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绿色、环保、生态等理念越来越被重视。如何做到既环保又促发展?产业经济怎样披“绿”?我省工业园区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的打造,更成为我省追求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产业链条会循环  相似文献   

2.
人类现代化正在迈向"绿色"发展阶段。产业竞争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辅助产业、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者、政府行为、发展机遇等影响因素均发生"绿色"变化趋势。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脱钩、培育产业绿色竞争力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必须重新构建产业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业发展和产业体系绿色化,提升产业绿色竞争力,努力完成穿越绿色现代化隧道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人格外懂绿、小心护绿、利用好绿,凝聚共识推动绿色发展,奏响大生态时代的"贵州好声音"。完成退耕还林477.4万亩,治理石漠化1000平方公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6%;推出大生态产业工程包,创建一批绿色园区和绿色企业……五年来,从名扬天下的"山地公园省"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绿色早已成为多彩贵州"调色"中最重要的底色。贵州知绿、护绿,更懂绿。4月16日,在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贵州正式将"大生态"列为继大扶贫、大数据之后的第三大战略行动。这是贵州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  相似文献   

4.
陆小成 《前线》2023,(3):68-71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指引。破解京津冀城市群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大、传统能源和产业转型滞后等难题,是当前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任务。全面推动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化发展,通过加强绿色低碳规划引领,强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构建低碳能源结构,培育低碳产业集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打造生态宜居、绿色低碳的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5.
正"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贵州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沿河自治县因地制宜种植茶业实现绿色崛起,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末的40.68%增至"十三五"末的65%。生态保护与产业创新发展双赢。不仅让贵州老百姓拥有了绿色健康生活的"幸福不动产",也成为群众的"绿色提款机"。深情回望,绿韵悠长。  相似文献   

6.
王胜平 《支部生活》2008,(11):31-31
2008年7月,省委书记白恩培到文山调研时强调:文山州要积极探索油茶产业发展路子,努力把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这篇文章做好、做大。对此,文山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分析油茶产业现状,制定油茶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探寻山区、半山区绿色产业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7.
光伏产业近几年发展突飞猛进,中国作为太阳能光伏产业生产大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短短几年,江西光伏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势头强劲,是江西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新支点和增长极。但是光伏产业发展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从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基地建设、产业链条延伸、自主创新、市场开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江西光伏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低碳经济时代,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逐渐成为各国优先发展的"绿色朝阳产业"。党中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我国大力扶持发展的第三产业新模式,文化旅游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升级和结构转型有着重要意义。一、打造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系统1.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是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土壤,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文旅产业发展能够达到的高度。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9.
目前,再生资源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速度最为迅猛的绿色朝阳产业。由于世界资源供应日趋紧张和能源价格大幅波动,围绕再生资源的新型技术与网络竞争已成为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新一轮经济产业综合竞争的焦点之一。在当前"全球资源为王"时代如何确保国家资源安全稳定,始终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最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资源安全和再生资源  相似文献   

10.
李西连 《江淮》2012,(5):26-27
近年来利辛县围绕"生态立县"战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打造生态利辛、绿色利辛和环保利辛,把一个皖北穷县打造成生态宜居、和谐共生的水乡绿园,淮上江南。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6,(5)
正兰西坐落于省城哈尔滨一小时经济圈内,是世界仅存的三大黑土块最肥沃的核心地带,天蓝、地绿、水清是我们最大优势。牢固绿色发展理念,把"绿色文章"做到极致,持续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进一步做大绿色产业、做强绿色品牌、培育绿色文化,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版。1.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良的自然环境禀赋,赋予了兰西推进绿色发展的先决条件。一是区位优  相似文献   

12.
正荆门市东宝区地处荆门市中心城区,承担着服务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职能。近年来,我区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荆门城区"一心四区"(即东宝山生态绿心,北部东宝都市产业园区、东部化工循环产业园区、西部漳河新区、南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和城市发展战略部  相似文献   

13.
福建新恒基集团投资3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第一养生旅游天堂"项目和浙江大香林集团投资6.8亿开发阁山旅游度假项目的开工建设,拉开了樟树旅游产业发展的序幕。近年来,樟树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旅游产业大省的重大决策,把促进旅游产业升温升级作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现绿色崛起的重大战略之一,旅游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公路网线初步构成,服务要素不断完善,旅游业发展正由起步不断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4.
门头沟区是北京的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是重要的政治任务。门头沟贯彻首都发展新方略,立足地区发展实际,坚定不移打造"红色门头沟"党建品牌和"绿水青山门头沟"城市品牌,让一红一绿在门头沟绽放光彩。全区把"四个当先、一个当头"贯穿生态涵养区建设始终,切实守住好山好水好生态,建设绿色发展聚宝盆,当好"两山"理论守护人。  相似文献   

15.
正3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上,马云认为,贵州做了一个世界级的战略定位,为中国未来大数据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会和遐想。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的南方数据中心落户贵州,富士康(贵州)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开工建设,几朵翩翩飞至的瑞"云",标志着贵州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的成功举办,则显示贵州大数据产业已迈出坚实的一步。大数据是大产业、大红利、大  相似文献   

16.
王鑫 《唯实》2021,(1):60-63
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生态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坚持发挥乡村生态优势,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让生态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以"生态+产业"点燃乡村经济强引擎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加速产业振兴,助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产业生态化加快产业振兴之速。  相似文献   

17.
云峰 《实践》2005,(6):24-25
面对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大对农业支持力度两大历史性机遇,我们充分发挥鄂尔多斯市的优势,进一步调整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拓展和延伸"绿"的内涵和外延,使"绿" 的概念涵盖于整个三次产业,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实现山川秀美,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绿色GDP。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型、环保型、循环型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007年实现中变,GDP、财政收人分别达到 1000亿元、100亿元;到2010年实现大变,生态明显恢复,城市化率达到 70%,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8.
李庆卓 《奋斗》2006,(12):21-2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发展生产.近年来,我们明水县努力打造产业优势,以主导产业牵动优质粮食产业、畜牧产业、绿特色产业和劳务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乃至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分宜县要以"四个坚持"为抓手,推动分宜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努力把分宜建成赣西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明星县。一、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力促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一是把新材料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强势推进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重点发展锂电池材料,同时发展锂电池配套材料和锂电池下游产品,尽快形成比较完整的动力与储能电池工业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2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省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强力治污,倾心培绿,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燕赵大地,从坝上高原到冀南平原,从太行山上到渤海之滨,山山着翠色,处处绿意浓。以"绿"为底色,以良好生态环境为支撑,我省大力推进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燕赵大地化为动人的实践,成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