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建设》2020,(4):53-53
国务院五大举措强化稳就业应对疫情影响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深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恢复和稳定就业。《意见》提出五个方面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两个大局,沉着应对、深谋远虑,在持续推进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的同时,明确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任务,为各地各部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党建》2020,(5)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  相似文献   

4.
《先锋》2020,(4):F0002-F0002
"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奋斗》2020,(9)
正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扎实抓好"六稳""六保"关乎我省能否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既定目标任务,必须积极作为、争取主动。  相似文献   

6.
覃淋 《当代贵州》2020,(14):6-7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位列"六稳"之首。新冠肺炎疫情袭来,贵州千方百计稳定就业,以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易地扶贫搬迁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大局稳定。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  相似文献   

7.
《奋斗》2020,(6):65-65
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大势。稳就业,就是稳民生、稳民心。全省人社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服务保障,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贡献力量。一是着眼于稳就业大局,强化政策支持保障。疫情发生以来,结合我省实际,转发或制发22个政策性文件,从"降、返、补、服"等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党建》2020,(5)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月20日至23日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  相似文献   

9.
学习     
重点工作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考察。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20,(10)
正2018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首次提出"六稳",并把"稳就业"放在首位。2020年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依旧将"保居民就业"摆在"六保"任务的突出位置。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的现行经济情况,"六保"为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标注了清晰的目标任务,体现了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的底线思维和务实判断。无论是"六稳"工作还是"六保"任务,都将就业摆在首位,更加凸显出"保居民就业"任务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是党中央审时度势,着眼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13.
中央     
正重点工作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考察。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高效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稳定社会基本面,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复工复产,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居民就业:组合政策发力稳定就业大局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千家万户,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贵州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政策,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等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大局稳定,提出了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的目标。积极拓展重点群体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贵州还印发了《促进2020年高校毕业生  相似文献   

15.
正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贵州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进扶贫车间稳定复工复产。一个个扶贫车间吸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促进了稳定增收。易地扶贫搬迁解决搬得出的问题后,后续扶持最关键的是就业。乐业才能安居,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而扶贫车间是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载体,可以让贫困群众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将疫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自治区党委、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投资稳发展,抓项目稳就业,在充分听取各地各部门意见基础上,编制了2020年自治区重点项目投资计划,集中开工80个对推动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小康补短板等具有重要意义的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20,(8)
正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民心稳、天下安。因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将就业放在"六稳""六保"之首位。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点赞部分城市率先松绑"地摊经济"。推进"地摊经济"健康发展顺应了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满足了市民多元化需求,也增加了就业岗位,为保障民生、促进就业、刺激居民消费和经济恢复带来新活力,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有效手段,为我们做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启示。鼓励发展"地摊经济",体现的是为民宗旨。"地摊  相似文献   

18.
王光莉 《当代贵州》2020,(14):18-19
连日来,贵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就业保障,坚持把稳就业摆在"六稳"之首。为保障群众稳就业,贵州搭建就业信息化平台,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打好组合拳;点对点安排专车专列专机,确保外出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为劳动力供需搭桥;增设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兜牢民生底线。  相似文献   

19.
正就业关乎国计民生,位居"六稳""六保"之首。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做好稳就业工作、抓好就业扶贫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劳务就业扶贫工作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较大,劳务就业对保障贫困家庭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20,(10)
正新冠肺炎疫情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等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均具有很强的冲击性。2020年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并首次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保"任务要求。科学判断疫情发展态势,从需求与供给两端出发,预测、判断疫情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影响,精准制定与实施相关政策,是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方式,也是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