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志青 《党政论坛》2011,(12):36-36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辐射泄漏,至今事态仍未完全受控。此事的影响波及世界各国,自3月中旬开始,日本、美国、德国、瑞典和中国等建有或在建核电站的国家大都宣布将全面核查核能安全,并且暂缓或停建核能项目;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围绕核能发展再现激烈争议。站在世界能源发展的十字路口,核能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2.
前瞻     
《瞭望》2004,(36)
我国将新建27个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我国将加快核能发展,逐步提高核能在能源供应总量中的比例。预计在2020年以前,新建27个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核电站选址将主要考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3,(44)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起步阶段。在巴列维王朝统治时期,作为美国和西方在中东地区的战略支柱,伊朗的核计划得到了这些国家的帮助和支持。其中包括低程度的核武器研制规划以及雄心勃勃的核电站建设计划。到巴列维国王垮台为止,伊朗共买到了6座用于发电的核反应堆。其中有两座购自德国,  相似文献   

4.
美国意图“一石二鸟” 美国是最早发现钚元素,也是最早以钚为内核发展核电与核武技术的国家。基于二战后与美国的密切关系,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日本政府就向美国提出核能合作要求,试图通过钚的循环利用解决日本能源缺乏的尴尬局面。与此同时,美国试图通过扶植日本成为冷战中反苏反共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4,(44)
核能专家认为,上世纪70年代初,国际上对核能的发展过于乐观,天然铀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但是,随着80年代以后世界核电发展的停滞,天然铀产品因滞销而大量积压。1985年以来,天然铀市场长期处于每磅8~10美元的低价位,致使大多数铀矿倒闭,仅剩少数开采成本低的铀矿以微利运行。  相似文献   

6.
中华第一代"大核人"──写在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之际王秀今年2月1日,时值我国引进外国资金、先进设备和技术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1号90万千瓦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之际,记者采访了这里为我国核电事业的起步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核能,虽然并不是无懈可击的能源资源,但它以清洁、高效等自身特有的优势,博得了人们的青睐,出现了世界规模的发展。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的数字,截至1990年年底,全世界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共424座。虽然比1989年同期减少了2座,但总装机容量却由1989年年底的31.83万兆瓦上升到1990年年底的32.45万兆瓦。去年全世界核发电量达1.9亿多千瓦时,相当于1958年的世界总发电量。 在1990年内,全世界有10座新建成的核反应堆并网发电,其中法国3座,美国和日本各2座,加拿大、苏联和印度各1座。在建的83座,其中苏联25座,日本10座,法国、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印度各6座,罗马尼亚5座,加拿大和中国各3座。  相似文献   

8.
汤华 《瞭望》1994,(51)
社会主义中国能有今天的国际地位,在国际事务中能发挥今天这样重要的影响,与中国拥有核科技工业密切相关。 从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建起核科技工业体系,到建成秦山、大亚湾两座核电站, 形成和平利用核能核技术新格局,我国已名副其实地跻身于世界上为数不  相似文献   

9.
自从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于一九五四年六月二十七日在苏联建成以来,到一九八二年年底,全世界已运行的核电站的总发电量为一亿八千多万千瓦,占世界电力生产的百分之九。目前,核电站不仅在工业发达国家普遍存在,而且发展中国家也有了,包括正式施工和计划建设的,总数已达六百多座,遍及五大洲。  相似文献   

10.
世界银行(2000)估算了各国1970年以来的各种自然资产损失。这里我们列出中国、美国和日本的数据,有如下结论:第一,能源耗竭所占自然资产损失最大,占G D P的损失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在70年代随着大规模的石油、煤炭开发,这一比例迅速上升,到80年代初期达到最高点,接近G D P的1/4,而后有所下降;在80年代末期,大约占G D P的10%左右;90年代上半期约占G D P的5%以上;近年来迅速下降,1998年已不足1.5%,接近美国水平,但是此后开始上升,2001年占G D P比重上升到2.8%。这一变化说明,“九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能源消费结构调…  相似文献   

11.
一、美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概况美国发展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有两大背景,形成了两大阶段:一是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能源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大衰退;二是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全球性气候变暖、生态恶化的危机,作为人均二氧  相似文献   

12.
周达 《瞭望》1988,(32)
所罗门认为,美国的小企业在以下几个方面起着重大作用: 第一,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有助于解决失业问题。整整20年前,美国的学者就预测到,在70年代,美国战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2000万青年将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谋生之路。据他们当时推测,前景不容乐观,因为大公司绝对吸收不了这么多新职工,由此而造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跻身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核能发展与核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核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在阐述和平利用核能的利弊与法律防治核能或有风险的必要性后,在总结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的实践经验与现存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和平利用核能法律体制的若干对策,以期更好地防范核能利用风险,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3,(13)
具有较完善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美国早在1975年,国会就通过了《能源政策与保护法案(EPCA)》,并正式授权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美国的石油储备分为商业储备和战略储备两类,商业储备主要是为了增强对国内原油供应的调节能力,降低国际油价波动给国内企业  相似文献   

15.
正事业铸就精神,精神成就事业。核工业精神形成于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强军梦;发展于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的核能梦,弘扬于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中核梦。无论是"两弹一艇",还是中国大陆首座核电站、自主研制铀浓缩离心机,"华龙一号"走出去,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力量是"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关于核工业精神,有太多的人和故事被大家所知,以王淦昌、邓稼先、郭永怀等两弹一星元勋为  相似文献   

16.
王枫云 《行政论坛》2013,20(1):94-97
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城市郊区化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时期,城市空间开始了大规模的郊区拓展,为了应对城市空间郊区拓展的盲目与无序,美国的州及城市政府结合自身的实际,利用各种政府工具展开了各具特色的城市成长管理活动.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城市成长管理中政府工具应用的顺利推行、确保政府城市成长管理目标的有效达成、确保城市整体发展中个体利益也得到很好的兼顾,美国城市成长管理政府工具应用中的举证式听证制度应运而生了.了解美国城市成长管理政府工具应用中举证式听证的内涵与特征,洞悉其运行原则,考察其运行程序,对处于高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87,(14)
在人类驾驭核能的新时代到来之际,我国的核工业也翻开了新的篇章。起步于这个世纪50年代中期的核工业,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独立自主地研制出了原子弹和氢弹,为打破核垄断创立了丰功伟绩。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核工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长期  相似文献   

18.
日本是世界上第四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二大能源进口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对一次能源的进口依存度达80%左右。目前石油占日本能源总需求的50%左右,其次为煤、核能、天然气和水电等。日本几乎没有本国的石油储量,大部分原油来自政局不稳定的波斯湾地区。虽然日本计划将来逐步减少能源进口,但估计对中东地  相似文献   

19.
《民主》2004,(9)
新华社消息,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张华祝9月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国将加快核能发展,逐步提高核能在能源供应总量中的比例。预计在2020年以前,新建27个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核电装机达到3600万千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2,(41)
早在400多年以前就有人提出海水淡化的问题,进入20世纪后,海水淡化技术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得到了加速发展,70年代以来,更多的沿海国家由于水资源匮乏而加快了海水淡化的产业化。目前,无论是中东的产油国还是西方的发达国家都建有相当规模的海水淡化厂。沙特、以色列等中东国家70%的淡水资源来自于海水淡化,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淡水资源也竞相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截至1997年底,全世界单台产量在100吨/日以上的海水淡化设备,日产水量就已达2300万吨,且一直以10%—30%的速度增长,由此带动了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