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物     
《南风窗》2004,(2)
宝马撞人未了案去岁10月中旬,在与一农用四轮车刮擦纠纷中,哈尔滨无业人员苏秀文驾驶宝马车撞致围观者1死12伤。此案被警方定性为交通肇事,并在12月20日一审宣判苏秀文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然而舆论并未消歇,反而日见汹涌。民情讨伐最主要指向苏的神秘身份。据传,苏秀文是黑龙江某高官的亲戚,从相关事故报道中得到苏的形象也是骄横跋扈。直至12月31日,哈尔滨警方郑重宣布此传言不实,苏并无领导家属背景。事隔差不多两月,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黑龙江省人大副主任马淑洁也终于正式告知媒体,她们与苏秀文及其夫关明波没有任何亲戚关系。  相似文献   

2.
宋刚 《法制博览》2013,(6):179+149
近5年来,武清院公诉部门共受理案件4622件,其中交通肇事667件,占案件总数14.43%。具体数据如下:2008全年受理1067件,交通肇事118件占11.05%;2009全年受理965件,交通肇事126件占13.05%;2010全年受理1186件,交通肇事188件占15.85%;2011全年受理850件,交通肇事153件占18%;2012年全年受理554件,交通肇事82件占14.8%。连续五年处于高发态势。一、案件发生规律和主要特征自2008年至2012年,武清院每年审查起诉的交通肇事案件占总数的11%以上,且除2012年略有下降外,呈现逐年递增之态。  相似文献   

3.
一场由大陆市场化媒体掀起的舆论反腐风暴,正吹得空前猛烈。他们对约定俗成的 "禁区"的一再突破,非但试探性地突破新闻报道边界,将曝光时限一再提前,还自觉地 将自下而上的舆论反腐,与自上而下的权力反腐相契合。敢于独立调查报道"徐案",并 将"曝光时限"提前,正是看准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反腐败的决心,以及日益开明的良好 政治态势。 观察家指出,让舆论监督在反腐败中彰显力量,既与变权力反腐为制度反腐的方向相 一致,又能使公正透明成为高层力推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领导层在这些层面的努 力,或是徐案提前曝光的源头所在。  相似文献   

4.
我们要正视一个风险:由于当前中国社会缺少足够的渠道宣泄反腐败 情绪,审计正在背上道德化的包袱。 审计署"表功"? 英美主流媒体,向来对中国反腐败 的体制有效性持怀疑态度,对国内媒体 强烈关注的各种"廉政风暴"将信将疑, 因此对李金华掀起"审计风暴"并未重 视。但当国家体育总局跳出来"反审计" 并得到一家中央大报莫明其妙的辩护时, 戴有色眼镜的西方媒体也开始充满兴趣 和惊奇之情。 《中国体育总局为动用奥运资金辩 护》,是英国《金融时报》的大标题。"中 国国家体育总局为其行为辩护,此举给 本已猛烈的公共辩论火上浇油……国家  相似文献   

5.
赵义 《南风窗》2014,(12):8-8
<正>最近一位经济学家提出反腐败成本论之后,立马遭到了人们普遍的炮轰。这个所谓"成本"是指很多与改革相关的措施在目前反腐败的大形势下难以推进,原因是在反腐风暴之下,官员怕出事,宁可不作为。这个反腐败成本论,最后变成了反腐败阻碍改革论,遭到抨击是可以想见的。  相似文献   

6.
交通肇事案件是刑事案件中较为常见的一类,但作为过失犯罪,"肇事后逃逸"对于该类案件的定性和量刑都有着较大影响。因此,在办案过程中要准确掌握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肇事后逃逸",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叶竹盛 《南风窗》2013,(17):32-33
如果说死刑的存废之争尚且因为死刑的巨大民意基础,而主要局限于专业人士之间,那么死刑公正问题将同时吸引来自业界和公众的眼光,成为一股更为强大的推动死刑改革的力量。近年来,多起死刑案件成为舆论的焦点,吴英案、药家鑫案、李昌奎案……一系列案件中,"围观者"不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死刑,大多激动万分,  相似文献   

8.
李刚 《法制博览》2013,(8):164-165
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在高检院的统一部署下,各地检察机关正在积极开展案件管理工作,天津检察机关也正在探索、创新案管的"天津模式"。"天津模式"的创建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这些阻力包括管理方式、机构设置、监督模式等的革命性转变。限于天津检察机关案管经验的不足,现阶段开展工作应本着以人为本、以案为中心的原则,以服务促管理,先服务后管理的理念进行,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天津检察机关案件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9.
叶竹盛 《南风窗》2013,(10):28-30
冤案的不可避免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完善现行制度上无所作为,除了继续完善定罪程序以外,建立完善的纠错机制愈显重要,这一点在刑事诉讼制度存在诸多缺陷的中国尤其明显。2011年9月,《人民日报》刊发《查清聂树斌案为何这么难》一文,直陈"聂树斌案再也拖不起了"。然而,直至今日,距离聂树斌被执行死刑将近20年,距离真凶浮现也近10年了,此案仍未昭雪。  相似文献   

10.
中纪委变革     
覃爱玲 《南风窗》2014,(4):46-48
<正>当整肃吏治成为施政重点时,中纪委开始具有更大的权能,某种意义上,它超越了常规的具体职能部门,成为具有更宏观意义的"大政治部门",反映了不同时期施政重点和权力配置方式的变化。2月2日,大年初二,适值中国传统春节假期,整个中国正处于"深度休息"之中,中纪委网站发表重要文章,核心观点是,当前反腐败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体制障碍,影响反腐败成效的主要是反腐败机构职能分散,形不成监督合力,有些案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得到坚决查办,有的地方腐败案件频发却追究责任不力。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2014,(4)
<正>十八大之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强调,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就会亡党亡国。类似警告,改革开放后历任执政党最高层都向全党和全国提出过。鉴于当下腐败仍然多发的严峻态势,十八大后的反腐败形成了一场较以前更为猛烈的风暴,中纪委打虎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2014年,还会有更多的"老虎"被惩办,亦不排除打虎行动进一步升级的可能性。反腐败对十八大后中国政经格局变动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依次展开。反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今日腐败形势之复杂,要害的地方是,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成果有被分利集团蚕食掉的危险,中央权威  相似文献   

12.
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修正案(八)》第一次将"醉酒驾驶"、"飙车"等行为纳入刑法调整的范围,并增加"危险驾驶罪"这一新的罪名。本文以刑法修正案(八)增加危险驾驶罪从而改变了交通肇事犯罪的构造变化,从而对于交通肇事犯罪的认定影响为基础,结合涉及交通肇事罪与危险驾驶罪相关的理论与问题,将交通肇事罪与危险驾驶罪展开比较分析,重新梳理整理在认定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司法实践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林 《法制博览》2015,(8):32-34
发生在加拿大国会山和美国纽约的两起恐怖袭击案使全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独狼式恐怖袭击上。和大规模的恐怖袭击相比独狼式的恐怖袭击更隐蔽﹑更具有普遍性,它必将成为世界各国反恐的重点。面对独狼式恐怖袭击在全球蔓延的危险和恐怖袭击者的"本土化",如何把握互联网时代的反恐斗争?如何预防此类恐怖袭击?如何避免反恐进入恶性循环?这些问题可能还没有成熟的答案,但有必要引起我们的足够关注。  相似文献   

14.
1993年6月15日这天,对广州市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历史性的。广州新光花园酒家状告广州市政府的行政诉讼案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开庭……新光花园酒家怎么啦?广州第一例状告市政府的这宗行政诉讼案件,成了街谈巷议中的热门话题。猜测,疑惑,指责,不解……座落在流花湖公园湖心的新光花园酒家西湖分店(以下简称“新光”)从问世那天起,就是市民们议论纷纷的一个焦点了。那时候,“奔驰”、“宝马”、“凌志”、“皇冠”等豪华小汽车频频光顾“新光”停车场,一排排,一行行,光彩照人。“新光”的豪华厅房内,夜夜  相似文献   

15.
清代在适用名例律"恤幼"条文审理未成年杀人案时,对"幼弱"的衡量,从单一的年龄标准转向年龄上的"幼"和事实上被无理欺侮的"弱"两项标准,并形成突破律文的条例和成案。从形式上看,未成年人案件审理中以例破律,实质上依然符合律文的精神或律文对应的道德伦理。"恤幼"条例的形成及适用都是以情理为依据,但是情理的认定是由皇帝的意志决定的。清代未成年杀人案的相关律例形成和适用能够验证寺田浩明的"非规则型法"的非规则性。但寺田浩明将中国法的规范统一性归结于"情理"而不是"皇帝的意志",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实际不符。  相似文献   

16.
<正>2012年上半年,性侵害少女案件纷至迭来。谩骂者有之,谴责者有之,反思者有之。一方面,义愤填膺,怒发冲冠;另一方面,扼腕叹息,悲歌嗟叹。甚至有人悲观地感慨:恤幼之善在物欲膨胀中沦落,青春之花在无良摧残下调零!从2009年的"习水嫖宿幼女案",到2012年的"丽江嫖宿幼女案",再到最近沸沸扬扬、引发网络舆  相似文献   

17.
赵义 《南风窗》2013,(4):4-4
十八大闭幕后至今,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最引人关注的治国理政动作莫过于反腐败。在各种腐败案件不断曝光的情况下,执政党没有显示出"投鼠忌器"的迹象,进一步提出继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老虎"与"苍蝇"一起打等等,社会各界关于官员财产公开的讨论也继续深入。于是,关于官越来越难当了的议论多了起来,记者也多有耳闻。这是好事情。相较于民生之多艰,官场的正常阵痛,又算得了什么呢?官场的阵痛,相对于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而言,是"小麻烦","官愤"抵不过"民愤"大。实际上,仔细想想,  相似文献   

18.
2011年,香港特区法院审结了一起涉外案件——"刚果(金)案"。中央人民政府首次介入审理过程,香港特区终审法院首次提请释法,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解释《基本法》。学术界目前多从法律角度研究这一案件。这是必要的,但该案在政治层面的意义更为重要。本文认为,"刚果(金)案"的审理反映了回归以来中英在特区司法领域较量的继续,而该案的圆满结案则对"一国两制"下香港的司法建设和政治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指定管辖后新情况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市法院系统实行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指定管辖后,浦东新区法院所审理的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出现了共同犯罪案件多、少年被告在共同犯罪案中所起作用小、案件审理难度高、被告串供翻供现象严重等新情况。此外,还有不少案件的管辖不明确,基层法院少年庭被撒销后,在审判方式上难以考虑少年被告人的特殊性,也不利于教育挽救未成年人的工作。建设制定专门的法制法规,成立专门的少年案件审判机构和专门的少年案件社会综合治理机构。  相似文献   

20.
奸幼案的频频发生,给家庭、社会,特别是受害幼女带来了严重后果。本文通过对此类案件的剖析,向人们发出了警报──幼女是祖国的花朵、人类的未来,本应受到社会的呵护和关心。但是近几年来,一些不法分子为了满足自己的淫欲,利用幼女缺乏自我防范能力的弱点,把罪恶的魔爪伸向幼女,给家庭、社会,特别是幼女带来痛苦。据滨海县检察院统计,仅1995──1998年4年间,就受理了45起奸幼案件。不少奸幼案件性质恶劣,后果严重,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一、当前奸动案件的特点奸幼案件与普通强奸案相比,其当事人更易于导致不法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