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素娟 《求索》2008,(5):193-196
《南海寄归内法传》(以下简称《寄归传》)是唐代高僧义净西行求法归来后所写的一部重要著作,语言通俗,有许多新词新义出现。这些新词新义,可对《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的书证进行订补。本文择要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
周阿根 《求索》2013,(2):145-147,165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唐代传记文学和游记文学名著。文章从词汇史的角度系统考察其词汇在汉语发展史上的价值.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增补漏收词目、增补词语义项、纠正辞书释义不确、提前语词例证、填补汉语词汇史发展的中间环节、补充词语例证等。希望我们的研究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编纂,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贾谊《新书》是研究西汉时期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语料之一。其中包含了大量反映西汉初期时代特点的新词。在参照《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辞源》等大型语文工具书和描写《新书》新词的基础上,从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角度对其特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汉语大词典》作为我国第一部大型多卷本语文词典,反映了我国语文辞书编纂的最新成就和最高水平,但这样一部有着极高价值的工具性质的大型词典由于所收词目浩繁、时间紧迫,不可避免地存在词语失收的问题。而宋代笔记作为语言研究的素材,词汇的容量比较大,把这些著作中大量增加、散见于各处的新词新义收入辞书,对其中七则词语进行训释,很好地补正《汉语大词典》在收词方面所存在的缺失。为《汉语大词典》的进一步修订提供增补漏收词语的依据或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伊家慧 《前沿》2015,(1):144-148
《佛所行赞(Buddhacarita-kavya-sutra)》是一代高僧马鸣的佛传史诗代表作,在佛教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历史上流传极广。从宗教学的角度来讲,其恰好能够反映出宗教神话的最初形态,正是宗教神话最初创作者心路历程的记录,因此其在这一点上极具研究价值。诞生、降魔、涅槃是诗中最重要的三个部分,同时也是释迦牟尼一生中最关键的三个时刻,具有明显的神话特征,因此作为研究的中心。  相似文献   

6.
名僧 高僧 大师 法师在佛教的称谓中,名僧、高僧,大师、法师这两对名称是有区别的,名憎是指有名的增人,梁主唱曾撰《名僧传》,记录当时名僧的事迹。后来梁慧皎又编《高僧传》,强调德行高超的僧人方可入传。因为名僧知名,道德学问不一定高;而高憎在深山修学,不...  相似文献   

7.
《汉语大字典》是现今世界上规模最大、释义最全、最具权威的一部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在义项设置上,源流并重是其主要特点之一,即力求做到每个字的每个义项的引用书证是最早的;义项的全面性,是其另一重要特点。由于当时编纂条件的限制等原因,《汉语大字典》在这两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一方面《汉语大字典》涉及面极广——从古代到现代,所引书证和所概括的义项不能完全准确、全面;另一方面前贤时彦虽做过相关领域的研究,但是对于《汉语大字典》还远远不够。《老子》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而且作为一部重要的古代文献,对工具书的编纂和完善也有很大帮助。从对《老子》的研究来纠正《汉语大字典》的书证迟后和义项不足的问题,希对该字典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诗经》中的修辞问题是研究汉语修辞学的重要源泉。本文以《诗经》中同义词修辞为例,研究了语境临时同义词和语境词汇同义词的古汉语学运用。在研究中,我们认为确定《诗经》修辞同义词的主要依据是《诗经》中的近义词、类义词和词汇同义词。《诗经》修辞同义词主要由叠咏修辞同义词、连文修辞同义词和对出修辞同义词组成。研究修辞问题,对修辞的形成基础和作用的研究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对此本文也做出了总结和解释。  相似文献   

9.
陈春风 《求索》2007,(5):188-190
《汉语大字典》与《汉语大词典》正文检索都采用部首检字法,它们在统一部首排检法上的倡导和实践,给人们比照检字带来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部首检字法的发展。然而,在编排上二者仍存有诸多不足。本文试从单字归部、笔画厘定、字序编排等角度,就其存在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以期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享有"东方荷马史诗"的美誉,全方位展现了藏族社会结构、生产与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藏族民间文学的集大成者。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格萨尔王传》采用诸多篇幅全面展示了藏族群众对自然界、生活环境方面的认识,形成了生态美学的思想理念,对实现生态环境的最优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将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放在生态美学视野下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词话》中的一些语词,相关字、词典或未见收录解释,或义项缺漏,或彼此解说分歧,或诠释未必妥帖而有进一步辨别阐明之必要。以陕北方言为依据对此类八个语词的意义或义项及相关注释问题进行讨论阐发,提出己解,并与《汉语大词典》的相关收录、释义情况进行了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12.
刘文晶 《青年论坛》2013,(6):145-149
“对文”是汉语修辞学及训诂学上常用的概念,却容易与其他概念相混,不同学者对这一概念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对文”包括“同义对文”、“反义对文”、“类义对文”三种类型,本文着重对“反义对文”做出研究,并结合《史记》中反义对文的用例对其敞出结构、音节、语义等方面的分析,总结《史记》“反义对文”的特点及作用,以求更好地理解“反义对文”及其在反义词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杨遗旗 《求索》2012,(4):173-175
唐代古文家欧阳詹在散文创作中追求语言的新变和古雅,复活或创造了不少历史词或新词。《汉语大词典》收录了十余条源自其作品的词语。但是,仍有不少词语,辞书尚未收录注释。这对于唐代散文研究和语言研究都是不利的。文章择取"处植"、"蛤形"、"秘化"、"交津"、"鬯人"、"秘思"、"淫君"等词语,利用传统训诂手段加以解释,既有助于文本研究,亦可补大型语文辞书之阙。  相似文献   

14.
吴蓉斌 《前沿》2013,(18):137-140
《八犬传》是日本江户时期小说的代表作,作者曲亭马琴在创作过程中大量借鉴了中国《水浒传》的素材。青面兽杨志作为《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在《八犬传》的故事中被大量地模仿、借鉴。本文将通过对比两部作品中的相关故事情节,展现了《八犬传》对《水浒传》主人公之一杨志的模仿和传承,说明《水浒传》对日本文学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易传》道德哲学罗炽一《易传》或称《易大传》它不仅反映了战国时人对《周易》的基本看法和价值评估,重要的是,以其自身的立场和观点,将本来作为卜之书的《周易》朝着形而上学的方向升华,从而建立了一套人生哲学体系。因此,《易传》又可以看作是战...  相似文献   

16.
我党党员吴连生受到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接见我党党员、常熟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吴连生赴北京出席“《汉语大词典》编纂出版胜利完成庆功会”,近日返回常熟。《汉语大词典》总计12卷,5000万字,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反映汉民族语言历史全貌的大型语文词典,堪称我国辞...  相似文献   

17.
量词是汉语的特点之一,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近代汉语时期是汉语量词发展的重要时期,《元曲选》是研究近代汉语元明时期语言的重要语料。本文考察了《元曲选》中的个体量词,发现与前代量词相比,其个体成员更加丰富,一些成员在用法上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变化,体现了语言的继承性与发展性,以其为窗口,我们能窥见近代汉语时期量词发展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8.
《南诏图传》是南诏遗留至今历史最悠久的文物,我国古代民族瑰宝之一。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中外学者陆续地对这一件文物珍品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但各人对它的定名却很不一致:或称之为《南诏图卷》,或称之为《南诏中兴国史画》,或称之为《南诏中兴二年画卷》,或称之为《南诏史画卷》,或称之为《中兴图传》,或称之为《南诏图传》。由于《南诏图传·文字卷》(以下简称《文字卷》)的重新被发现,我们得以知道《南诏图传·画卷》(以下简称《画卷》)的绘制时间肯  相似文献   

19.
杨苘 《思想战线》2011,(Z2):286-288
《长恨歌传》是唐代陈鸿所写,关于陈鸿的介绍,史书中不多而且模糊。有的题名为陈鸿撰的传奇是否是他所写还有争议。目前对此传的研究主要关注版本问题、与白居易《长恨歌》的关系,思想问题等。研究主要从文本的层面进行分析窥见其作为一篇传奇的艺术特色。作者曾写过编年史,从传奇中可窥见其史家之才。但是其史实的自觉并不影响《长恨歌传》作为小说的幻设的特点。从行文上分析,此传奇兼有叙事学理论所说的叙述的两种基本形态即概述和场景,《长恨歌传》第一部分主要是概述,第二部分则描写场景,这使整篇传奇显得主次分明,宛转曲折。  相似文献   

20.
文颖,字叔良,汉末魏初南阳人,曾为甘陵府丞。文颖著作有《移零陵文》、《汉书注》,惜皆不传。文颖《汉书注》在人文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向为学者所重视。清朝末年杨守敬曾经辑佚此书,惜今已亡佚;民国时期彭仲铎、岑仲勉也一度整理此书,但均未得以流传。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没有得以保存的情况下,对文颖《汉书注》进行辑佚研究,将30余条为颜所袭或为颜所删注或文注而归于他人名下的注释归还文颖,探讨文颖注的价值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