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你拿到一本杂志爱不释手、并且期盼早点读到下一期时,你便对其钟情了。我对《当代贵州》就是这样的情结。2005年时,我还在一所山村小学任教,偶然在办公室里发现了《当代贵州》,从此她就像朋友一样伴随着我。后来我成为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可以说她既是我工作上的引路人,又是我做好工作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2.
阿沉 《廉政瞭望》2014,(21):76-76
我的一个朋友,在县城里当公务员,不过也只是最小的那个职位。然而她小时候却是个多才多艺的主。如今,她在这小小办公室坐着,身体是孕育子女后发福的形态。偶尔和同事七嘴八舌地扯些八卦日常.平日里也总要仰人鼻息。但她心里却有个艺术梦并没有泯灭。当初我去她家做客,她兴冲冲地把我拉到一旁卧室。从床底拖出一个纸箱子给我瞧,里面是她从报纸上剪下的图片。水墨画、油画、水粉画、剪纸……各色都有。说到底,她是一名收发室的职员,整天在办公室也不过就是与所有单位里的同事订的报纸打交道.把报纸像邮递员投信箱一样投进一个个小格子里,偶尔多出一些,就进了她的报纸扎里。她捆扎报纸的技术也是一流。  相似文献   

3.
报载,武汉大学全国知名的哲学教授邓晓芒,向该校研究生院递上一纸辞呈。请求“辞去博士生导师”之职。邓教授的辞职原因是,武大哲学系两名由他带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因未能在学校规定“级别”的期刊上发表足够的论文,结果没有拿到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4.
唐汁 《当代党员》2007,(12):59-59
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从高二的时候在老师的办公室里看到《当代党员》开始,她就走进了我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那时,我在加拿大穆斯乔市的一家银行工作。银行里有一个从英国来的年轻记账员,名叫约翰·施百特。这年圣诞节的前一天,约翰·施百特来到我的办公室,问我是否愿意明天和他一起共进晚餐,他说我将代替他的贵宾——英国国王乔治五世陛下。我很惊讶,问他是怎么回  相似文献   

6.
正我的一个朋友,在县城里当公务员,不过也只是最小的那个职位。然而她小时候却是个多才多艺的主。如今,她在这小小办公室坐着,身体是孕育子女后发福的形态。偶尔和同事七嘴八舌地扯些八卦日常,平日里也总要仰人鼻息。但她心里却有个艺术梦并没有泯灭。当初我去她家做客,她兴冲冲地把我拉到一旁  相似文献   

7.
《奋斗》2021,(11)
正如果说,一个人的一生中总要有几位良师益友,那《奋斗》一定可以称得上是指引我前进的导师和陪伴我奋斗的挚友。每当拿到最新一期的《奋斗》杂志,我都会从头到尾通读几遍,从带着油墨香的文章里汲取精神力量。初识《奋斗》是在大学校园里。2010年,还是入党积极分子的我,偶然在辅导员的办公桌上看到了《奋斗》杂志,起初只是觉得它封面大气亮眼,但是翻开杂志阅读了几篇文章之后,我被其中刊载的对党的理论的深入解读所吸引。从那一刻起,  相似文献   

8.
艾琳 《共产党人》2008,(5):36-39
因为采访她,才有幸走进她的办公室。但见一盆正散发着阵阵幽香的兰花,静静地摆放在墙的一隅,那婀娜的花枝在这塞上的隆冬季节里显得无比娇媚。这使我想起了一句古人咏兰的诗句:绿玉丛中紫玉条,幽花  相似文献   

9.
王巧捧 《廉政瞭望》2014,(24):13-13
“彻底崩溃了,每天要带孩子读这个’明白卡’,一直到月底,还要和孩子一起背过。孩子连字都还认不全,可怜我一把年纪了还要背如此多的东西……” 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在一个微信群里抱怨。从她上传的照片可以看到,一张4A纸上,写明是某某省会城市(为创建某项先进荣誉)推出的“某某工作明白卡”,卡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这项工作的具体内容,以及将会怎样检查。  相似文献   

10.
爱心-提示     
思柳耐不住同事们都买了车的诱惑,缠着老公给她买一辆车。老公说再等两年,咱们就可以买辆捷达了,可她非要老公现在就买,老公只好给她买了一辆奥拓。刚拿到驾照,她就美滋滋地开车上班来了。同事们看着她的新车说,你一路上得招多少人按喇叭呀?思柳说,我虽然开得不好,可是还真没有人催我,我估计人家一看开车的是个靓妹,就只好忍了。话音未落,  相似文献   

11.
流沙 《新湘评论》2013,(4):47-47
以前有位女同事,是生产车间里的普通一员,她有很多"缺点":工作时间打盹、离岗与同事闲聊,甚至把家里的脏衣服拿到厂里洗。后来我离开那家工厂。有人告诉我这位女同事一些事,却让我感慨万千。她家境并不好,却资助了一位贫困孩子从小学读到了大学,她从来不对别人说起过,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的一天,农二师二十九团银纺棉业有限责任公司40多岁的普通女工汪云来到公司工会办公室找工会干部倾诉她的家庭困难,寻求救助,工会主席李红把她带到了书记陈黎的办公室。走进书记办公室,一向泼辣的汪云推门进去只开口说了一句话"书记,我要申请救助!",豆大的泪珠已啪嗒啪嗒地滴落下来。听完她的陈述,党总支、工会在第一时间里帮助她办理了困  相似文献   

13.
金陵客 《唯实》2005,(10):64-64
上海《报刊文摘》有时把一些看似无关实相关的消息一起编排,细细品味之后,容易催生联想。比如2005年8月29日这一期,一条消息说海南省长在一次会议上说起“一件小事”。他拿起会议文件袋,出人意料地说:“我当省长快两年了。记得刚到海南时,看到开会时装文件用的都是塑料袋或塑料夹,我就提出,文件袋最好都用牛皮纸的,可以节约一点。但直到今天,我才第一次拿到牛皮纸文件袋。”另一条消息说“安徽北部一个规模不大的地级市的书记和市长最近实现了‘豪华办公’,每人独占6间办公室,办公室内设高级办公用品,卫生间、会议室、会见室,一应俱全,颇为…  相似文献   

14.
张一凡 《当代贵州》2009,(19):24-24
因为影展,从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邓维那里拿到了王瑶的手机号码。“你好!”电话那头传来清脆圆润的声音,这就是王瑶。在她从容而平和的话语间,我知道了早在1983年她就作为北京市青少年采风团一员来到了贵州黔东南,当时只有13岁的王瑶拍摄的一组采风作品,被北京电视台看中,不仅把她的作品制作成专题片,还让她自己撰写解说词、配音。  相似文献   

15.
萧巍 《前线》1996,(10)
在英伦三岛当“上帝”萧巍这是我在英国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我在基尔大学留住期间,校园里通行一种磁卡,用此卡就餐、购物不仅省去了用现金的麻烦,还可以得到一些优惠。一个周六我持卡在商店购物,付账时,磁卡出了毛病,无法使用。我正想把物品放回货架,却听到售货员小...  相似文献   

16.
母亲     
一天下午,母亲到我的办公室来,说是找我有事。母亲退休在家,和父亲一起帮我照看儿子,只是他们的身体都不好,另外还想着写书。我每次回家,他们都念叨着又有出版社约他们写丛书中的某一本。其实我见了解他们的心情的,当写字成了一种习惯,稿费反而变成了其次,所以我把儿子送到乡下,由孩子的姥姥看护一段时间。不料,只有短短几天,母亲在电话里便问我,孩子什么时候回采,问得我心里酸酸的。那天下午母亲到我的办公室,我正感冒,病得很重,但因为有工作又不能休息。外面一个同事喊我,说请人找。拉开门,见母亲站得远远的,走廊里黑…  相似文献   

17.
我不会想到10月6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星期三,竟是江青的最后一个自由日,也是她最后一次面对我的镜头。晚上八九点钟,江青的政治丧钟就敲响了,女皇梦化为一枕黄粱。6日上午江青打电话找我,从我的家找到办公室,又从办公室顺藤摸瓜找到了国务院的办公室,她叫我下午一点到毛泽东的住处——游泳池。  相似文献   

18.
积雪草 《党课》2010,(18):76-77
林替替有些缺心眼儿,办公室的人都这么说。 上次,办公室的大赵要出差,临时抓过她说:“我妈生病了,你下班后替我买些药送去吧。”林替替笑眯眯地答应了。可下班后买好药她就傻眼了,对这个西北来的女孩来说,城市里复杂的街道无异于迷宫。  相似文献   

19.
极尽绵薄     
春节刚过,编辑部里就忙碌起来。大家甚至顾不上往年例行的相互拜年,一到办公室就赶紧打开电脑,查看电子邮件,接收作者的来稿或读者来信……感受着同事们的敬业精神,我脑海里突然蹦出一句话:极尽绵薄之力。于是,我在电脑键盘上敲下四个字:“极尽绵薄”,作为这篇小文的标题。  相似文献   

20.
念春的母亲叫春花。我和春花是在1976年认识的。我们在一个厂上班,她的成分不好,父亲曾在国民党政府里做事,解放后被镇压。因着这种关系,厂里的人都不敢和她太接近,她也不爱和人说话,从早到晚只顾闷着头做事。她的寝室和我的寝室隔不远,我经常到她的寝室里去看她,还把从家里带来的好吃的送给她。我只读过两年私塾,不认得多少字,她小的时候家庭条件比我好,认得的字也比我多,我每次去找她,都借口向她学认字。她教得很认真,一年下来,我已经能够看书读报。作为回报,我经常随她回家帮她做家务。她的家在湾址镇,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哥哥前几年倒插门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她母亲有严重的风湿病,行动不方便,春花每隔一个星期回一趟家,帮母亲准备好下个星期的米、菜和柴禾,还要担水把水缸填满。我和春花好上后,担水、劈柴的事都由我来做。就这样,我们相互帮助着,彼此信赖着,爱情的种子开始在我们的心里悄悄萌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