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越秀宾馆,我们敲开了三一六号房间。听说我们是《南风窗》的记者,于老很高兴地笑了起来。我们这才发现,他手上正拿着几本《南风窗》杂志。‘《南风窗》办得好!发行量很大。就是这个刊名嫌小气了一点,“窗”嘛,进进出出总是不太方便的,若成了“南大门”就好了,来来往往多方便呀!’于老一开口便妙趣横生。于老是专程到广州参加‘文化发展战略’研讨活动的。他说,刚才正在思考着怎样为一周岁的《南风窗》杂志题辞呢。  相似文献   

2.
1985年4月,《南风窗》在广州诞生。当时的广州,刚刚和其他14个城市一起,被确定为特区之后的沿海开放城市。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时事政治类综合月刊,《南风窗》秉持“让从零开始的人说话”的宗旨,贴近人民,敢抓难点、热点、敏感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被誉为“刊林奇葩”,在海内外均享有一定影响。1988年,中国记者协会、中国新闻学会还在北京专门举行了《南风窗》办刊实践研讨会。 进入90年代中期,《南风窗》以创办一份有责任感的政经新闻分析杂志为目标,以“聚焦政经,相约成功”为办刊宗旨。改版后的《南风窗》,以透视时事经济热点、传播进步观念为己任,以公正、深入、理性、前瞻的姿态对时政、财经、社会热点进行深度分析,体现社会正义,反映百姓呼声,强调专业分析和独家报道。  相似文献   

3.
唐小兵 《南风窗》2013,(19):86+88
在这个古老国家此时此刻艰苦备尝的新陈代谢中,知识人和媒体人有着不可躲避而不忍躲避的公共责任,《中国这十年》浓缩的《南风窗》人情怀,正继承了传统中国士大夫论政议政的精神遗产。《中国这十年》是《南风窗》进入新世纪以来10年(2003~2013)的精选集。透过这个选集,可以窥察到中国在这10年的变迁轨迹,更可以体察到作为当代中国标杆性的媒体之一,《南风窗》在面对这个巨变时代的探索和阵痛时,究竟在守护怎样的一些价值和理想。在我看来,除了在践履"新闻人,应该是社会的观察者、记录者、思考者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1987,(10)
《南风窗》杂志致力于宣传开放、改革,广东是全国开放、改革先走一步的地区。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好了解广东,《南风窗》特举办到广东开眼界活动。凡全年订阅《南风窗》的热心读者,均有可能获得免费到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开眼界的机会。具体办法如下; 一、在1988年1月号至12月号《南风窗》的12期杂志里,不定期地设《南风窗》读者意见表,凡每次均能认真填写《南风窗》读者意见表及寄回本社的,有机会参加此项活动,  相似文献   

5.
“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古诗源》一“南风,改革开放之风”“让改革之风劲吹”,“广州是全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就定为《南风窗》吧!”这是市里儿位主要领导在给杂志起名时的中心话题。这些话,毋宁说是给刊物定了宗旨《南风窗》杂志酝酿于八四年冬,八五年四月创刊。八六年元月起交全国邮局发行。值此之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阐明宗旨,以昭拳拳之心.让上下左右及海内外人士监督指教,颇感必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大地带来了生机。时势要求改革、开放、广州“得天独厚”,在全国大城市中最早获得“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又是沿  相似文献   

6.
“以搭桥和沟通为己任”,“在夹缝中找出新路来”——广州《南风窗》杂志在新闻改革中大胆探索的新鲜经验,引起了中国新闻界高层人士的重视。9月12日,中国记协、中国新闻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南风窗》杂志办刊实践研讨会”。《人民日报》总编辑谭文瑞,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杨翊、王飞、李普、杨子才,中国新闻学会常务副会长钱辛波,中宣部新闻局局长王福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代所长孙旭培,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甘惜分教  相似文献   

7.
还有几天,2004年即将翻页成为历史。《南风窗》也步入了20周岁之年。回首,目光所及的当然不只是2004一个年头,《南风窗》这20年与共和国一同进步,不仅见证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也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在岁末年初交替之际,《南风窗》作为今天中国主流社会的主流媒体,平添了几分历史的思考。纵观300年来的世界近代史,我们发现,世界的潮流乃是宪政革命和宪政文明的潮流。1911年中国的宪政革命推翻了封建的大清帝国,直至1949年才建立了初见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是广大读者共同的窗口。你想通过这个窗口看见些什么?你希望了解什么?证实什么?解答什么?请向本刊这个栏目点题吧。我们有一批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机动记者,他们将乐意为你们去采访那些大家关心的题材,去报告那些众人感兴趣的事情。这一期本刊应读者卢军的要求,请特约记者伍海谷写了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9.
许多人都说黄启桓从事赛马事业是从7年前马会开赛开始的,其实,早在13年前,“赛马”这个念头就在他大脑中游弋。 1986年4月,广州《南风窗》杂志一篇题为“给你一个舞台”的文章,报道了广州市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南风窗》1998,(4)
渴望文化“养料” 我是一个来广州打工的青年,更是《南风窗》的忠实读者,我很乐意分享《南风窗》对成长、成熟、成功的追求精神。 当我拿到1998年新版《南风窗》的时候,它精美的印刷和精彩的“独家策划”都令我眼前一亮,不过,当我读完整本杂志时,心里却感到一些遗憾。因为我没有看到诸如“成长课堂”“先锋人语”这些好栏目。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南风窗》1999,(2)
陈定渊(广州东皋大道三横路) 《南风窗》是我喜爱的杂志之一,她不但让我从中领略时代最新的信息和观念,也给予我们走向成功的指引。前不久,我看了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世界公认的“管理和领导”理论权威约翰·科特在其《新规则》一书中提到的当今世界和21世  相似文献   

12.
认识卢楚隆是在《南风窗》邀请四川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来广州演讲期间。演讲前,《南风窗》主持了一个刘永行与广东知名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卢楚隆作为顺德万和集团副总经理参加,他说同为家族式企业,希望集团的成功经验值得万和学习和借鉴。其实,卢氏三兄弟开创的万和事业同样值得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一纸风行20年,作为中国发行量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南风窗》不仅深受读者的拥戴,也得到众多广告客户的长期青睐。凌视传媒作为《南风窗》的全国广告总代理,使我们有机会站在更近处来观察《南风窗》,体会这份传奇杂志的独特魅力,并在实际的广告经营中不断发掘并验证《南风窗》的广告价值。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南风窗》是国内不可多得的广告载体,是著名品牌传播形象的至高点。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05,(12)
经过《南风窗》编辑部认真讨论、评选,确定了12支“调研中国——2005年《南风窗》大学生社会调查奖学金”最终获奖团队,现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1986,(5)
今年3月13日晚,广州青年管理现代化协会与温元凯教授进行座谈。下面是部分谈话记录。问:温教授,您看过《南风窗》杂志吗?温:看过,我已经帮你们做过义务宣传了。南风窗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全国都应该开开南风窗。我这次是到香港去开一个国际性的经济体制改革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05,(8)
《南风窗》创刊20年。《南风窗》以做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为目标,放眼全球化格局,深度关注中国社会发展趋势,20年来坚持严肃的新闻理念、敏锐而深刻的新闻价值探索与判断,强调建设性与分寸感的务实的新闻操作,以坚守责任、理性、良知的品质而被中国社会主流人群所认可。根据国内外6大调查公司所公布的2004年度最新的调查报告:《南风窗》杂志内容转载率、传播率、引用率均以高比率数据成为全国新闻类杂志的排行第一。《南风窗》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南风窗》中国大学生社会调查奖学金项目是由南风窗杂志社设立,以鼓励和资助中国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的公益性项目。该奖学金旨在为关注当下中国社会各方面状况并有兴趣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的大学生团队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实操合作,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发展现实的深入接触和思考。优秀调查报告将在《南风窗》杂志刊登。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05,(10)
《南风窗》创刊20年。《南风窗》以做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为目标,放眼全球化格局,深度关注中国社会发展趋势,20年来坚持严肃的新闻理念、敏锐而深刻的新闻价值探索与判断,强调建设性与分寸感的务实的新闻操作,以坚守责任、理性,良知的品质而被中国社会主流人群所认可。根据国内外6大调查公司所公布的2004年度最新的调查报告:《南风窗》杂志内容转载率、传播率、引用率均以高比率数据成为全国新闻类杂志的排行第一。《南风窗》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1985,(8)
用“南风窗”作刊名,够气魄。记得三年前,《广州文艺》和《花城》合办一份文学报,报名《南风》,有位权威人士反感说,“南风”不就是“香港风”嘛,怎能让香港臭风污染我们。有位副老总巧妙地驳道:“这样说来,东风就是日本风,北风就是苏联风,西风就是欧美风了”,驳得对方哑口无言。《南风窗》四月一日创刊。创刊前后,热闹非凡,广州三大报作了多次详细报道,广东电视台也作了别开生面的播送,可谓出尽风头。为什么这么轰动?是有钱?有后台?不,只因一个栏目掀起了一个有意义的活动——《假如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05,(8)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对于目前中国汽车业竞争格局的分析和描述,习惯于在传统的跨国汽车企业“6+3”的基础上,以“3+6”来囊括,跨国汽车企业与中国政经体系结合后形成的企业布局。但广州本田的崛起,东风日产生产基地的建设,丰田在此的布局,都在显示广州突破“6+3”框架的冲击力,被媒体称之为中国汽车业的“第四极”,那么,广州的确是以此来布局未来?  相似文献   

20.
最近阿蓝从中国国际书店获悉,《南风窗》已发行到美国、日本、西德、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加拿大、牙买加、巴布亚新几内亚、香港等地。阿蓝忽然想起1985年的夏天,一位陌生的姑娘来到杂志社,怯生生地问,明天她就要同家人出国定居,她可以把《南风窗》带出去吗?在国外能订《南风窗》吗? 当时《南风窗》刚创刊不久,海外发行的渠道尚未接通,阿蓝只能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