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3 毫秒
1.
西藏,是一个永远都说不完的梦境。有人说它壮美,还有人说它雄伟;有人说它纯净,还有人说它神秘。到过西藏的人醉在眼前的梦幻里,没有到过的人醉在心灵的梦幻里。如果从太空遥望,你能看到这里  相似文献   

2.
京城缉毒战     
京城缉毒战一京城一户民宅内,吴云的老父亲看着泪流满面的她,“孩子,你已经被毒品害了,不能让他们用这害人的东西再坑人了!”吴云抬起脸说:“可是,我怕一旦说了……”“已经到了这步,人不人鬼不鬼的,还怕什么。今天你必须踉我上公安局去!”老父亲一把拉起她。3...  相似文献   

3.
常听人说:“××这孩子呀,我看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你看他现在……。”还有人说:“从小看大,三岁到老”当时我倒觉得他们说的都正确,可是当我在政治课上学习了一些唯物辩证法原理后,才知道他们说的是不对的。“三岁”不能“看到老”的。  相似文献   

4.
追击孽子     
邓万宏是个狠人儿,两个手臂上纹了两条长长的青龙,平添了一股匪气。就这双毒手,打父亲狠得下心,直到打烂了两把木椅子,硬是活生生地把74岁的亲生老父亲给打死了。而这一天,离邓万宏坐完牢刑满释放回家才仅仅五天。如此孽子,让他老家那山坡坡上的乡里乡亲们都直吐口水,骂他不是个东西。 一条人命案,够让刑警们忙的,重庆市万州区公安局天城分局刑警大队  相似文献   

5.
高放 《人大研究》2008,(3):26-30
一、从民主究竟是什么东西谈起 问:民主究竟是什么?这的确是国人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2007年春天,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研究员发表了《民主是个好东西》,引发了众多有识之士参与讨论民主问题。在媒体上我们看到,有许多人赞赏这个充满智慧、绝妙而又幽默的说法,随后还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说法,如有人说“民主是不坏的东西”、“民主是不很坏的东西”,甚至还有人竞说“民主是坏东西”、“民主不是东西”等等,不一而足。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您认为民主究竟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6.
刘晔 《探索与争鸣》2002,(11):31-32
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选院士,在一个题为《我是一个过时的科学家》的演讲中说过一段话:“我真正是权威的时候,不被承认,反而说我在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可是我已经脱离第一线,高峰过去了,不干什么事情,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却说我是权威。……有人讲:‘前两天电视上又看到你了’,我说:‘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  相似文献   

7.
我是1972年入伍,1978年5月转业分配到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的。十多年来,一些和自己熟悉的,年龄相仿的,曾在一起工作过的同志,有的提升了,有的“下海”了,也有人曾给自己提供过多次调出的机会,但是我没有走,仍然在后勤工作的岗位上。为什么?因为自己多年在后勤工作实践中与职工们摸抓滚打在一块,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后勤工作很重要”。是的,后勤工作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有一大批为之工作和奋斗的人。很多后勤人在后勤战线上,默默无闻一辈子,不为人知。我处一些老职工,自…  相似文献   

8.
高峰 《政协天地》2013,(11):57-58
中国老龄化在加速到来,针对这种在全球都极为罕见的“未富先老”现象,最近有人提出要延迟职工退休年龄,即从60岁变成65岁,用提高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来缓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9.
胡颖 《小康》2005,(7):77-77
这几乎是一张每一个上海人都熟悉的土耳其人的脸,你或许在报纸上看到过他的面孔,或许在电视剧和综艺节目里见到过他,又或者在过马路的时候从他手里拿到过宣传单……他就是NoyanRonna(诺扬·罗拿),一个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关心中国百姓、社会,热心于社会公益活动的老外。  相似文献   

10.
近来有人认为斯大林模式是个"假命题","斯大林模式"这个提法可疑.这就提出一个问题,苏联是否存在过一种叫作"斯大林模式"的东西?稍微懂得点苏联历史的人,我想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是不会否认斯大林模式的存在的,区别也许只在于有人否定、批判,有人肯定、欣赏,这当然是每一个人的自由,难以强求一致.但是,如果独树一帜,断言根本不存在"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是个"假命题",那恐怕还需要从学术上提出有根有据的论证,才能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1.
灾难的礼物     
陈丹燕 《中国减灾》2011,(16):34-36
这是一种宝贵的愉快。看到自己帮助别人得到了自己永远没有了的,或者从来没有得到过的东西,这时会获得一种快乐,很纯洁,很庄严。世上的人从灾难里走出来,才能得到这礼物。  相似文献   

12.
我叫王自勤,今年73岁了,家住柘城县岗王乡刘楼村。别看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却有一段值得自豪的往事:邓小平政委住过俺家,我还是邓政委的老房东哩!当时,我可不知道住到俺家的那位部队首长叫邓小平,那是事后才知道的。以后从电影、电视上看到邓小平同志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去过日本的人都知道,在日本生活的第一课就是学会丢垃圾。日本人将垃圾分为“可燃”、“不可燃”、“可以回收”三大类,从政府部门到饮食店,从学生宿舍到每一个日本家庭,垃圾桶上都贴有分装三类垃圾的标识,而且装垃圾的袋子都是透明的(以便清楚地看到里面的东西)。如果谁将“可燃”与“不可燃”  相似文献   

14.
生活家是活出质量而不一定要很多数量的人,是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作为的人,是人心恒常面对无常岁月的人,是能够让自己穿越不同境遇,一片真自我,在这种安祥静好中优雅老去的人。 首先大家认为生活家一定要用昂贵的器物,这个土豪标准不是从这个时代开始流行的,它渊源流长。东西一定要很昂贵吗?不花钱就过不上精致典雅的日子吗?  相似文献   

15.
牛马同命     
云溪子 《小康》2005,(10):74-75
从千里之外的漠北进京,做了三载“胡子多,头发少”的老学生,终于出徒了。其时别无他求,只想早些结束牛郎织女式的生活。吾妻独撑门户,抚育二幼子,实在太难了!不想被分到中央机关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得服从。后来,举家迁京,仕途上也有了些不大不小的进步。对此,有人说幸运,有人说偏得,有人说贵人相助,有人说种瓜得瓜。余一直未曾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于今想来,似乎都是,又都不全是。当今,对一个人的成长,说法颇多。有人曰:一靠本事,二靠机遇,三靠关系。有人曰:一文凭,二年龄,三天意,四人情。还有人曰:文凭不可少,机遇很重要,年龄是条件,关…  相似文献   

16.
这几乎是一张每一个上海人都熟悉的土耳其人的脸,你或许在报纸上看到过他的面孔,或许在电视剧和综艺节目里见到过他,又或者在过马路的时候从他手里拿到过宣传单……他就是NoyanRonna(诺扬·罗拿),一个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关心中国百姓、社会,热心于社会公益活动的老外。诺扬·罗拿是土耳其人,曾经做过驻沪领事,普通话出口成章,还能说流利的上海方言,是个典型的“中国通”。他说,从9年前移居上海的那一刻起,便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诺扬说,自己不是什么专家,但是一个热心人。心一热,“头衔”就多。他是上海市精神文明巡访团的成员,他的事迹曾…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04,(8)
王芳富(男,5 6岁,常宁人) 常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我和萧一湘有过接触,我本人对 他很尊敬。他以前也经常写文章。萧 老反映的问题,有些观点有失偏颇。 我的观点是对现实的改革要循序渐 进,不能把所有的东西一扫而光。但 萧老的观点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其出 发点我是赞同的。  相似文献   

18.
"我总是觉得老照片的了不起,这种感觉不容易解释。但也许我用不着说明,你也会了解我的意思。我指的是一种心中油然而生的惊奇感。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仍留在老照片上古怪的衣服和已经消失了的背景,心里明白,你所看到的,曾经是真实存在过的。光影的确从这些已经消失的面孔和物体上,反射而进入镜头。那些人和事曾经真的存在,面对着一架照相机。当时你原本可以走进那地方,同那些人说话,也能真正进入那些过了时的老建筑里,  相似文献   

19.
《人大建设》2014,(3):47-47
<正>常言道"人老骨先老",骨组织从35岁左右就开始衰老,出现骨钙流失、骨质增生等一系列问题,随后还可能出现骨质疏松、骨关节病等。因此,养骨是一辈子的事情,从早上7点起床到晚上11点睡觉,包括睡眠时,一天24小时都要有针对性地养护骨骼。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间俗语称:“三岁表现看到老。”鲁迅先生说过:“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67亿,他们就像春苗,在祖国大地上成长着,渴望着阳光的沐浴和雨露的滋润。如果说,一个人从出生开始,生存、命运就与教育相连,那么,学龄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可以说是在为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石。正由于此,关爱、教育好未成年人,不仅是反映每位家长心愿的民心工程,而且直接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现在,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纷纷出台落实《意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