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莫斯科专电 6月12日,苏联最大的共和国——俄罗斯联邦举行了首届总统选举。正式选举结果预定在6月22日公布,本刊发稿时获得的初步结果表明,叶利钦得到的选票已超过半数,当选已不成问题,不久即可宣誓就职。序幕今年3月17日,全苏曾就是否要保存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举行了全民公决,与此同时,俄罗斯联邦居民还就共和国是否要确立总统制表了态。公决结果。赞成俄罗斯联邦设立总统职位的人达到了参加投票人数的69.85%。这意味着选举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势在必行,剩下的只是法律手续问题。 4月5日,俄罗斯联邦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经过激烈辩论决定在6月12日举行总统选举。5月下旬俄罗斯联邦第四次人民代表大会修改了宪法,通过了有关设立总统职位的法律,并确定了6名总统候选人,他们是: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叶利钦、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苏联国家安全会议成员、前苏联内务部长巴卡京,苏联自由民主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伏尔加沿岸—乌拉尔军区司令马卡绍夫上将和克麦罗沃州苏维埃主席图列耶夫。  相似文献   

2.
莫斯科专电 苏联人将于3月17日走向投票站,参加苏联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全民公决。这次全民公决要答复一个事关苏维埃联盟命运的根本问题:“您是否认为必须保存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作为各平等的主权共和国革新了的联邦,在这个联邦中各民族的人的权利和自由将得到充分的保障?”回答应该是明确的:“是”或“不”。  相似文献   

3.
莫斯科专电 3月21日,苏联议会中央全民公决委员会主席奥尔洛夫在克里姆林宫向议员们宣布了公决的初步结果: “在3月17日举行的全民公决中,约76%的公民主张保存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作为各平等的主权共和国革新了的联邦……”话音未落,场内响起经久  相似文献   

4.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于1922年12月30日成立.最初只有4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到1940年发展成为有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近两年,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最近,一些共和国成立联合体,苏联已不复存在.下面列出苏联解  相似文献   

5.
莫斯科专电 12月1日举行的苏联乌克兰共和国公民投票和总统选举结果表明:90%的选票赞成乌克兰完全独立,60%以上的投票者选举主张不参加联盟的共和国议会主席克拉夫丘克为乌克兰总统。这一事件意味着四分五裂的苏联又一次严重塌方,为组建新联盟的进程蒙上了沉沉阴影。 乌克兰位于苏联欧洲部分的西南部,领土面积6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达5200万。论人口和经济实力,乌克兰是仅次于俄罗斯的苏联第二大共和国,许多经济指标在联盟中占有重要地位:国民生产总值占25%,  相似文献   

6.
贝尔格莱德专电 1月22日深夜,正在举行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第44次(非常)代表大会的萨瓦会议中心爆发了特大新闻: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共产主义者联盟全体代表中途退场,代表大会不得不宣告无限期休会,从而使南共联盟濒临分裂,陷入了战后最严重的危机。  相似文献   

7.
莫斯科专电 俄罗斯联邦第三次非常人代会经过9天艰难紧张的工作,终于在4月5月结束。会议通过《关于俄罗斯联邦的政治和社会经济形势以及摆脱危机措施的决议》,授予俄罗斯联邦领导人叶利钦用于摆脱危机的特别权力,确定6月12日选举俄罗斯联邦历史上第一位总统。 俄罗斯联邦是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面积、人口、资源、产值都占全国的一大半,人们不无理由地称它为“联盟的基础”。如今,这个“基础”政治动荡,经济危机,共和国领导人偏又同联盟中央矛盾恶  相似文献   

8.
莫斯科专电 年终岁尾,苏联召开了第4次人民代表大会。从12月17日至27日大会讨论了国内形势和克服危机的措施、制订新的联盟条约的基本构想和修改宪法等议题。主要任务在于:稳定局势、摆脱危机。 (一) 苏联国内形势严峻已是们共知的事实。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7日在向大会所作的报告中说:“当前国内的形势是严重的。”“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劳动集体和全国都感受到稳定和秩序遭到了破坏”,“危机在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特别是在民族关系方面继  相似文献   

9.
1990年6月29日 立陶宛最高苏维埃宣布暂停执行关于共和国独立的文件.1990年6月 戈尔巴乔夫总统主持召开联邦委员会会议,提出“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联盟”构想.1990年7月2—13日 苏共举行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大会就三个派别提出的纲领进行激烈的讨论.最后通过了苏共中央提出的纲领性声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声明中放弃了共产党的“政治垄断”地位.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各加盟共和国共产党是独立的.戈尔巴乔夫再次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12日,叶利钦发表声明,宣布退出苏联共产党.1990年7月13—14日 苏共二十八大新选出的中央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出了新的中  相似文献   

10.
莫斯科专电 苏联在热烈的情绪中举行了第一次人民代表选举;首先是3月11日各社会组织选举750名代表;接着,3月26日全国各地区和民族地区投票选举另外1500名代表。由于其中有293名代表需要补选或重新选举,所以,原订4月中旬召开的首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将推迟举行。 1988年6月召开的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作出了“关于苏联社会的民主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决议。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来世界上发生了四件牵动全局的大事,一是尔欧剧变,二是德国统一,三是海湾战争,四是苏联剧变。这四件国际大事中,苏联剧变对世界全局的影响最大,它使世界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 苏联的变化并非今年始,但今年8月后出现的变化尤其剧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已彻底瓦解,执政70多年的苏联共产党不仅丧失了政权,而且  相似文献   

12.
指1990年3月,在立陶宛最高苏维埃的选举中,非正式组织“争取改革社会运动”的领导人、音乐家兰茨贝吉斯当选为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主张立陶宛脱离苏联的普伦斯克涅当选为共和国总理。立陶宛新的行政当局决心实现立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专电 第46届联合国大会是在海湾战争结束和苏联“8月事件”之后的国际新形势下召开的。会议情况表明,虽然海湾战争的乌云已散,冷战引起的军事集团对立的局面已经消失,但是这并不足以为各国人民保障公正持久的和平。第二次大战后在雅尔塔会议基础上形成的两极格局虽已不复存在,但新世界格局尚未形成。苏联东欧集团和苏维埃联盟的解体,欧洲新民族主义的出现,给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增添了新的变数,在这动荡不定的转换时期,联合国面临更加严峻的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在苏联业已开始的革命改革进程,把社会主义民主化问题提到首位。正如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苏联最高苏维埃和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为纪念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七十周年而联合举行的庆祝大会的报告中指出的,民主化已成为改革的实质,是改革不可  相似文献   

15.
莫斯科专电 12月20日上午,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登上苏联第四次人民代表大会的讲台,向1700多名代表发表讲话。他首先阐述苏联对海湾危机的立场,然后谈到有人攻击苏联现行的对外政策,最后话题涉及国内改革和当前政局。突然,他宣布:“我要辞职”,还说这是他个人“对专政来临发出的抗议“,他“不能容忍国内正在发生的事件和人民  相似文献   

16.
1991年9月25日 戈尔巴乔夫宣布直属总统的政治协商委员会的人员组成.1991年10月11日 戈尔巴乔夫主持国务委员会会议,决定撤销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新的安全机构.1991年10月16日 亚美尼亚议会(最高苏维埃)主席彼得罗相当选为共和国第一任总统.1991年10月21日 新组成的苏联议会(最高苏维埃)第一次会议开幕.只有七个共和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兹别克、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和土库曼)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戈尔巴乔夫总统发表了25分钟的讲话.  相似文献   

17.
莫斯科专电 “社会主义祖国在危险中!”这句在卫国战争年代提出的口号今天重又出现在莫斯科的群众集会上,出现在加盟共和国共产党中央全会的文件和地方党代表会议的报告里。戈尔巴乔夫总统4月9日在联邦委员会会议上讲话时,一开始便严肃地指出,危险已降临苏联。 戈尔巴乔夫说,这指的是对苏联的国体、苏维埃联邦的危险,经济和国防能力崩溃的危险,政权机构、秩序和法制遭到破坏的危险。这关系到每个苏联人、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8.
莫斯科专电 1992年伊始,俄罗斯全面放开物价,主要食品的实际价格失去控制,扶摇直上,城镇居民叫苦不迭。 在去年10月28日举行的俄罗斯第5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叶利钦总统宣布,为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政府将采取一项“最令人痛苦的措施:在今年内一次性放开物价”。他强调,一次性放开物价是“艰难  相似文献   

19.
莫斯科专电举世关注的俄罗斯第8次非常人代会经过4天激烈斗争,于13日在紧张对峙中落下帷幕。这次大会宣布第7次人代会上作出的“关于稳定宪法制度”的妥协性协议失效,否决了叶利钦总统坚持的关于举行全民公决等所有建议。与会代表还决定责成最高苏维埃审议将俄主要舆论工具——奥斯坦基诺电视广播公司、俄通社—塔斯社划归议会领导,提前举行总统选举和人民代表选举,解除副总理丘拜斯和外交部长科济列夫的职务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国际要闻     
《瞭望》1994,(30)
卢卡申科当选白俄罗斯首任总统 7月10日举行的白俄罗斯共和国总统第二轮选举11日揭晓。据初步统计,40岁的议员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以80.1%的选票当选,从而成为白俄罗斯共和国历史上的首任总统。卢卡申科1990年当选为白俄罗斯人民代表。他是唯一投票反对苏联解体的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代表。 卢卡申科在竞选纲领中提出了三项主要指标:解决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制止物价上涨和居民贫困化,把社会引向稳定和进步;反对贪污受贿,粉粹黑手党组织;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恢复同前苏联各共和国,首先是同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联系。 卢卡申科在12日的记者招待会上阐述其内外政策时说,恢复与俄国和独联体国家的经济关系是白俄罗斯对外政策优先考虑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