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琳 《理论文萃》2009,(6):28-32
2008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正式实施,《禁毒法》强调社区戒毒康复的重要性,从以往的以“强制戒毒、劳教戒毒”为主的戒毒体系,转变为以“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为主的戒毒体系,让吸毒人员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社区里进行戒毒。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新疆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独创的模式——后续照管站的成立、发展入手,分析了目前新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回归社会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关的对策思考,以期对研究新疆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成效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9,(4)
<正>戒毒转型以来,内蒙古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立足女性戒毒人员特点,以确保场所安全稳定为前提,以提升戒治质量为核心,以维护公平正义为生命线,以强化队伍建设为保障,全面履行戒毒工作职能。戒毒所新一届党委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所民警职工,坚持以党建工作为统领,抓班子、带队伍、求创新、保稳定,各项工作均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省戒毒管理局自2009年7月全面接受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来,总结以往的劳教戒毒成功经验,按照戒毒工作规律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毒的不同阶段,形成了符合我省实际的“3322”戒毒模式,即“三分三期二评二延伸”。严格按照性别、年龄、患病、吸毒类型、戒毒次数等情形,实行分类收治、分级管理处遇、分别矫治的“三分”方式;按戒毒过程分为脱毒期、康复巩固期、回归适应期三个时期,强戒所根据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吸食、注射毒品的种类及成瘾程度等。制定个性化矫治方案。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人》2012,(13):57
宁夏女子劳教少年教养管理所成立于2001年,是全区唯一一所收容女性劳教人员和少年教养人员的场所。2009年加挂宁夏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牌子,正式履行强制隔离戒毒新职能。  相似文献   

6.
林晓铭 《求实》2013,(Z1):207-208
<正>近年来,随着劳教工作向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转型,医疗问题在劳教场所稳定工作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因长期吸毒强戒人员身心健康遭受极大损害,身体素质差、免疫机能低下,稽延性症状明显,并身有疾患,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据统计,戒毒人员入所后在日常生活、学习、习艺劳动中均为群体活动,接触密切,隔离性差,加之这些人员大多懒散,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自我防护意识,集体卫生观念差,发病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12,(7):57
吴忠劳教所前身是战备监狱,原址位于灵武县白土岗乡。成立于1972年2月,原称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白土岗子农场"。2004年搬迁至吴忠市,2009年7月更名为吴忠劳动教养管理所、宁夏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2011年,吴忠劳教所抓住劳教工作职能向戒毒工作职能转变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正重庆市未成年人强制隔离戒毒所创建于2003年,主要针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进行专门矫治和收容教养未成年人员。重庆市未成年人强制隔离戒毒所发扬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作风,秉承"法理唤浪子、爱心育新苗"的教育方针,坚持建合格学校、搭回归平台的办学理念,推行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主的文化教育和以"孝道教育"为核心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很多人问我,毒品的危害到底是什么?我觉得毒品对于吸毒人员来说就是一种漫长而惨烈的酷刑。”这是刘永宝做了23年戒毒警察最深切的感受。刘永宝现任河北省高阳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适应大队教导员,一级警长。他坚守戒毒一线,用心用情帮助戒毒人员戒毒,23年来,和同事们挽救了数千名危重戒毒人员,让他们重新找到了生的希望、家的温暖。  相似文献   

10.
《福建理论学习》2009,(9):51-51
福建省女子劳教所创建于1985年.有民警.职工166人.女性占90%,主要担负着收容教育女性轻微违法劳教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和戒毒康复人员的重任.是我省第一个部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  相似文献   

11.
符毅武 《学习月刊》2014,(12):59-60
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和现代化文明监狱、现代化文明戒毒场所的建设与发展,监狱服刑人员和戒毒人员等教育改造对象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得到关注。为切实维护这一特殊群体人员的合法权益,湖北省法律援助从2006年起就将工作的触角伸向监狱、戒毒场所,为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2.
吕东 《共产党人》2006,(23):32-33
面对戒断率低、复吸率高的这一世界性难题,如何帮助吸毒人员巩固戒毒成果,树立生活信心,使其重新回归社会,吴忠市戒毒康复中心在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从实践中摸索,在探索中发展,创出了一条科学管理、人本教育、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5,(8)
<正>近年来,自治区司法厅以确保监狱戒毒场所持续安全稳定为基础,以教育戒治为中心,以提升干警素质为关键,以实施戒毒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提高戒毒执法规范化水平,为平安、法治内蒙古建设作出贡献。加强安全防范网格化建设。将各级领导及每名民警的工作职责,按网格划分,形成按级别和岗位划分网格的安全稳定责任体系。加大安全责任落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家庭对药物滥用人员戒毒成效的影响,探讨相应的家庭治疗和家庭护理的方法。方法:2005年9月-11月,在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老城区,对在册吸毒人员按老、中、青三个年龄段各随机抽取20%,共65名,采用档案查阅、家庭访视、个别访谈等方式,收集其家庭基本信息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从吸毒人员戒毒的成效看,家庭结构健全、家庭氛围良好者的戒毒效果优于家庭结构畸形、家庭沟通缺失(破碎型家庭)者的效果。结论:家庭对药物滥用者戒毒康复存在着深刻的影响,而正确的家庭治疗方法与合理的家庭护理措施是戒毒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在司法部、省委、省政府、省委政法委和司法部戒毒局、省司法厅的正确领导下,省戒毒管理(教育矫治)局带领全省戒毒机关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调职能、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为总基调.以促进戒毒工作科学发展和履行新职能为动力,以实现场所持续安全稳定为基础,以提高教育矫治质量为中心,以基层基础建设为支撑.  相似文献   

16.
肖惠斌 《学习月刊》2013,(2):102-103
近几年来,湖北省劳教(戒毒)场所认真执行中央“关于将劳教(戒毒)人员教育矫治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即“首要标准”)的要求,将法制教育贯穿于劳教(戒毒)人员日常管理的全过程。融人到戒毒康复的各阶段,体现在教育矫治的多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教育矫治效果。《法制日报》、《湖北日报》、《中国普法网》等媒体多次宣传湖北省劳教(戒毒)场所法制教育工作的成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全国禁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最近强调,新闻媒介对戒毒药品和治疗方法的报道应当十分慎重。戒毒脱毒治疗和完全戒断毒瘾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药品在戒毒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国家禁毒办指出,有些新闻媒介在未向主管部门核实的情况下,对一些戒毒药品、治疗方法作了一些专题报道,有的违反国家规定刊登戒毒药品、戒毒医疗机构的广告,实际上能够起到完全戒断毒瘤作用的药品,目前国际国内尚未研制成功。《戒毒药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不得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戒毒药品的广告宣传。近年来,一些新闻媒介报道过某…  相似文献   

18.
来自西安戒毒康复中心的报导文图/张勇国际戒毒日前夕,我们来到西安戒毒康复中心,采访在这里接受戒毒治疗的近400名吸毒者。戒毒人员周五润声泪俱下地对记者说:"是谁使我倾家荡产,家破人毁,妻离子散,是毒品这个杀人不见血的恶魔,自从我染上毒瘾后,变卖了所有...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8,(8)
正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区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牢牢把握新时代戒毒工作的新使命、新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戒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以规范化建设为引领,以"五大体系"(戒毒医疗、教育矫治、心理矫治、康复训练、诊断评估)为支撑,着力打造戒治科学、执法公正、管理精细、安全有序、功能完备的规范化建设示范所和规范化建设达标所,戒毒  相似文献   

20.
A县人民医院党总支委员会由5人组成:书记王某(院长),组织委员张某某(第一副院长、该院自愿戒毒康复治疗中心主任),青年委员陈某(副院长),群团委员钟某某(副院长),纪检委员李某某(副院级专职纪检员)。 1993年12月,经市卫生局批准,A县人民医院成立自愿戒毒康复治疗中心,采用美沙酮戒毒疗法为戒毒人员戒除毒瘾。1998年4月,群众举报该院戒毒病房有违规倒卖美沙酮药品问题,卫生局要求该院进行调查处理。该院专职纪检员李某某将举报信反映的主要问题摘录并提出加强管理的建议,报书记王某阅示,但未引起王某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