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违法分析及心理矫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违法主观方面的心理原因主要表现在反社会人格、从众心理、冲动型人格、自我认识模糊、自我情绪失控和责任感、道德感、公德心弱化。本文针对青少年违法的心理原因主要探索和实践了文化认知疗法、个体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活动、合理情绪治疗、情感回归疗法以及以奖惩考核为基础的行为疗法等心理矫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青少年犯罪中,大学生实施的杀人伤害等暴力犯罪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导致这类案件发生的原因很多,但犯罪人有缺陷的心理和性格因素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性格缺陷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除了有天生的遗传等因素外,它们的形成还受到家庭和社会发展变革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生活贫困和暴力文化对犯罪人危险心理和个性的形成有最直接的影响。这是我们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暴力犯罪必须着力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小学生有许多苦恼,诸如考试的压力、家长的高期望以及部分教师施教不当等,造成不少学生心理负担过重,尤其是那些生源较差的学校,对学生中出现的学习困难,情绪不稳,与同学、老师、家长人际关系紧张,说谎打架、早恋、厌学甚至出走轻生等,仅靠思想教育,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无数事实证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忽视.一些学生抱怨说:“家长望我们成龙,老师抓我们功课,可谁又来关心我们的苦恼呢?”这正是初中学生追求独立人格与初具自我意识的发自内心的心声.然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又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唯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常渗入心理健康指导,在这方面已作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由于社会构成的复杂性和青少年学生自身认识能力的限制,青少年学生往往不能深刻地认识社会,不能从纷繁复杂的社会表象中分析、掌握社会的本质性的东西而形态万千的社会表象又往往不能与青少年学生的特殊心理状况相互协调一致,因而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心理误差.这种误差可能会外化为种种非正常的行为,会使一部分青少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根据对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时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除偶然的过失犯罪之外,几乎所有的青少年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在心理误差的背景下发生的.并且这种由心理误差引发的违法犯罪的自知程度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减轻,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误差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因为对社会现象的认识错误引起的,因此,很有必要从正确认识社会、调整心理误差的角度分析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从而达到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与违法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青少年中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包括成长中的心理矛盾、心理幼稚化和人格问题等,倘若这些问题未能得到适当的解决,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要防范青少年犯罪,一定要引起全社会的注意,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是承担着建设祖国的未来的重担,对青少年的教育至关重要。如今,青少年的发展状况却令人堪忧,我国教育更注重能力的提升,对孩子的心理疏导和道德教育相对缺乏,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时期,是性格走向成熟同时也很叛逆的时期,必须要加强心理教育。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起步比较晚,同时,发展也很缓慢,本文就目前我国青少年发展的现状和一些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意义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我刚调入工读学校工作时,有一种临时观点。当时也有人说:“举办工读学校只是权宜之计。”没想到,我在工读学校一干就干了近四十年。为什么我在工读教育岗位上一干就干了四十年呢?这是因为举办工读学校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应该看到,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品德行为偏差,有违法行为的青少年学生。这些学生普通学校难以教育,留在校内会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送交司法部门处理又不够条件,推向社会会成为流失学生,后患更多。在我国,对生理上有残疾的青少年的教育是通过办一些聋哑学校、弱智学校加以解决的,我们…  相似文献   

8.
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质。江泽民同志十分关心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要求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工作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法制教育,校内校外,课内课外,都要抓紧,一点放松不得。”“要经常地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青少年法律素质的提高是全民族素质提高的关键,必须把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放在事关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基础性地位,摆上我们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使之成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认真予以贯彻落实。学校要在青少年学生法…  相似文献   

9.
电脑游戏成瘾严重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青少年电脑游戏成瘾有着其独特的生理、心理和行为表现特点,在这些成瘾的表现后面有着其深层的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目前中学生心理现状的要求。特别是对行为偏差学生更应注意心理健康教育,它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水平,使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据上海市心理卫生调查和教育科研协作组发表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电视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家庭拥有电视机的比率为98.2%,有线电视普及率为56.4%。青少年在黄金时间收视率达90.5%至95%,有线电视收视率达40.1%。自60年代中期以来影视中的色情、吸毒、贩毒、斗殴、枪杀等方面的情节逐年增加,电影公司和制片商越来越青睐此类影片,而深受其害的首当其冲是青少年。 暴力影视中那些残忍而疯狂的行为,不断地对青少年灌输着病态的虐待狂心理,致使一向被视为安全环境的校园,至今已成为日常暴力行为的场所。据统计,美国全国每天有10万名学生携枪上学,另有16万以上学生因害怕或受威胁而逃学。在舆论的压力下,美国有线电视业巨头特德·特纳也不得不承认,电视网的竞争者在节目中推出暴力镜头是杀人行为。  相似文献   

12.
郭向东 《工会博览》2010,(7):164-164
一般来讲,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显现出来,有的表现轻微,但有的已呈严重性发展,已经阻碍了小学生的生活。必须好好从纠正思路、纠正行为上科学认识,正确引导,从而保证沿着正确的轨道来正确指导,使出现心理畸形发展的小学生,尽快心理健康,性格和谐发展,适应当前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人生生活。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法治教育对培养合格公民,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基础性的特殊作用。经过30年的普法教育,青少年法盲犯罪尽管已经不多见,但知法犯法仍时有发生。针对学校法治教育中存在的目标偏离、力量薄弱、内容零碎等,以及由此导致的学生知行脱节、惧法而不信法等问题,灌云检察院牵头精心打造的集犯罪预防、法治宣传、心理矫正、安全教育、学习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精神家园——"青苹果"法治乐园,以教育力量的整合,实现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教育的衔接;以法治教育内容的渗透,推动了法治教育与思想、文化课的融合;以维权机制的构建,促进了学生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行为和情绪有障碍学生的人格矫治与辅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有行为问题 (攻击性行为、上课不安静、说谎、偷窃 )的学生应当进行针对性的矫治,对有情绪障碍 (孤癖、妒忌、反抗、易怒性格 )的学生,教师应当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掌握这方面的技能。  相似文献   

15.
鞠娟娟  叶林良 《法制博览》2022,(14):154-156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存在忽视对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现象,本文简要论述教学中法律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分析高职大学生缺乏法律素养教育的原因,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把握根植于心的教学本质、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引导等探究提高学生法律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网婚”源于好奇心理的驱动;宣泄压力来获得交往的需要;对与异性交往的渴求;社会其他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青少年“网婚”将会导致曲解婚姻家庭观、缺失责任感;出现早恋;形成不良性格;贻误学业;引发超前消费。应加强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增强青少年的道德自律意识;组织开发适合青少年的绿色网络游戏;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规范网络婚姻网站的经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自从《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以来,社会各界对保护青少年的问题已越来越重视.《保护法》第一条指出了制定本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第十三条进一步指出:“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条例》也有类似的更具体的规定.显而易见,提高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与女性犯罪的上升幅度呈超出犯罪总数上升幅度趋势,其中,由于早恋行为造成的女青少年违法犯罪占有一定的成份,并且,由于早恋行为造成的个体和一定范围的群体间的“越轨”行为──—亦称“前犯罪现象”,更成了女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应当对青少年的早恋行为予以应有的重视,从预防犯罪的角度施以必要的教育。一、早恋行为的犯罪学意义造成女性犯罪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早恋行为是较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探讨近年来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上升原因,就不能不分析早恋行为的犯罪学意义。恋爱行为实…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时期,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态度。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属于比较特殊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在高职院校不仅要接受学历教育,还要接受职业教育,就学压力和社会职业竞争压力困或者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使得一些学生容易产生心里健康问题。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本文简要阐述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20.
行为偏差学生是指品德行为后进的学生,简称“行偏学生”或“行偏生”。在农村初中里,行为偏差学生虽然为数不多,但如果不加以认真对待和正确处理,不仅不利于他们自身的成长,还影响到班级、学校的教育活动,影响到九年义务教育的真正实施,而且还会给社会、家庭带来不安定的因素。造成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