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大》2011,(20):4-4
10月18日,全国人大华侨委公益事业捐赠法研讨会在成都召开。会议主题是研讨公益事业捐赠法实施12年来我国涉侨捐赠工作取得的成效,交流地方涉侨捐赠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提出进一步贯彻实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以下简称《捐赠法》)于1999年6月28日公布,当年9月1日起生效。《捐赠法》是目前我国规范慈善活动的基本法律,包含总则、捐赠和受赠、捐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优惠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等6章,共32条。施行10余年来,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鼓励捐赠,规范捐赠和受赠行为,保护捐赠人、受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则织自愿无偿向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的,适用本法。第三条本法所称公益事业是指非营利的下列事项:(一)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三)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四)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也第四条捐赠应当是自愿和无偿…  相似文献   

4.
广东是全国接受华侨港澳同胞捐赠最早、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国最早开展公益捐赠立法的省份之一,我国慈善立法早期以华侨港澳同胞捐赠公益事业的现实情况及立法实践为背景和源头,借鉴了相关成功经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的迅速发展,华侨港澳同胞捐赠公益事业力度的加大,全国人大、国务院及有关省市进一步加强了慈善立法及涉侨捐赠立法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有关法律法规还不系统、不完备,相关领域的立法工作也相对滞后。广东省近几年根据华侨港澳同胞捐赠的发展趋势、立法现状及执法实际,加强了涉侨捐赠的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目前亟需对涉侨捐赠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分析,借鉴国外在慈善领域的立法经验,总结涉侨捐赠执法实践中的成功做法,尽快修订《广东省华侨捐赠兴办公益事业管理条例》,落实政府有关部门涉侨捐赠的行政处罚权、处分权及服务涉侨捐赠的职能,完善关于华侨港澳同胞捐赠人责任和权益的法律规定,为广东省更好开展和监管涉侨捐赠工作,产生良好社会效益,并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王华 《中国民政》2012,(3):61-61
为规范救灾捐赠活动,加强救灾捐赠款物管理,海南省民政厅结合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征求有关省直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出台《海南省救灾捐赠管理办法》。《办法》主要明确具备救灾募捐资格的救灾募捐组织才能进行救灾募捐、救灾捐赠受赠人的界定以及救灾捐赠款物的使用范围等。重点是明确组织捐赠与开展募捐活动的条件和要求,不具备救灾宗旨的社会组织不得以救灾名义进行募捐。  相似文献   

6.
慈善募捐是一项美好崇高的行为,但要有人来管。根据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有关规定,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性事业单位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都有资格接收社会捐赠。但真正具有捐赠主体资格的政府部门应  相似文献   

7.
结合2013年上海市公众捐赠情况的调查数据,对影响个人捐赠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探讨降低个人被动捐赠可能性的对策和建议。研究表明,公众募捐金额满意度越高、对募集财产使用情况的关注度越高、募捐活动由政府和企业发起、捐向不清楚和现金捐赠等因素增加了公众将捐赠视为被动行为的概率,而平均月收入越高、募捐方案满意度越高、有宗教信仰、对受益对象基本情况关注度越高、由媒体发起募捐活动以及捐向卫生健康领域等则降低了公众被动性捐赠的概率。基于此,募捐信息透明公开、募捐活动"去官僚化"、捐赠内容多元化是化解被动捐赠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以下简称《捐赠法》)是我国社会领域的一部重要法律,在公益事业十余年的实施中,遇到了诸多障碍。这些障碍妨碍了社会公益氛围的形成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健康发展。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有关公益事业的法律法规仍然滞后于公益事业的迫切需要,《捐赠法》的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近日,临沂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主任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倡导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慈善捐赠、扶贫济困”活动的意见》,旨在增强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的慈善意识和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感,动员和鼓励人大代表带头募捐,奉献爱心,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乐善好施、回报社会的良好风尚,促进全市公益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以下简称《捐赠法》)于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于1999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国家第一部规范公益事业捐赠方面的法律。因此,认真学习并依法律规范民政事业发展中的捐赠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民政工作中的许多业务属于公益事业捐赠的范围。根据《捐赠法》的规定,民政部门组织开展的救灾捐赠、社会福利捐赠、扶贫济困捐赠等公益性、福利性捐赠行为都属于《捐赠法》规定的捐赠的范围。在这些工作领域,依据《捐赠洲规定,完善捐赠、受赠及捐赠款物的使…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助侨乡公益的力度和广度都大大提升,“造血型”捐助项目增多。但是也存在捐赠渠道、领域有待拓宽、捐赠项目有待提质、新生代侨捐未能有效培育等问题。在新时代下,为了更好地推动侨乡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在拓宽侨捐渠道、打造特色项目领域、维系乡情以涵养侨捐资源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政票据管理制度,规范捐赠票据使用管理,加强财务管理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以及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和财政票据管理的法律制度规定,  相似文献   

13.
(2007年7月27日海南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7号《海南省华侨捐赠公益事业若干规定》已由海南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07年7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7号《广州市接受华侨港澳同胞捐赠兴办公益事业规定》已经2009年3月23日市政府第13届7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市长(?)二○○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相似文献   

15.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委员长会议的委托,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草案)》的说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益事业捐赠活动得到很快发展,对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以及其他社会公共事业和福利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初步统计,从1979年到1997年仅经侨务部门登记的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的捐赠额就达400多亿元人民币。1998年长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经过各种渠道获得海内外捐赠达115亿元人民  相似文献   

16.
《捐赠法》的颁行,对促成政府、企业和民间三方合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配合社会领域实行改革、促进社会公益事业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捐赠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需要对该法的社会公益事业捐赠、捐赠人、捐赠人权利和义务、受赠人、公益捐赠审计、捐赠表彰、捐赠优惠免税等条款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冀致明  邓继杰 《前进》2008,(6):38-38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广大农民带来了实惠。税费改革之后,农村公益事业如何兴办,成了一个新难题。通过对平遥县岳壁乡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和农村投工投劳情况的调研,笔者认为,创新机制、多管齐下是推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公益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为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或资助不特定的社会成员而无偿向公益团体或其他法定组织机构捐赠资金或实物的行为。但社会主体向临时机构所做的捐赠和社会主体向特定受益人所做的资助不属于公益捐赠。社会募捐是指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非法人组织以救助、摆脱困难为特定目的,向特定范围或全社会不特定人发起捐赠款物,用于救助特定受益人或不特定受益群体的行为。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完善制度建设,加快慈善立法。慈善行为的法律规制是慈善立法最为核心的部分。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统一战线》2012,(9):50-50
河南省驻马店市工商业联合会积极引导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投身光彩事业,为驻马店市民生改善和促进社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近日。驻马店市工商业联合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6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现场捐款1300万元.设立了驻马店光彩事业公益基金、助教基金、文化基金、助残基金、敬老基金等五个专项基金。用于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00号《基金会管理条例》已经2004年2月11日国务院第3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四年三月八日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基金会的组织和活动,维护基金会、捐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第三条 基金会分为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以下简称公募基金会)和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以下简称非公募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