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杨桂兰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爱国街居民,蒙古族邻居们都亲切地称她为“额吉”(妈妈人盯是,注守在兴安盟的许多汉族战士也这样称呼她。这是因为,数十年中,杨桂兰就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战士们。杨妈吗今年68岁,丈夫已去世,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经济并不宽裕,可是她月月节省一些钱买布料做鞋垫送给驻军。多年来,缝制鞋垫几千双。每年新战士一入伍,她都要及时到驻军营地看望。她怕新战士想家.常到新兵连帮厨,给新战士做可口的饭菜。杨妈妈最喜欢听军营歌曲《说句心里话》,常让战士们唱给她听。战士们唱她也唱,歌声驱散了战士们对…  相似文献   

2.
壮族花鞋垫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勤劳而勇敢的壮族人民,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其中花鞋垫就是壮族民族文化百花园里一朵芬芳而别致的“玫瑰”。壮族花鞋垫做工精细讲究,其做法多种多样,但最基本的是,先找来一些零碎或者破旧的布料修剪整理好,再到山上采集具有一定黏性的植物捣碎后,放在锅里混上少量糯米熬,使其形成类似胶水的液体。接着把准备好的布一层压一层粘稳粘牢,再拿到阳光下晒干晒硬,跟着用干竹笋叶和薄膜剪好压上,最后用集市上买来的优质布料套好,用大号针穿上花线一针一线紧密地刺上,一双双精美的花鞋垫就做成了。一双花鞋垫做…  相似文献   

3.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还要提高警惕。时下。经常听到战士们发这样的牢骚。牢骚里有真言:那就是战士休息权得不到保证的问题还很突出。近日,记者全程追踪几个单位的士兵生活,做了一些调查。  相似文献   

4.
“我想反映个事,你们管不管?”“管,您老有事.慢慢说!”今年81岁高龄的刘云秀夫妇俩,看到流动警务车就过来咨询户口相关问题,民警把两位老人扶上车了解情况后做了详细解释.两位老人很满意。刘大妈高兴地说:“现在的警察真好,办事真方便!”这是前几天,  相似文献   

5.
吴治平是我比较熟悉的一位理论宣传工作者,也是一个勤于思考、勤于笔耕之人。读罢《第三只眼看随州》后,又深深感到作者心系改革,心系家乡,忧国忧民,敢于直言,敢为随州鼓与呼,不愧为我党理论宣传战线的一位忠诚战士。记得新中国诞生后,毛泽东有一段非常振奋人心的讲话:“一个新制度的诞生,总是要伴随着一场大喊大叫的,这就是宣传新制度的优越性,批判旧制度的落后性”。摆在面前的吴治平《第三只眼看随州》,不正是表达了一个理论战士发自肺腑的思想解放的心声吗?不正是表达了作者为随州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大喊大叫吗?这部著作…  相似文献   

6.
贵州军分区某部通信连战士李钢阳,探亲回到阔别3年的河南西华老家,爹娘高兴得合不拢嘴。“妹妹呢?”小李环视四周不见妹妹金环的身影,就问娘。“你妹妹到姑家去了,她和你表弟新生订婚了。”娘说_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小李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婚姻法》明文规定,直系血亲  相似文献   

7.
裁缝做衣服时要裁出一些散碎的布料,由于这些布料太散碎,往往当作垃圾扔掉了。在我国困难时期,国家按规定给每个人发一定数量的布票,对许多人来讲,往往是不够用的。于是有人将裁出的散碎布料积攒起来,并且一针针、一线线将其连接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大量的散碎布料就变成了一块  相似文献   

8.
沈向农 《传承》2003,(5):34-37
被部队官兵亲切称为“兵妈妈”的中共女党员、退休职工、全国拥军优属模范,家住大化城北的黄桂娥,自1994年以来的八九年间,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与病魔顽强抗争,亲手制作拥军鞋垫,在近3000个昼夜里,她先后拿出31万余元钱,购买布料15000余米,线团700余个,用烂3台缝纫机、6把剪刀,用完400余锅粘糊,制作出拥军鞋垫33800余双,并连同30000余元现金、3000余册书籍、1000余个年粽、1000多团米花糖等,分别送给本县驻军,武警都安、马山中队及柳州军分区和驻港部队等。她通过手中的一针一线,向人民子弟兵倾注了一片母爱温情;她用一腔热血和辛勤的汗水…  相似文献   

9.
在“非典”这个特殊时期,白衣天使成了令人敬仰的白衣战士。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多是向往祖国传统高深的中医科学,跨越海峡的阻隔来到大陆学习,将来有一天他(她)们也将成为天使或者说是战士中的一员。当“非典”在大陆肆虐的时候,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也像一名真正的战士一样,留在大陆,与大陆同胞共同面对这场灾难,并且给予同胞以支持、鼓励和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非典”时期,留在大陆的他(她)们想和做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0.
在“非典”这个特殊时期,白衣天使成了令人敬仰的白衣战士。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多是向往祖国传统高深的中医科学,跨越海峡的阻隔来到大陆学习,将来有一天他(她)们也将成为天使或者说是战士中的一员。当“非典”在大陆肆虐的时候,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也像一名真正的战士一样,留在大陆,与大陆同胞共同面对这场灾难,并且给予同胞以支持、鼓励和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非典”时期,留在大陆的他(她)们想和做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1.
在“非典”这个特殊时期,白衣天使成了令人敬仰的白衣战士。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多是向往祖国传统高深的中医科学,跨越海峡的阻隔来到大陆学习,将来有一天他(她)们也将成为天使或者说是战士中的一员。当“非典”在大陆肆虐的时候,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也像一名真正的战士一样,留在大陆,与大陆同胞共同面对这场灾难,并且给予同胞以支持、鼓励和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非典”时期,留在大陆的他(她)们想和做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2.
在“非典”这个特殊时期,白衣天使成了令人敬仰的白衣战士。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多是向往祖国传统高深的中医科学,跨越海峡的阻隔来到大陆学习,将来有一天他(她)们也将成为天使或者说是战士中的一员。当“非典”在大陆肆虐的时候,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也像一名真正的战士一样,留在大陆,与大陆同胞共同面对这场灾难,并且给予同胞以支持、鼓励和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非典”时期,留在大陆的他(她)们想和做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3.
在“非典”这个特殊时期,白衣天使成了令人敬仰的白衣战士。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多是向往祖国传统高深的中医科学,跨越海峡的阻隔来到大陆学习,将来有一天他(她)们也将成为天使或者说是战士中的一员。当“非典”在大陆肆虐的时候,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也像一名真正的战士一样,留在大陆,与大陆同胞共同面对这场灾难,并且给予同胞以支持、鼓励和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非典”时期,留在大陆的他(她)们想和做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4.
只因一语不文明“不俗”小姐丢饭碗3月16日,武某到慕名已久的随州铁龙大酒店求职,因其仪表不俗,风度不凡,文字水平较高,酒店决定录取但在招考人员打电话通知她上班时,武小姐却在电话中甩出了一句口头禅:“你有毛病?’令招考人员人倒胃口,遂决定取消她的录取资格。铁龙  相似文献   

15.
带兵札记     
怎样爱兵 爱战士要多一点微笑。有一次一位战士找到我说:“我只希望所有干部天天都能像我们指导员一样面带着微笑,给人一种爱的感觉。”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你在一个单位工作,上级领导一天到晚对你拉着个脸,骂骂咧咧、冷嘲热讽,你会高兴吗?所以,我们对表现好的战士有微笑,对后进战士也要有微笑;在自己心情好的时候有微笑,心情不好的时候也要有微笑。一个战士曾对我说:因为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一个笑脸可以引起无数人的笑脸。保持快乐的心态,就会想到很多快乐的事,就会带出很多快乐的兵。  相似文献   

16.
傣寨新颜     
陈瑾 《今日民族》2013,(1):27-27
新木板散发着新锯开的树木的清香,木匠师傅正在忙着量、切木板,地板还差几块就装好了,屋顶的琉璃瓦还剩几个边角没有装好。再过十天左右,一栋崭新的傣家传统干栏式楼房就要盖好了。“新房子比以前的宽敞,比以前的明亮。”看着即将竣工的楼房,岩空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17.
石勤所在的单位生产极不景气,处于倒闭状态。她与同车间的其他聋哑朋友一道下岗了。但她没有失业,因为她在过去已学会了一手不错的裁缝手艺,下岗后可以凭这门技术寻求出路。 石勤学习裁缝手艺可以说是天生爱好。她母亲喜欢自己动手给女儿裁剪衣服,在母亲影响熏陶下,她也偷偷找些零碎布料给布娃娃缝制衣服,虽不一定合身,但她高兴极了,后来被妈妈发现,  相似文献   

18.
最令年轻父母们发愁的事,莫过于给挑食厌食的宝宝喂饭。眼看自家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却因为不爱吃正餐而导致营养不良、瘦弱不堪,当家长的心里自然是万分焦灼,却又一筹莫展。一位聪明的“南漂妹”从中悟到商机,她专门为不愿吃饭的宝贝们做起了“系列卡通餐”,有迷你猪、机器猫、蜡笔小新,还有樱桃小丸子……这些卡通造型的营养快餐一出现,就迅速吸引住了“小皇帝小公主”们的眼球,女孩的卡通餐生意也渐渐做得风生水起,两年内竟聚集了80多万元财富。且看她是怎样赢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1973年,尹玉萍中学毕业。那一年,她18岁。刚出校门的她和两个同伴一起,到当时的东莞县莞城镇北隅居委会帮助做宣传工作。当时刚刚建成的县殡仪馆正在招工。在老场长黎达的动员下,这3个女孩子一同报名到殡仪馆工作。 殡仪工在东莞县被人称为“棺材妹”。受传统观念和习俗的影响,许多人忌讳和他们交往。得知尹玉萍报名到殡仪馆工作以后,在香港工作的父亲提醒她“别干这一行!误了前途,误了青春,找不到丈夫。”家里的哥哥姐姐们也有的责怪她好不做,歹不做,偏偏做个“棺材妹”。不少邻居和亲朋好友也纷纷劝她别进这一行。在一…  相似文献   

20.
许多年前,一个小姑娘从遥远贫穷的美国乡村应聘到纽约市第五大街的一家服装裁缝店。在店里,她是最苦最累的打杂女工。小姑娘出身十分贫寒,从来没见过什么华美的衣裳。所以,当小姑娘初到店里的时候,她就被店里华美的布料和那些来来往往的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