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专家测算,按目前的能源消费水平,到200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需要生产能源折合标准煤18亿吨,届时,我们的生产能力只能达到14亿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4,(18)
“我们希望通过实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到2020年达到如下理想目标:一次能源需求少于25亿吨标准煤,节能达到8亿吨标准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于今年初提出了中国未来发展具体的节能目标。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9,(52)
到21世纪中叶,人类所用的电除了来自“火电站’”、“水电站”,耳熟能详的将是“聚变能电站”——受控聚变反应堆核电站。这是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局副总工程师冯运昌和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石秉仁研究员等专家,对21世纪人类新能源的一个大胆预测。煤、石油的替代能源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加,现有的矿物燃料愈用愈少,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能源供需矛盾日趋紧张。我国1998年能源消耗总量是13.6亿吨标准煤。专家预测,到对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15亿以上,而且集中在东南沿海,能源需求将大量增加,约为目前能耗的4ed倍。其中,…  相似文献   

4.
回首新中国由贫穷落后走向初步繁荣昌盛的艰难旅程,我们不能不为数百万能源工业建设者和生产者的功勋大书一笔。正是由于他们坚韧不拔的努力,我国能源生产总量由1949年的折合2371万吨标准煤,上升到1988年的折合9.51亿吨标准煤,增长40倍。昔日的能源低产国,一跃而成为当今世界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第三能源生产大国。  相似文献   

5.
小春 《瞭望》2005,(31)
据报道,我国建筑装饰行业飞速发展,连续多年增长率超过15%,2004年生产总值已达8000亿元,预计今年将突破9000亿元。然而,在这个快速增长的背后,存在着能源消耗严重的现象。我国2003年,仅建筑业使用的钢材就达1亿多吨,占世界消费总量的25%,当年我国用于生产钢材的标准煤能耗达到9000多万吨。针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遭遇资  相似文献   

6.
用约束型指标考核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主要依靠“高消耗、 低效益、高排放”式的粗放增长方式 实现的经济高速增长,已经让资源和 环境的承载力接近极限。 以2004年为例,我国万元GDP 能耗高达1.58吨标准煤,是发达国 家的3-11倍。而且,全国能源消费 增长已连续四年高于GDP的增长速 度。其中,由于石油消费的快速增 长,使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突破 了理论上的安全底线。另外,我们原 本就不“富裕”的耕地,也面临被粗 放滥用、逐年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2005年国际油价一路蹿升,从年初的40美元左右一桶,猛涨到年末的60美元左右一桶,2005年8月29日,甚至突破了每桶70美元的“天价”。2005年,我国的石油进口将达到1.4亿吨左右,对海外石油的依存度将继续上升,达到42%以上。这意味着我国面临着日益增加的能源风险:如果油价按平均每桶上升18 美元计算,2005年我国将多支付大约180亿美元的费用。我国的运输成本和所有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成本将因此而上升。  相似文献   

8.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潞安环能”)是一个以煤炭开采.煤焦冶炼和化产开发为主的新型绿色环保型能源企业。在成立以来的短短四年多的时间里,潞安环能站在时代发展的前端.高擎中国煤炭工业新型化建设的旗帜.以全力打造新型现代化企业为己任.一年一台阶,两年一大步.三年一跨越.四年一腾飞.在高起点.高基础的平台上.创造了好水平。2005年原煤产量突破1800万吨.达到1871万吨;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大关.达到57亿元;利润总额超过9亿元.实际完成9.30亿元;净利润突破6亿元.实际完成6.83亿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新京报》2010年1月20日刊登胡鞍钢的文章指出,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数据,2030年中国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上升到116.15亿吨(碳当量),比2007年增长91.3%,相当于全球1890年以来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的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上海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方面GDP保持两位数增长16年,另一方面每万元GDP的能耗每年以4%的比例下降.1992年上海GDP1114亿,每万元GDP的能耗3.4吨标准煤;2008年上海GDP10366亿,每万元GDP的能耗0.801吨标准煤.居民生活的碳排放量也控制在较低水平.然而,由于上海经济结构中二产比重过高,工业又呈现出重化型特征,目前上海人均碳排放仍然较高,为11.5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在全球千万人口规模的大城市中,上海的人均碳排放强度也高居榜首.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的人均碳排放只有上海的30%-50%.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上海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上海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上海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思想观念、市场建设、产业结构、低碳产业、能源结构、城市建没、金融支持、物流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初,英国政府公布《能源白皮书》,标志英国开始了重大能源战略调整。《能源白皮书》建议,到2010年,英国的可再生能源将增加到10%,到2020年增加到20%。  相似文献   

12.
庞昌伟 《求知》2009,(9):17-19
能源安全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国家战略关切。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引擎的依赖日益增强,对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能源产品的需求从长远看呈快速上升态势.特别是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进口原油1.79亿吨,同比增加9.6%。国内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达到49.8%  相似文献   

13.
黄蕙 《瞭望》2004,(17)
未来20年,中国将努力做到能源结构多元化,进一步开发水电、发展核电,激励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为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4.
<正>天津港始建于1939年,于1952年10月重新开港通航,当年货物吞吐量为74万吨,2001年突破1亿吨,2004年突破2亿吨,2007年突破3亿吨,2010年突破4亿吨,2013年突破5亿吨。从2001年起,每隔三年,跨越一个亿吨台阶,这些巨变的数字告诉人们什么?天津港给出的答案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正在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无论从当前发展还是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国都需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文章具体分析了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配套技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上海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方面GDP保持两位数增长16年,另一方面每万元GDP的能耗每年以4%的比例下降。1992年上海GDP1114亿,每万元GDP的能耗3.4吨标准煤;2008年上海GDP10366亿,每万元GDP的能耗0.801吨标准煤。居民生活的碳排放量也控制在较低水平。然而,由于上海经济结构中二产比重过高,工业又呈现出重化型特征,目前上海人均碳排放仍然较高,为11.5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在全球千万人口规模的大城市中,上海的人均碳排放强度也高居榜首。  相似文献   

17.
2019年我国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仅有438千克标准煤,处于较低水平。伴随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还需大幅度增加生活用能。对高耗能企业要给出路,一是规定碳总量配额,配额不够则需要去碳市场购买;二是鼓励高耗能企业自建或合作建设新能源及其消纳新能源的局域网,自发自用。  相似文献   

18.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76%,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主要能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公报:1993年煤炭产量达11.41亿吨,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产量占5亿吨。在94个国有重点煤矿中有70个局、矿拖欠职工工资18亿元,涉及251.3万人,占国有重点煤矿职工总数321万人的78.3%,有的矿务局  相似文献   

19.
因农村人口的增加而使国土资源环境受到影响的一个主要方面,在于燃料需求的不断增加所造成的后果。在我国农村的总耗能中,70%是以秸秆和薪柴为主的生物有机质能源,其中绝大部分用来烧饭、烧水。故生物质能要占农村生活用能的90%。全国每年在农村烧掉的秸杆、薪柴数量惊人,共要烧掉5亿吨以上。估计全国一年大约生产秸秆4  相似文献   

20.
黄震 《民主》2013,(4):29-30
随着汽车越来越多地走入普通家庭,我国汽车的产销量高速增长,2011年11月我国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900万辆,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四年居世界首位。汽车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能源与环境问题。根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2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