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各方面的预测都认为,中国在未来的20年,基本上可以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规模的大国。如果作为第一大经济规模的国家,它没有世界城市的出现,这是不可想象的。当然,世界城市本身的出现是有许多条件、许多因素综合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据联合国统计分析:“世界上25个最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拥有世界上281个百万人口城市的70%”,“全世界24亿城市人口占用20万平方公里的城市用地。”这些统计数据表明:进入21世纪,世界将是一个城市的世界,城市化将成为全球发展的主流。而拥有世界1/5人口的中国的城市化必然会引起世界的关注。有学者预测,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全球发展的两大课题。二、城市化道路选择原因中国50年来一直是走一条在推进工业进程的同时,控制城市发展和城市化的道路。通过政府干预,试图绕过城市化,实现现代化。其结果导致我国二元…  相似文献   

3.
《传承》2009,(21)
2010年5月1日,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举办,这将是中国发展的机遇,全球人民的盛会。自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博会举办至今,经历了150多年。一切始于世博会:世博  相似文献   

4.
周岚 《群众》2020,(20):30-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在此过程中,中国不仅没有产生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贫民窟问题,相反抓住城镇化的机遇极大地提高了全社会总体居住水平,解决了世界上最大规模城镇化人口的"住有所居"问题,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建设发展道路,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第二届中国特色城市论坛确定的主题是"聚焦中国特色,建设世界城市",关注的是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中,追求国际化的同时,要不忘中国化;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要忘记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詹于虹 《求索》2005,(2):194-196
文章以独特的全球视野,分析了20世纪五六十年 代中国具备现代化发展机遇的依据,指出强有力的中央政 权的建立是后发展的中国现代化机遇展现的基础;两大阵 营的对立和世界局势的相对稳定,是后发展的中国把握现 代化机遇的良好外部环境;而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以及西方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移,是后发展的中国迈向现 代化的有利契机。  相似文献   

7.
《传承》2009,(21):1-1
2010年5月1日,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举办,这将是中国发展的机遇,全球人民的盛会。自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博会举办至今,经历了150多年。"一切始于世博会":世博  相似文献   

8.
“中国模式”是顺应世界进步潮流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模式"是改革开放和追求与各国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只有努力追求与各国互利共赢,才能摆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共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中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之路后,就给国内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机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规划给国内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各地必须根据自身实际采取相应举措,抓住抓好全面深化改革给中国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已站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起跑线上。对于被看作“重点战略机遇期”的新世纪头20年,我们要非常重视。 机遇之一:可以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安宁期”。今后一二十年,和平与发展仍将是时代的主题,中国可以继续集中精力搞好自身的经济建设。 机遇之二:确立中国在世界新格局中战略地位的“孕育期”。未来一二十年,将是国际政治新格局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国能否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中国在未来的新格局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