两国正以各种方式热烈而隆重地纪念中印关系史上的这件大事。如何评价60年的中印关系,如何看待当前两国关系的现况,以及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不仅受到国人重视,也为国际社会所关注。概括地说,可归纳为三句话:  相似文献   

13.
记者:中缅两国自1950年正式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发展可以说非常平稳。各方面的交往与合作都呈现着很好的势头,两国高层互访不断。您认为,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中缅双边关系能够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和基础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南非是非洲大陆上很晚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特别在其推翻种族隔离制度、建立新南非政府之后仍拖延多年才最终实现对华建交,这一局面出乎中南两国众多人士的意料。通过对中南交往的历史考察,以及对相关当事人的已刊及未刊回忆录与口述访谈,可以发现,南非复杂的国内形势特别是前白人政权实行的种族隔离体制,中国与南非民族解放组织曲折的交往历程,以及台湾问题,是造成两国从20世纪80年代恢复接触起历时十几年才得以建交的主要原因。此外,曼德拉总统的个人因素对中南建交也发挥了关键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邓俊栗 《当代世界》2010,(11):68-70
2010年是中印两国建交60周年,也是从未涉足我国的印度国父圣雄甘地诞辰141周年。作为一个退休9年的外交老兵,欣慰的是,我的译作——甘地嫡孙拉吉莫汉·甘地教授撰写的《我的祖父圣雄甘地》(《The Good Boatman,A Portrait of Gandhi》)历经了长达7年的时间,2009年终于在北京面世。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世界》2008,(7):16-18
记者:中国和阿塞拜疆两国1992年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至今已经十六年了,您如何评价目前的中阿关系,又是如何看待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前景? 大使:中国是最早承认阿塞拜疆独立的国家之一,1992年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建交后阿塞拜疆作为独立国家与中国发展了友好关系,这种关系是有利于双方的。实际在此之前,双方从古代丝绸之路那个时代开始就有了来往。  相似文献   

17.
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在毛泽东、邓小平、尼克松、福特、卡特等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中美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至今已成为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值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回顾中美关系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前景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美关系的性质,深刻把握中美关系的走势。  相似文献   

18.
1979年中美建交至今,“一个中国”的政策是维系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政治基础。30年来,国际局势和两岸关系大幅变迁,美国历届政府虽宣称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但构成这一政策的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的固有矛盾始终无法调和,甚至屡屡发生《与台湾关系法》凌驾于三个公报,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55周年,两国领导人在互致贺电中对两国关系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胡锦涛主席指出:中巴建交55年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两国建立了全天候友谊,开展了全方位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简评冷战后美国对台湾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评冷战后美国对台湾政策的调整许世铨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最敏感的问题。1995年6月后,中美关系跌落到两国建交以来的最低点,即是因美国政府准许李登辉到康奈尔大学“访问”引发的,究其根本原因则是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华政策一度背离了6届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