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高岗,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刘志丹等一起创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1935年,王明“左”倾路线肆虐陕北,高与刘志丹等被捕入狱,正要被杀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来到陕北而获救。  相似文献   

2.
正"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每当我们唱起这首陕北民歌,心中不由得思念起刘志丹将军,他为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和陕北红军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刘志丹,名景桂,字志丹。1903年10月4日出生于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1925年春入党,同年秋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炮兵科学习。1926年秋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政治部组织科科长、西安中山军事政治学校教官、国民联军第四路军政治处处长等职。  相似文献   

3.
正导语:在红军长征还没有确定最终的落脚点时,毛泽东曾指出:"我们要抗日,首先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是我们前进的阵地。"这就是后来毛泽东经常提及的"陕北救了中央"。与此同时,西北苏区的主要领导人刘志丹、习仲勋等人却异口同声地认为是"中央救了陕北"。这种陕北与中央"互救"背后,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4.
<正>在红军长征还没有确定最终的落脚点时,毛泽东指出:"我们要抗日,首先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是我们前进的阵地。"这也就是毛泽东经常提及的"陕北救了中央"。与此同时,陕甘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刘志丹、习仲勋等人却异口同声地承认是"中央救了陕北"。这种陕北与中央"互救"的背后,又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呢?共产国际曾提出过"西北学说"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在主持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预备会议时,作了《"七  相似文献   

5.
张晓飞 《党建》2021,(2):65-66
"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这支流传在陕甘地区的民歌,歌颂的就是被毛泽东誉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的刘志丹。1903年,刘志丹出生在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1922年,他考入榆林中学,在共产党员魏野畴、李子洲等进步教师的影响下,开始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参加和领导进步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6.
正刘志丹(1903—1936),名景桂,字子丹、志丹,陕西保安(今志丹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总指挥、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十五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北路军总指挥、第二十八军军长等职。1936年4月红军东征中,刘志丹在山西省中阳县三交镇(今属柳林县)英勇牺牲。刘志丹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2009年9月,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相似文献   

7.
1928年渭华起义失败后,时任起义军委会主席的刘志丹回到陕北组织革命武装、创建革命根据地。1929年冬,刘志丹与妻子同桂荣的女儿降生了。刘志丹给女儿取名力真,是真诚、质朴的意思。1934年,时任陕甘  相似文献   

8.
刘志丹是陕北革命根据地和西北红军的最早创始人之一。他为党奋斗,始终不懈,赴汤蹈火,百折不回。1935年9、10月间,刘志丹在陕北苏区“肃反”中,蒙受不白之冤,遭受折磨,但他光明磊落,襟怀坦白,顾全大局,恢弘大度,不计较个人得失。刘志丹不愧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不愧为“红军模范”、“共产党员的模范”。  相似文献   

9.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08,(11):32-36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史上,不能不说陕北根据地;要说陕北根据地,不能不说刘志丹;要说刘志丹,不能不说王世泰;要说王世泰,不能不说这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首任军长的许多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0.
一1926年5月,年仅13岁的习仲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两年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自1932年3月起,他领导发动了"两当兵变",兵变失败后又与刘志丹等创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1934年11月,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习仲勋任政府主席。1935年2月,中共陕甘边特委和中共陕北特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统一领导陕甘边、陕北  相似文献   

11.
"高饶事件"发生后,在"两会(西北高干会和西北历史座谈会)上确立的刘志丹、高岗等是中共西北根据地正确路线代表的结论受到挑战。中共中央关于陕北肃反的新结论,虽然在字面上继续维持"两会"及《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的表述,肯定陕北肃反是"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产物,仍以"两条路线斗争"的观点来解释陕北肃反,但是新结论在涉及正确路线代表人物、肃反领导人责任、责任性质、领导人个人品质等问题时都作了重大修改。小说《刘志丹》事件发生后,习仲勋等坚持"两会"结论的一批干部受到株连和迫害  相似文献   

12.
1935年秋,当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西北革命根据地爆发了一场错误"肃反"运动,主要针对陕甘边根据地及红二十六军的党政军领导人。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代表中共中央主持解决了陕北"肃反"扩大化的问题,释放了刘志丹等被错捕的同志,挽救了西北革命根据地,也为党中央和红军在陕北落脚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  相似文献   

13.
正张闻天从陕北"肃反"的刀下解救出高岗1935年,在刘志丹、高岗等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陕北红军多次挫败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边根据地的"围剿",陕甘边根据地的革命形势进一步高涨。然而就在此时,"肃反"的狂飙悄然而至。中央驻北方代表派西北代表团书记、陕甘晋省委书记朱理治,西北保卫局局长戴季英(曾经担任鄂豫皖保卫局审讯科长),西北军委主席聂洪钧等在刚抵达陕北不久,就指责陕北党和陕北  相似文献   

14.
“原来你这么年轻” 习仲勋在1926年5月就投身革命,1934年,年仅21岁的习仲勋已经是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了。他同刘志丹等同志一起创建了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是刘志丹的主要助手。  相似文献   

15.
夏飞 《世纪风采》2008,(12):24-27
刘志丹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开创者和主要领导人。习仲勋是刘志丹的老战友,在刘志丹领导下从事革命工作,历任重要职务。1935年刘志丹和习仲勋同遭极“左”分子的迫害,被关押在一起。习仲勋后来回忆说:“我和刘志丹同志一起被关在一个旧当铺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执行者搞法西斯审讯方式,天气很冷,不给我们被子盖,  相似文献   

16.
正徐海东大将是卓越的军事家,一生战功赫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徐海东与毛泽东初识在陕北。毛泽东称赞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也非常崇敬毛泽东,他们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把张村驿打下,大家一块去见毛主席"1935年9月初,徐海东率红二十五军经过10个多月的艰苦跋涉,终于到达陕北根据地,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不久,红二十五军和陕北红二十六、  相似文献   

17.
正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率领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迅速纠正"左"倾教条主义,营救了被"左"倾教条主义者错误关押的刘志丹、习仲勋等领导干部,挽救了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危机局面,也挽救了刘志丹、习仲勋等陕甘领导干部的生命。从中共中央到达陕甘地区后认识周恩来,到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习仲勋与周恩来之间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结识周恩来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  相似文献   

18.
1935年10月,正当陕北根据地“左”倾错误领导人在党内狂热推行“肃反”的危急时刻,毛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这时,陕北根据地的形势十分严峻,“肃反”已错杀了200多革命同志,陕北红军主要创始人之一刘志丹等同志正在狱中受审。党中央和毛主席一到陕北下寺湾,就立即下达“停止捕人”“刀下留人”的指示,并以王首道、贾拓夫、刘向三等组成工作团,带领一个连火速赶往瓦窑堡,营救正待处决的刘志丹等一批革命同志。  相似文献   

19.
著名历史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创作于1972年,是跟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旋律优美的歌曲。谁营救了被错误路线关押的原陕北根据地领导人刘志丹、习仲勋?刘志丹的女儿刘力贞的说法和张闻天夫人刘英的说法,有很大的不同。刘志丹女儿引用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歌词——毛主席来了晴了天,说是毛主席为刘志丹平反。而张闻天夫人刘英却说是"闻天领导了纠错"。这篇文章试图考证这一问题。由于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这一考证并不影响这首歌的传播。相反,人们有了更合理的认识后,这一优美的旋律会传播得更好。  相似文献   

20.
1935年10月,正当陕北根据地“左”倾错误领导人在党内狂热推行“肃反”的危急时刻,毛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这时,陕北根据地的形势十分严峻,“肃反”已错杀了200多革命同志,陕北红军主要创始人之一刘志丹等同志正在狱中受审。党中央和毛主席一到陕北下寺湾,就立即下达“停止捕人”“刀下留人”的指示,并以王首道、贾拓夫、刘向三等组成工作团,带领一个连火速赶往瓦窑堡,营救正待处决的刘志丹等一批革命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