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儿童视角是一种叙事策略,一种独特的语话表达方式.著名的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在其成名作<城南旧事>中成功地运用了儿童视角给予作品中的人物以人性的观照.作者融合了现代小说中的"向外看"和"向内看"这两种儿童视角类型,同时又使用了准儿童视角来表达其对人生和生命体验的多重感受.  相似文献   

2.
汪曾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作家。20世纪80年代初汪曾祺以《受戒》复出文坛,他的短篇小说创作追求“散文化”、“诗化”风格,他的小说体现了一种诗性精神,具体表现为用诗性语言营造诗意的氛围,并融入了作者诗意的人生审美态度。汪曾祺小说中的诗性精神主要体现在诗性语言,散文化的结构和抒情的风俗画这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汪曾祺小说在诗情画意的中和之美中对笔下人物采取了诗性的关注态度,这就确定了汪曾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3.
小说《红岩》的创作,典型地体现了建国后五六十年代文学创作中“集体化写作”特征,同时也真切地折射出有关革命历史的叙述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本质化”达成。追溯《红岩》的生成过程,比较《红岩》写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三个文本之间的叙事差异,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在某一历史时期文学创作机制与意识形态生产方式的一种考察。  相似文献   

4.
新闻摄影中时常会出现儿童的影像 ,儿童的“在场”不是作为目击者或局外人 ,不是拍摄视角的转换或景别的大小 ,而是对存在影像的真实摄取。“在场”的本质是一种新闻观念的体现 ,是一种更为深厚的眼光与思维的向度 ,它意味着镜头最大限度与现实世界的接近 ,意味着对人的关怀和对人性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文学创作色彩斑斓,五彩纷呈,可谓“百家争鸣”。占主流创作主题当属“新写实”和“新历史”小说。其中,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家,刘震云是其中一位。 他的《官场》、《官人》反映了当时的官场题材小说的创作趋向。这种创作趋向和80年代以来中国小说创作中的非历史化倾向是一致的。“在叙事中对历史确定性的怀疑,对把握历史的既有理性框架的摒弃,在小说功能上表现为认知和教化功能的淡化。”因此,理论家们把他的作品划归为“新写实”行列。尽  相似文献   

6.
世界经典名著《红字》和畅销小说《荆棘鸟》中有着传统的“灰姑娘”模式,但又超越了这个模式。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探寻两部小说中“灰姑娘”的传统模式及其超越,并挖掘隐匿在“灰姑娘模式”中的深层意涵,探究这两部小说在解构了“灰姑娘”模式之后所要传达的追求两性和谐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怀念狼》这部小说一方面体现了贾平凹的创作成就,一方面又引起了不少争议,可谓集成就与争议于一身。“成就”体现在对“商州”系列作品中开创的独特小说风格的继承与发展上,“争议”集中在对新式创作方法的尝试方面。《怀念狼》集中反映了贾平凹个人小说创作的艺术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汶川抗震救灾是“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执政理念的生动实践。“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理念,体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快速反应和紧急部署中,体现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强有力指挥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入灾区和对灾区人民的亲切关怀中。“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价值观念的彰显,“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精神的大力弘扬,赢得了世界大家庭的认同。  相似文献   

9.
马克斯·苏萨克所创作的《偷书贼》蕴含着伟大的人性的尊贵残酷的人类暴行,是一个关于文字如何喂养人类灵魂的独特故事,一个撼动死神的故事。行文中所体现的独特的写作手法如闪回,倒叙,细腻的心理描写,以及多维的解读视角如女权主义小说,成长小说和后殖民小说等铸就其独特魅力的同时,也提出“文学现象”本质问题。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文章力求分析文本中所体现出的“悖论”艺术特色,解析作者如何巧妙诸如行为悖论,灵魂悖论,思维悖论及理想悖论等技巧阐释人性本色。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重点研究的是作家薛涛在其创作的短篇儿童小说中的自然与成长的关系。自然与成长的关系在很多儿童小说中都有体现,但是这种关系在薛涛的作品中是流动的、分层面的,它具有一定的哲学内涵和文学典型,对其的挖掘和分析不仅能让我们更为系统的把握多层面的薛涛的儿童小说世界,窥见他独特的表现技巧及自然与成长二者之间的深刻联系和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