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地动态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出台规定普通公民可申请旁听常委会会议2007年起,湖北省公民可申请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这是日前出台的《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公民旁听办法》作出的规定。办法规定,凡符合选民条件的湖北省公民都有资格报名参加旁听,每次会议旁听人数一般不超过30人,范围为常委会会议的全体会议。公民申请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需持  相似文献   

2.
邵建斌 《人大研究》2002,(10):46-46
据法制日报报道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大常委会为了拓宽民主渠道 ,于 2 0 0 0年 4月出台了《公民旁听镇海区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实施办法》 ,允许公民凭个人身份证到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申请参加旁听常委会会议。然而 ,出人意料的是 ,旁听制度在镇海区实行一年多来 ,至今的 6次人大常委会会议只有 2人申请参加旁听。而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大及其常委会建立公民旁听制度是民主政治的一种具体形式 ,是改进和完善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对于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激发公民的政治热情 ,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确…  相似文献   

3.
伏子和 《人大研究》2005,(11):43-43
扩大人大常委会会议的透明度,不断扩大公民有序地参与,是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的重要途径。一是公民旁听常委会制度。常委会举行会议时,可以让公民旁听,旁听者有什么意见建议可采取口头或书面形式反映。二是公开报道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发言,揭开常委会会议的神秘面纱,接受广大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三是开通人大信息网站,公开征求社会各界对即将审议议题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关于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的几个具体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地方人大常委会实行了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制度。此项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宣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了人大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拓宽了公民的知情知政渠道,提高了人大常委会的会议质量,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对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没有明确的规定,各地人大常委会在旁听对象的确定、旁听会议的范围、旁听人员的发言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一、关于旁听对象的确定问题各地确定旁听对象的范围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本行政区域内的公民;第二种是年满…  相似文献   

5.
近日,随州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的意见》,对常委会组成人员参加常委会会议及围绕审议议题开展审议发言提出要求,为提高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实效,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邀请公民旁听人代会和常委会会议,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一种有益探索和有效形式。1985年8月,山东潍坊市人大常委会邀请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这是公民旁听活动在地方人大的最早实践。  相似文献   

7.
《人大研究》2011,(5):38-39
公民旁听人代会或人大常委会会议,是完善人大会议制度的有效举措。对于进一步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密切代表同群众的关系,增加人大工作的透明度,让群众更好地了解和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增强公民参政议政意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践中,旁听公民能否拥有发言权,一直存在很大争议。  相似文献   

8.
2004年6月24日,王友宾穿上了过年才穿的新衣服。自从前天领到潍坊市人大常委会的旁听证起,他就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他提前把玉米地浇完,早早地作好了旁听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的准备。6月24日那天,他起了个大早……这是山东省潍坊市人大常委会自1995年实行公民旁听制度以来第49次吸收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自此,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制度在潍坊已经跨越了9年,历经3届市人大常委会,参加旁听的公民达400多人。旁听公民中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学生、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负责人、律师、记者、自由职业者;有中共党员、共青团员、民  相似文献   

9.
《浙江人大》2011,(5):46-47
公民旁听人代会和人大常委会会议是地方人大会议制度的创新之举,目的在于推进人大议事决策的公开透明,在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拓宽公民知情知政渠道。而旁听公民在会上有没有发言权一直存有争议,有的地方人大在公民旁听办法中明确规定"公民旁听会议时无发言权",但有人认为,既然允许公民旁听,就应让他们在会上直接围绕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以便人大及其常委会及时采纳,改进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10.
康宏 《人大论坛》2012,(9):50-50
为进一步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的法治意识和法律水平,不断提高常委会审议“一府两院”(既:政府、法院、检察院)工作报告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审议质量,确保监督实效。务川自治县七届人大常委会自今年换届后出台了《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学法制度》,规定在人大常委会议、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等会议召开前举行法律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11.
人大常委会会议是人大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重要方式。因此,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努力增强监督实效,已成为人大常委会关注的主要问题。近几年来,我们汪清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如何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使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不断提高,监督效果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人大常委会会议是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重要方式。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努力增强监督实效,已成为各级人大常委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几年来,我们汪清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如何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使县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审议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省人大常委会修改了《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公民旁听办法》,对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申请手续、旁听公民资格、旁听会议范围、旁听公民人数及旁听公民意见和建议的处理等都作了具体的修  相似文献   

14.
提高常委会议的审议质量是加强监督工作的关键。换届以来,肥城市人大常委会紧密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着力从"精、深、准、实"四个方面提高常委会审议质量,确保人大监督工作取得成效。科学选择议题,力求"精"。选好审议议题,是提高人大常委会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实效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简称公民旁听制度,是指人大常委会期间,无法定参与义务的公民凭有效证件,通过自愿申请、组织者邀请等方式,经批准后,参与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制度。按照监督法的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各地人大常委会就此做了不少探索,公民旁听就是人大工作向社会公开、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我国法律未对公民旁听作出明确规定,各地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
西山区人大常委会试行公民旁听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制度始于2002年8月。通过组织公民旁听,扩大了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提高了人大工作的透明度,密切了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反映良好。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建立公民旁听制度,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拓宽地方人大民主渠道,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强化人民群众监督职能;有利于动员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化解社会矛盾,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17.
张涛 《人大研究》2003,(6):20-21
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 ,是近年来部分市、县人大常委会逐步推行的一项完善会议制度的新举措。它对于进一步宣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密切人大常委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增加人大工作的透明度 ,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并监督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工作 ,扩大公民有效的政治参与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相关法律未对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 ,各地制定的旁听制度 ,在旁听对象、旁听范围、旁听的发言方式等方面的规定上都存在差异。本文仅就这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关于旁听人员的范围从各地制定的旁听制度来看 ,旁听人员范…  相似文献   

18.
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是近年来部分市、县人大常委会逐步推行的一项完善会议制度的新举措。它对于进一步宣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密切人大常委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增加人大工作的透明度,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并监督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相关法律未对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各地制定的旁听制度,在旁听对象、旁听范围、旁听的发言方式等方面的规定上都存在差异。本文仅就这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关于旁听人员的范围从各地制定的旁听制度来看,旁听人员范围主要  相似文献   

19.
近日,我省宣传人大制度好新闻评选,两篇落选作品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一篇中心内容是荆州市人大常委会修改了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制度,将以前“持本人身份证和单位介绍信,无工作单位的公民持本人身份证和居住地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介绍信”修改为“持本人身份证”即可;另一篇中心内容为黄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实行旁听制度5年以来,报名申请旁听的公民每次最多不足8人。  相似文献   

20.
近日,秭归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24次会议,邀请公民旁听。去年以来,在该县人大会议和常委会会议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让公民"零距离"接触人大工作,是该县人大工作的一个新探索。县人大常委会在工作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在人大监督、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