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继锋 《当代世界》2016,(10):42-45
正2016年9月中旬,缅甸国务资政兼外长昂山素季访问美国,此访除了对奥巴马总统及美国各界对缅甸民主事业的长期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外,更重要的是寻求美国结束对缅甸实行了长达20年的经济制裁。美国总统奥巴马对昂山素季的"感恩之旅"送上厚礼,承诺美国不久将终止针对缅甸的国家紧急状态,撤销所有基于行政命令对缅甸实施的经济和金融制裁并重新给予缅甸贸易普惠制待遇。美缅关系也由此迈入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奥巴马总统显著调整了美国在核裁军、军控和防扩散问题上的政策,此次政策调整的目的在于恢复美国在此类议题上的领军地位、修复受损的国际形象、重建国际社会的防扩散共识。奥巴马总统的高度重视、外交和安全团队的丰富经验及民主党在国会两院的多数,都有利于政策调整。但在调整政策过程中如何协调部门之间的政策分歧、核裁军与有效核威慑的关系,以及核裁军与导弹防御的关系等,将是美国核政策调整面临的挑战。美国的政策调整对中国构成多方面的压力,中国有必要未雨绸缪,确立中短期应对之策,以避免国家利益和国际形象受损,并争取在核问题上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对于美国民众来说,这是又一个美国梦成为现实的故事,一个来自于曾经处于被奴役、被歧视地位的族群的黑人小子,成为美国总统的奋斗故事。而大多数中国人所关心的.更多是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走向,是这个以“改变”为口号的新任美国总统,将会怎样把握这一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4.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9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美国总统奥巴马。诺贝尔委员会说,授予奥巴马和平奖是为表彰他为加强国际外交和人民之间合作所作出的努力。该委员会还对奥巴马在世界范围内消除核武器的远见和努力表示了十足的欣赏。  相似文献   

5.
一、美国迎来奥巴马“2.0时代”,将面临诸多挑战 1月21日,奥巴马宣誓就职美国总统。作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在第一任期内表现中规中矩。尽管美国仍在遭受金融危机困扰,但经济保持了低速增长;结束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一定程度上平息了美国民众对政府发动战争的不满。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7月下旬,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第四次非洲之行创造了多项纪录:他成为美国有史以来访问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多的在任总统(第一次是2009年访问加纳、第二次是2013年访问塞内加尔、南非和坦桑尼亚、第三次是2013年赴南非参加前总统曼德拉的葬礼),第一个访问肯尼亚的美国总统,第一位访问埃塞的总统和第一位到访非盟总部并发表演讲的总统。这充分说明,非洲在奥巴马政府外交战略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上升。与此同时,新世纪以来的美国对  相似文献   

7.
美国总统奥巴马11月15日~18日访华,但此次访华恰逢美国处于一个尴尬时刻,国内情绪一片消沉低迷,经济一蹶不振,政治人物一如既往地互相倾轧。  相似文献   

8.
李北方 《南风窗》2014,(24):4-4
<正>许多年以后,回顾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史,那时的外交学者一定会想起2014年初冬的北京。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承办的这次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足以被当作中国外交的一个转折点,中国在对外关系上终于超越了韬光养晦的层面,开始有所作为了。超越韬光养晦,不等同于否定韬光养晦,这个策略仍在起作用,主要体现在处理对美国的关系上。借前来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便利,"跛脚"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既和他在中南海里散步喝茶,轻松地闲谈,  相似文献   

9.
于英红 《南风窗》2010,(25):80-82
<正>奥巴马的初两年还处于理想主义的状态,强调多元、尊重,两年后语调回归到小布什的普世价值,反对"没有自由的发展模式";在盟友侧重点上,也在考虑利益的同时注重符合美国价值,说明奥巴马在外交上转向现实主义。11月23日朗鲜人民军与韩军的相互炮击,造成在延坪岛举行护国军演的韩军陆战队员两死多伤。正在东亚访问的美国总统朝鲜问题特使博斯沃思,想必会趁此机会劝说北京不要再继续援助平壤,而刚刚经受中期选举打击的奥巴马,则会  相似文献   

10.
2010年2月中旬,美方无视中方多次严正交涉,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分别会见达赖。中方立即作出反应:美方行为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严重损害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未来梳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外交遗产,核安全治理将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迄今,奥巴马政府倡导的核安全峰会已经举办三次,第四次峰会将于2016年3月底在华盛顿召开,这是奥巴马总统任内加强核材料安全的收官动作。经过接近八年的努力,美国的全球核安全治理政策已经完成了从主导到领军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高级别互动"。此次访问正值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布局2016年大选之际,在此背景下对美国大选及对华政策进行前瞻分析,有助于中国更加积极主动塑造中美关系未来发展方向。2016年大选将产生美国历史上第45位总统。民主和共和两党都将首先在初选中选出本党的总统候选人,然后两位候选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角逐。目前,在共和党的众多参选人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小布什总统  相似文献   

13.
俞邃 《当代世界》2009,(8):20-22
2009年7月6日至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出访俄罗斯。奥巴马此行引起举世瞩目,也引发笔者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亚太战略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孆 《国际展望》2010,(4):25-27
<正>自奥巴马就任总统以来,美国调整了亚太战略。2009年11月14日,奥巴马在东京发表演讲时声称,他是美国首位"心系太平洋的总统",美国作为太平洋国家,要增强并继续保持在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2010年1月12日,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夏威夷就美国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政策发表演讲,与奥巴马总统的东京演讲相比,希拉里的演讲将范围从亚洲扩展到亚太,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7月6—10日,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对美国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访问,引起广泛注目。这是越战结束40年来越共最高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奥巴马总统在白宫会晤阮富仲,被视为美国对越外交的破例之举。在当前国际和亚太战略态势经历深刻变动之际,越美关系的发展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奥巴马政府对外政策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茹 《当代世界》2009,(2):18-20
主张“变革”的奥巴马入主白宫后,美国外交中带有奥巴马个人和民主党特色的理念将逐渐体现。面对多重挑战,奥巴马政府外交调整的幅度将是有限的。在对华政策上,奥巴马政府有望延续小布什政府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亨凯 《南风窗》2012,(21):86-87
作为改革的三大核心人物,总统吴登盛、人民院议长吴瑞曼以及民主派领袖昂山素季都希望在这改革进程中扮演主导地位。三方势力将互相协调也会彼此抗衡。缅甸民主派领袖昂山素季9月16日开始了为期17天的访美之行,其间不仅与奥巴马、希拉里、潘基文等领导人举行会谈,还接受了美国颁发的国会金奖等荣誉奖项。而与此同时,缅甸社会改革的舵手总统吴登盛也于18日开启了中国和美国的访问之旅。与5月份因泰国邀请昂山素季访问而连续两次推迟自己的访问不同,吴登盛此次并未刻意避开与昂山素季"分  相似文献   

18.
2011年3月19—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先后对巴西、智利和萨尔瓦多进行为期5天的访问,这也是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对中、南美洲的首次出访,距离布什总统2007年3月访问南美洲整整过去了四年时间。  相似文献   

19.
美国总统奥巴马中国之行,英美报刊劣评如潮。面对中国的崛起,奥巴马来到中国,要求人民币升值,无功而还,无助于减少美中贸易的逆差和失业率。中国是美国的债权国,欠债的人,在债主面前,腰板硬不起来。难怪西方舆论惊呼:奥巴马当总统,是美国走向永久衰落的开始。  相似文献   

20.
2009年2月15日至2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相继访问了日本、印度尼西亚、韩国和中国,这是她作为新任国务卿的首次出访。美国国务卿的首次出访历来都被视为美国新领导团队外交政策的风向标。此番希拉里将首访地确定为亚洲,表明亚太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提升,美国新政府在外交上日益重视亚洲并希望加强与亚洲国家的关系,也初步表明了奥巴马新政府的整体外交战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