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外资准入是国际投资领域的重要制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多边投资条约中的外资准入自由化,突出反映在将国民待遇原则适用于外资准入阶段,废除准入阶段的履行要求等方面。发达国家力主国际投资准入自由化。我国应主张渐进实现外资准入自由化,团结其他发展中国家,积极参加国际投资立法实践,促成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规则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国际投资法中,国民待遇原则仅适用于外资进入后阶段,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准入阶段国民待遇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缔结国际投资条约的普遍条款。但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对此尚持迟疑态度。因为准入阶段国民待遇会大大削弱国家对外资的传统管辖权,进而对国家的经济主权造成影响和冲击。对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而言,在自由化进程中,应把握住这把双刃剑,有条件和渐次推进准入阶段国民待遇,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投资也提出了种种自由化要求 ,这些自由化要求正迅速地通过国际法形式表现出来。晚近投资条约对投资自由化要求的反映 ,突出地体现在倡导外资准入自由和废除履行要求两个方面 ,此外 ,进一步提高投资待遇、强化投资保护和私人投资者在投资争议解决机制中的作用也是晚近投资条约迎合投资自由化要求的重要表现。然而 ,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决定着各国不可能接受划一的投资自由化模式 ,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利益需求需要照顾。虽然投资自由化成为时尚 ,但并不能因此否定东道国合理的外资管辖权 ,片面追求高度投资自由化的国际投资规则不符合多数国家的利益 ,不应被视为国际投资立法的主流形态。  相似文献   

4.
完善我国外资国民待遇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在国内立法以及国际法层面上减少对外资的限制,加强对外资的保护,以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从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并推动国际经济交流和资金融通,已成为当前国际投资法发展的总体趋势。二战后,东道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资的态度经历了“开放——限制——自由化”的两次转变。①从各国国内立法来看,自20世纪晚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往来的空前繁荣,不少原来对外资采取限制和管制政策的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开始对本国外资法做出重大修改或者新颁布专门外资  相似文献   

5.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双边投资条约发展迅猛 ,在形式、数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变化。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 ,一些反映投资自由化的规则不断出现在双边投资条约中 ,对东道国外资管辖权形成了新的挑战 ,而美国式的双边投资条约更是自由化立法的代表 ,提出了诸如准入自由、禁止履行要求等诸多高度自由化性质的投资法规则 ,严重削弱了东道国外资管辖权 ,值得引起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国际投资法的自由化趋势与我国投资法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庆飞 《现代法学》2001,23(2):98-101
晚近,国际投资法律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化趋势。但是,各国外资法律过快的自由化,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任凭外资毫无限制地垄断本国的一些重要经济部门,将会给其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因此,我们应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引进外资的长远目标来谨慎地实行外资立法自由化,正确地确定重构外资立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随着国际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外国投资的市场准入作为保障国际投资的重要制度,成为各国外资法关注的焦点问题。一、外资市场准入制度之法理分析各国的外资市场准入制度主要涉及市场准人的领域,市场准入的审批程序以及市场准入待遇等问题。本文即从以上三个方面对外资市场准入制度进行分析。国际投资自由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向前推进的产物和必然要求。投资自由化即要求各国进一步减少政府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干预,以便最大限度地允许国际直接投资依据市场的法则在全球范围内自由配置。然而国际直接投资的市场准入限制仍然有其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颜海燕 《经济与法》2003,(10):40-4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投资自由化的发展。但是投资自由化的发展也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出现新的发展动向。国际投资条约。作为国际投资法律规范的主体构成部分,其生成过程集中体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必然要求投资自由化,而在国际投资领域给与外资国民待遇是实现投资自由化的保障。我国是否应该给以及如何给外资以国民待遇?围绕此问题,此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和阐述应如何辨证地看待外资国民待遇,其次考察和总结我国给与外资待遇的历史和现状,最后结合实际提出我国对策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早在1994年的《世界投资报告》中就有专题对“国际直接投资政策自由化”问题进行了阐述,经济自由化在今天已是一个风靡于全球的热门话题。国际直接投资政策自由化是通过法律来推进的,什么是国际直接投资政策自由化?法律主要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保障自由化?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政策自由化前面临挑战,应该怎样去应对?  相似文献   

11.
刘万啸 《政法论丛》2014,(2):96-104
传统国际投资条约与应对气候变化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因此应实现国际投资条约与气候变化应对条约之间的衔接,兼顾投资自由化与政府管制.要实现这一目标,最佳方式是通过改变国际投资条约以顺应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运动,改变国际投资条约将促进和保护投资作为唯一重心的现状,并采纳环境保护等其他领域的国际法规则.近年来国际投资领域呈现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政策趋势.目前一些投资保护协定范本和新签订的双边和区域性投资协定已经纳入并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等有关东道国管制外资内容的条款,逐步实现投资者利益与东道国利益保护的平衡.我国对现有国际投资条约进行调整、修订以及新投资条约的谈判,应考虑国际投资条约的这一发展趋势,以顺应国际投资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2.
论外商证券投资法律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南申 《现代法学》2006,28(3):112-120
外商对华证券投资包括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与境内证券市场的外资股与债券,其主流则为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与QFII投资普通股(A股)。外商证券投资的法律制度由投资者本国的法律监管与东道国法律监管两部分构成。前者监管主要针对证券发行数量、税收和利率的限制,后者监管主要集中在证券入市审批和证券交易管理,两者中应以东道国法律监管为主。我国对外商证券投资实行较为严格的监管制度,集中体现为证券市场开放中实行的QFII制度。法律监管的范围涉及市场准入审批、证券发行、证券交易、资产管理和外汇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刘万啸 《政法论丛》2012,(6):95-102
我国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中一般都规定了投资者与东道国政府间投资争端的解决方式,尤其是晚近我国所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多数允许投资者将争端提交国际仲裁。但是,在目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我国有义务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采取相应的环境规制措施,这些环境规制措施可能会损害或影响到外国投资者在我国的利益。根据双边投资协定,外国投资者可能会将这些争端提交国际仲裁,我国有可能被国际仲裁庭裁定为此对外国投资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面对新形势,我国必须重新审视双边投资协定中投资者与东道国投资争端解决方式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4.
张庆麟  练爽 《时代法学》2012,10(2):91-100
近年来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活动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然而关于其投资准入的国内法及国际法规范却凸显局限和缺陷。美国等国设立了专门机构和特别规则以严格限制主权财富基金投资领域及其准入审批标准,而我国目前尚未设置此种专门机构和审批规则,亟需完善;BIT对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准入的保护存在诸多不足,OECD国家的相关法律规范较之更为完备,表现出相关国际法规范的缺位和不统一。这些都影响了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流动,故而世界各国需要共同努力完善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准入规范。  相似文献   

15.
朱令  刘正 《行政与法》2010,(3):122-125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外资并购出现了新的特点,新特点的出现也显现出我国外资并购立法的不足。我国应完善外资并购立法,加强执法监督力度,对特殊行业外资并购及时出台法律进行规制,让外资并购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实现外资并购与我国民族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国际投资争议的“强制性仲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爱民 《行政与法》2008,37(1):113-116
传统理论与实践都认为,自愿性是仲裁的基础和核心。但随着国际社会与国际交往的发展。在国际投资领域已经开始出现了强制性仲裁。国际投资领域中的强制性仲裁的出现,对于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是国际商事仲裁发展的新动向,而且随着发达国家通过投资条约及其他国际条约日益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以及发展中国家日益加强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度,强制性仲裁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其所涉及范围也可能从投资领域扩及到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17.
漆思剑 《河北法学》2008,26(2):167-170
柬埔寨是东盟比较落后的国家。近年来,柬埔寨已经意识到引进外资对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制定和完善了一批外国投资法律。目前,外国在柬埔寨投资的法律政策环境已经有很大改善,有较为系统的投资法律体系。外资在柬埔寨的优惠政策日益增多,投资手续日趋简化,保障措施和鼓励政策也不断优化,外国投资的纠纷解决机制也不断完善。外国在柬埔寨投资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东盟投资区的法律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盟各国于1998年成立的东盟投资区旨在建立一个较为统一的、自由的、透明的"单一投资区",增加东盟对外国资本的吸引力。《东盟投资区框架协议》是东盟进行投资合作的法律基础,是东盟自由贸易区在投资领域最具决定性的法律文件。在分析《东盟投资区框架协议》的基础上,对东盟投资区进行了法律方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