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素喜读书,常读古书。从古人的诗句和观点中,可以看出读书的重要性——读书是人生中必做的事情。古人读书有很多的方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唐代颜真卿《劝学》有诗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年轻时不知道要  相似文献   

2.
李洪峰 《党建》2009,(12):64-64
要爱读书,更要善读书。读书易而善读难。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文艺批评家、哲学家别林斯基认为:“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英国作家布尔沃·利顿认为:“人生是短暂的,其中宁静的日子很少。所以,我们不应把它们浪费在读那些没有价值的书上”,这里,简单向大家介绍几位古人的主要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3.
爱书者说     
人活在这个世上,大概都要沾染点什么嗜好。而我总是在想,有什么东西值得人钟爱一生呢?古代《劝学诗》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古人读书囊萤映雪、悬梁刺股,旁人只道书生静坐书斋是一件极痛苦,极寂寞的事情。殊不知,个中滋味,存乎一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书呆子读书,自得其乐,似乎不足为外人道也。人各有所好,而我生来与书有缘,闲来最爱附庸风雅,窃以为人生至乐莫过于读书。  相似文献   

4.
罗太瑜 《当代贵州》2011,(36):60-60
工作之余,以书为伴,其心如凌驾于浩淼烟波之上,其神似游历于邈远晴空之间,虽然辛苦,却倍感欣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每次打开书,淡淡墨香之中,古人哲思、今世智慧,犹如点石成金,无不沁人心脾。我自幼爱书,亦用心读书,在书中寻找睿智的“珍宝”、感悟人生的真谛,掩卷沉思之时,体悟有二:  相似文献   

5.
读书是一种快乐,写作也是一种快乐。读书,是让自己的思想和头脑由别人跑马;写作成文,是让别人的思想和头脑由自己跑马.因此,读书加上勤动笔,可以说是人生一大乐事. 一般来说,我们不是作家,动笔的目的不常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梳理思想,记录人生,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甚至用作排除自己的某些心理障碍,克服某种哀怨和愤懑的情绪.我就遇到过这种情形,由于在繁杂的人际氛围中碰了钉子,心中延宕着不快。于  相似文献   

6.
读精和精读     
古人读书多还是今人读书多?用来形容古人读书多的一句话叫做“皓首穷经”。这里的“穷经”指的是“十三经”,那“十三经”总共有多少字呢?依古人的统计有六十四万余字,这也就相当于半部《射雕英雄传》,把有关“十三经”的主要“注疏”都加上,整个字数大概也不会赶过...  相似文献   

7.
读书是福     
对于读书,我虽达不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境界,但对古人把读书列为“五福之首”还是颇为赞同的。每当倘徉于大师们洋洋洒洒的文字间,漫步于先哲们用心血凝成的结晶中,认真地思索,慢慢地转化为己有,继而去运用它,发挥它应有的能量时,我便会由哀地发出这样的感叹:读书是福。  相似文献   

8.
一益读书是“药”。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人,只有读书,才能开茅塞、除陋见、获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心性,展现“开卷有益”之光、展示“读书有益”之力、开创“学习有益”之局。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学以修身、学以资政、学以经世。党政干部是人民群众的统领者、决策者、指挥者,要克服愚、俗、庸,增强才、知、智,就要刻苦读书,坚持读书,终生读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抛弃卑琐走向崇高,提高生命的质量,实现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平心而论,我之于书,书之于我,在相互寻找和拥抱中缘分越来越深,感情也与日俱增。长期以来,我对读书葆有真挚的敬意和感恩。我是读书的深度受益者。是读书,改变了我,丰富了我,成就了我,让我"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有了可靠的基础和前进的不竭动力。可以说,读书,打开了人生出彩的一道门。依我所见,读书,养目养心养人生,乐在过程,效在实践,受用在终生,直接影响生活的质量和人生的幸福指数。借用林语堂先生  相似文献   

10.
郝安 《学习导报》2010,(8):12-14
读书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比如古人读书,意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责任就不可谓不大,大到使命如山。  相似文献   

11.
读书,对于一个人,如生命般重要。读书如同吃饭睡觉,是人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须臾不可或缺。人不读书或很少读书,就会缺乏精神营养,混沌无知,难以成才;就会把自己封闭在狭隘的认知范围内,自缚于小小的茧壳里,如果只有躯体没有灵魂,人生的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12.
郝安 《新湘评论》2010,(8):12-14
读书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比如古人读书,意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责任就不可谓不大,大到使命如山。  相似文献   

13.
徐静 《当代贵州》2014,(20):18-18
正读书是一种修行,成为我内心深处最不游离的认同。回首自识字以来的人生经历,恍然发现自己人生节律中的重要节拍,似乎就是读书-写书-读书。在这看似枯燥平淡的节拍中,读书是一种修行,成为我内心深处最不游离的认同。这不仅因为读书给了我作为一个学者必须的知识积淀,还因其不断地给予我作为一个社  相似文献   

14.
袁浩 《奋斗》2010,(8):63-63
读书是最不挑剔时间场合的,只要你手头有书。古人可于厕上、马上、枕上读书,还可负薪读书,挂角攻书,甚或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如此说来。还有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不可读书呢?  相似文献   

15.
《江淮》2010,(8)
<正>自从文字出现以后,阅读就成了人类获取间接知识的最重要来源。古今中外无数大家名人,无不热爱读书,并留下了无数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和传世佳话。古人说  相似文献   

16.
每个受过一定教育的人都有过读书的经历,读书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就一个作家而言,读书不仅是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作的需要。每个人都会因为读书或多或少地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  相似文献   

17.
《党员干部之友》2014,(10):F0003-F0003
正《品读国学经典》夏海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本书是一部品读经典、思考人生的学术随笔集。作者从我国古代文史哲名篇中,选取部分思想深邃、富有文采的代表性作品进行解读。在介绍作品内容和文学特色的基础上,对文章涉及的历史背景、人生际遇、哲学思想等方面进行全方位阐释。本书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涵盖修身、齐家、治国各个领域,采用"解构"与"建构"的写作手法,在解析原文、走近古人的过程中重构对文本的理解,寻找中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09,(6):6-6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经受住各种考验,就要坚持在读书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爱学习、勤读书,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这是领导干部胜任领导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读书养生     
读书是快乐的事。读书既可以陶冶性情,提升思想境界,又可以开阔视野,博学众览。古人云:养心莫如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的享受时刻。南宋诗人朱熹更有诗《读书有感》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寥寥数语,道破了读书的底蕴与美妙,说出了阅读中那种难以言表的收获和快乐。  相似文献   

20.
<正>古人读书,认为书有"三味":"读经味如稻引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酰醢。"宋代李淑在《邯郸书目》一书中云:"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这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比喻为很好的精神食粮。从古人的读书三味联想开来,现代人读书也应具有"三味":读书要有趣味。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德斯鸠曾说:"爱好读书,就能把无聊的时刻变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