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职业教育是国家财政投入缺欠的"重灾区",这种缺欠导致"九五"期末和"十五"期初我国职业教育较大幅度的后退.……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业化目标是建国初期"一五"期间提出来的,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次"起飞"时期,称为初始工业化时期.  相似文献   

3.
韩平  唐国容 《党史文苑》2006,(8):13-14,19
本文主要考察了从遵义会议到"七大"期间中国共产党党内情况的变化,指出毛泽东领袖地位的确立是顺应中国革命的需要,优胜劣汰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拨开中国近代沉闷晦暗的天空,五四运动犹如暴风骤雨过后的一道彩虹,从真正意义上架起了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回溯历史,五四先进知识精英们是选择了"民主科学"亦或是被选择了"社会革命"?本文试图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对蕴含于期间的历史逻辑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2006年乃至整个"十一五"期间,中国纺织服装业将进入调整时期.面对欧美的重新设限及新配额体制的种种束缚,"走出去"已成为寻求发展突破的中国纺织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四大标志性工程即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建设和南水北调工程,是关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长期以来江泽民一直在思考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提出"十五"期间要办几件大事,抓好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建设.这四大标志性工程的提出与实施,凝聚着江泽民的心血和智慧,是我们党实践"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生动写照,也是我们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预计8%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按照不变价格(2000年价格)计算,"十一五"期末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将达到2.3万亿美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1700美元左右。推动"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快速的资本形成,其贡献率约在60%到70%左右。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同志在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再次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9.
思想解放要抓住焦点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同志在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革命道路,后来被概括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找到中国革命的这条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探索和确立这条道路的时期,大约从大革命失败到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前后.这期间的大部分时间内,周恩来是中共实际的主要负责人.他和毛泽东一个作为中共全国武装斗争的主要领导人,一个作为最重要的地方武装斗争的主要领导人,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毛泽东是中国革命道路的主要开创者;周恩来提出和贯彻了"工农武装割据"观念,形成了"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的思想,引导全党在思想上和实践中实现了工作中心从城市向农村的转变,他的贡献仅次于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不朽的盖世之功.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期间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前进.这"三个代表"既是党建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概括,也为我们指明了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吴继德 《党的建设》2010,(11):31-32
兰州是甘肃省会,是中国西北区域中心城市,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十一五"期间,兰州市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创新理念,真抓实干,城市建设的投资力度和发展速度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总投资达到249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倍。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和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五"期间是中国对"三农"问题最为关注和国家财政投入力度最大的一个时期.2005年12月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妇指会"旗帜下中国妇女对抗战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期间的"妇指会"由战前新生活运动下属机构--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扩大改组而来,它既继承了该组织极具权威而高效的运作形式,又赋予它抗日御侮的崭新内容,成为团结全国妇女参加抗战的统一战线组织.本文试图从"妇指会"的缘起使命、组织系统、制度保障、作用成就等方面,展示"妇指会"领导下中国妇女对抗日战争的伟大贡献,并据此说明中国妇女是民族解放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15.
聂皖辉 《党史纵览》2007,(11):31-37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指出:"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是从安徽开始的."1993年,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来安徽考察期间感慨地说:"安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起到了先锋和示范作用,促进了全国农村改革的成功","这一历史性的贡献.是安徽人民的功劳,是安徽人民的骄傲.也说明安徽人民有革命的精神和创造的智慧."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人事报》报道,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在"两会"期间发表言论称,认为中国的改革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至今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实际上中国  相似文献   

17.
"援八""援四"分别是"支援八路军""支援新四军"的简称,是中国抗战期间广大海外华侨开展的一项大规模爱国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后,统领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前线,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正如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所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称,若中国通胀继续上升,地方社保基金存在贬值风险。戴相龙是在参加"2010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作出上述表示的。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不是偶然的,而是当时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目的既是要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也是为维护人民公社体制、巩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树立一个好的样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一直关注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情况,并通过支持召开一系列农业会议和批发中央文件来推动运动的深入开展.这场运动的终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应当以历史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价大寨和农业学大寨运动.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提出的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的农业"八字宪法",影响当代中国农业20多年.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在1958~1960年连续3年"大跃进"期间,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也出现了虚假浮夸、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严重问题,在此后所起的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将8项增产措施名之曰农业"八字宪法",殊非适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