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国继 《党史博采》2002,(1):21-23,33
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之前的1920年2月,陈独秀与李大钊“计划组织共产党”并约定在南方和北方分头行动时,曾在李大钊护送下出北京经天津转赴上海(之前陈独秀曾于1月29日去到上海,旋到武汉,又返北京)。然对其这次到达上海的时间和由天津至上海究竟是乘坐火车还是坐海轮,以及是否绕道李大钊先生老家河北乐亭,史学界至今说法不一。本文试就接触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0,(23):18-19
最早的基层组织 五四运动后,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探索和酝酿成立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1920年3月,共产国际派维经斯基等来华,先后在北京、上海会见了李大钊、陈独秀,促进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周勇 《当代党员》2011,(5):20-22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候,人们不禁会想起90年前的中共“一大”——那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关于上海望志路“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关于北京、上海、长沙、武汉、广州、济南等地共产主义组织的活动,以及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董必武等一串光辉的名字。  相似文献   

4.
《先锋队》2005,(14)
1.中国第一个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人是李大钊。2.中国第一个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主张的人是李汉俊。3.中国第一个筹备建党的人是陈独秀和李大钊。4.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5.中国第一个女共产党员是缪伯英。她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6.1920年10月,中国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和李大钊因何没有参加中共『一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陈独秀与李大钊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最大的两位人物,他们一南(上海)一北(北京),在党史上被称为"南陈北李".我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就是陈独秀于1920年8月在上海建立的,陈独秀还草拟了<中国共产党宣言>.上海遂成为当时全国筹备建党的活动中心,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实际上起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组的作用.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奠基人,是第一个全面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相似文献   

6.
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迅速在中国掀起了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浪潮,各地纷纷组建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8月,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至1921年上半  相似文献   

7.
<正>90年前,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批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拥护者产生了要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政党的强烈愿望。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等相继在上海、北京、长沙、武昌、济南等地建立起党的早期组织。但在当时,还没有给即将诞生的党确定名称。曾经叫"社会党"。有资料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时曾叫"社会党"。这是因为陈独秀在  相似文献   

8.
《党课》2007,(1):118-119
1920年1月,陈独秀乔装成一个商人,坐上李大钊赶的骡车,悄悄离开了北京。分别之际,他们相约在南北各自活动,组建一个政党,建党首先需要一种理论武装。在陈独秀离京的行李中,有一本叫《共产党宣言》的英文书,这是他特地从北京大学图书馆借出,准备带到上海物色合适的人选翻译成中文。  相似文献   

9.
小卡片     
《党员干部之友》2023,(1):50-51
<正>备忘录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由来(上)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这场运动为中国青年提供了直接的斗争经验,并锻造了一批进步分子,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的建立提供了组织和人员准备。中国的这场运动,也受到了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共产国际的关注。1920年4月,以维经斯基为首的共产国际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五四运动的领导人李大钊会晤,试图与中国的革命组织建立联系。在李大钊的介绍下,维经斯基等人继而赶往上海,见到了陈独秀,双方就中国革命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在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帮助下,1920年5月,陈独秀组建了秘密团体“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于8月成立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13,(18):57
最早酝酿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是李大钊和陈独秀,那是在1920年1月。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沈宏庐、杨明斋、李达等人在上海发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当时的名称为"共产党",或"共产党临时中央")。不久,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旅日、旅法勤工俭学青年中建立了"共产党支部"或"共产党小组",后来根据中共"一大"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有"中国的  相似文献   

11.
这篇文章对党史编写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党史工作者编写出质量最好的党史读物。这些意见实际上代表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关心党的历史和未来的殷切之情。愿党史工作者珍惜这些勉励,将高质量的著述奉献给读者。文中提出的关于党的创立和红军长征落脚陕北的问题,现简要说明如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日益结合的结果。1920年8月,在中国工业和工人运动的中心上海,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成为创建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中心。武汉的共产主义小组,是董必武与李汉俊联系,刘伯垂从上海携带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回武汉后,于1920年秋天建立的;长沙的共产主义小组,是毛泽东得到陈独秀写信委托,以新民学会的骨干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其他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都是通过与陈独秀、李大钊和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联系而建立的。1921年3月,各地共产主义组织的代表举行了一次会议,并发表了共同声明。不久,中国共产党于7月正式宣告成立。关于陕北有根据地和红军,中共中央在长征前就已经知道。1932年4月20日,中央曾作出《关于陕甘边游击队的工作及创造陕甘边新苏区的决议》。长征途中,1935年8月20日,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会议上作出的《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补充决定》中,也提到过“存在于陕甘边之苏区及游击区域”。1935年9月中旬,中共中央率部队到达哈达铺,从一张报纸上得知陕北根据地的规模仍较大,红军数量也较多。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榜罗镇召开会议,正式决定落脚陕北,把陕北根据地发展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15人,其中正式代表12人,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他们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共产主义小  相似文献   

13.
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中国知识分子的先进代表李大钊、陈独秀等人接受了马列主义,并把它与中国正在发展的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他们在工人中宣传马列主义,讲解革命道理,组织工人进行斗争。在这个基础上,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先后成立了一些党的早期组织。此外,旅居日本和法国的中国共产主义者也成立了这样的组织。这些组织当时的名称不一,但由于性质相同,后来被统称为共产主义小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积极开展工作,推动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条件日渐成熟。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支部生活》2011,(7):55-55
疑问一: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为何没参会? 根据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李达分别与广州的陈独秀和北京的李大钊联系,并确定在上海召开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随后,李达和李汉俊分别写信给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及日本留学生中的党组织或党员,通知各地派代到上海开会。同时,从马林带来的共产国际给中国革命的经费中,给每一位代表寄了100元路费。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是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北京共产党小组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在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李大钊曾先后任过中共北京地委书记、中共北京区委兼地委委员长、中共北方区委书记.他还曾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和中共中央驻北京委员.中共北京党组织的创建并在斗争中发展壮大,都是在李大钊的领导下进行的.本文试就李大钊对北京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的贡献做一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6.
1927年4月28日,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被反动军阀张作霖绞杀于北京。李大钊牺牲后,他的妻子带着子女被迫离开北京,辗转流离,分散四方。67年风雨过去了,李大钊的子女现在何方?境遇如何?我开始在北京寻觅,终于有了结果。  相似文献   

17.
《前线》1992,(5)
一、填空题(1)李大钊。(2)上海;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12;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  相似文献   

18.
星火与燎原     
正2018年5月,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近两个世纪以来,他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思想革命。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和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济南等建立中共早期组织的地区,弄清楚像重庆这样的中国西部内陆地区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情况,可以从空间上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情况,进一步证明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正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共北方党组织的重要奠基人。鲜为人知的是,李大钊也曾关注过距北京有上千公里之遥的皖西地区的革命发展。党史资料表明,1925年,时任中共北方区委书记的李大钊曾派乐天宇到皖西从事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20.
点燃"共产主义"之火 友好的合作必然产生双赢的结果. 得益于维经斯基的指导,陈独秀也加快了建党的步伐.1920年6月,陈独秀在自己的寓所里召开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参加者有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会议决定在中国成立共产主义的政党,名为"社会共产党",还讨论起草了党纲、党章、党的纪律等,并且一致推举陈独秀为党的领导人.陈独秀在征求李大钊意见后,决定采用"共产党"来命名中国共产主义政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