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针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繁荣作了“五个高度重视”、“四个同样重要”、“五点希望”的重要讲话。他不仅指出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紧紧抓住了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紧迫的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不仅展现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壮丽前景,而且为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本文以这些精神为指导,探讨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繁荣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7月16日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要讲话中明确出,要坚持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领导。坚持和改善党对哲社会科学事业的领导,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繁荣和展我国新世纪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一、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从去年8月到今年7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江泽民同志就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连续发表三篇重要讲话,反复强调哲学社科学的战略地位,反复强调全党同志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认学习和贯彻江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加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首先要深刻…  相似文献   

3.
2002年4月28日,江泽民同志就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做了重要讲话,并提出了"五点希望",这一讲话对高校科研工作者如何做好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7月16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发表了关于大力加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重要讲话。这篇重要讲话,是江泽民同志继去年“8·7”重要讲话和今年“4·28”重要讲话之后,又一篇关于繁荣和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文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江泽民总书记就社会科学发展问题,连续发表了三次重要讲话,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充分体现了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篇重要讲话从治党兴国、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5.
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江泽民同志继2001年"8·7"北戴河讲话、2002年"4·28"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讲话后,于7月16日视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再次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6.
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是江泽民同志的一贯思想。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准确理解和把握江泽民同志关于思想理论建设的论述,对于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从“两个不可替代”,看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2002年7月16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2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实践上、理论上不懈进行探索,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在这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不仅充分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就哲学社会科学怎样发挥作用作了精辟论述,对于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大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党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作用,并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希望",即希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增强创新意识,在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希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努力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作出科学的理论回答;希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努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学习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有益文化成果;希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希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江泽民同志继2001年"8·7"北戴河讲话、2002年"4·28"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讲话后,于7月16日视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再次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在考察人民大学的重要讲话中,对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希望,其中特别提出希望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增强创新意识,与时俱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这是江总书记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热切期望。江总书记提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问题非常重要、非常及时。在我们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有些同志有意无意避讳这个问题,似乎一讲立场就是极左。这当然是误解。在重大的政治问题上有个立场、观点、方法问题,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发展史清楚地表明这样一个事实: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前进。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繁荣。新世纪伊始,江泽民站在战略的高度,就发展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连续在北戴河会见部分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时接连发表了关于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在党的十六大上又把“坚持社会  相似文献   

12.
从2001年8月至2002年7月,江泽民同志就发展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发表了三次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前不久,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提出“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种把社会科学跟自然科学摆在同等地位。又特别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作用的做法是我党80多年历史所没有过的。那么,怎样才能贯彻好江泽民的指示和“十六大”的新精神?笔者认为,领导干部高度重视自身的理论武装,带头学习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是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两次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心声。贯彻江泽民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关键在落实,  相似文献   

14.
4月28 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就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繁荣发表了重要讲话。这篇重要讲话是江泽民总书记继去年8月7日在北戴河亲切会见部分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家时发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面建设和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这里所说的“全面建设和繁荣”的重点,当然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这是江总书记的一贯思想。去年8月7日在北戴河接见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时,提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样重要”。今年4月28日在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提出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五个高度重视”。7月1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重要讲话,再次从治党兴国、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两个不可…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既是对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的巨大鼓舞和殷切希望,也为大力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2002年4月28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中国人民大学,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江泽民总书记提出要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这使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倍受鼓舞,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江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繁荣,努力加快我校创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拳"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02,(16)
7月16日,江泽民同志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并发表重要讲话。此前,江泽民同志已就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多次发表讲话。这些讲话深刻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阐述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必须遵循的方针原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战略思考和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切希望。学习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心潮澎湃,精神振奋,决心以实际行动迎接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美好春天。我们党历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  相似文献   

19.
近期政要     
江泽民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加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7月16日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察工作。江泽民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上不懈进行探索,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在这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江泽民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20.
今年8月7日,江泽民同志在北戴河会见了部分国防科技专家和社会科学专家,并与他们座谈。在座谈会上,江泽民同志就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等发表了重要讲话。为了更好地学习和领会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本刊编辑部组织我校部分学术委员,围绕北戴河讲话涉及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撰文。现予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