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浙江》2022,(2):后插4-后插5
为更好地利用和传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松阳县以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为切入点,系统推进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先后建成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全国唯一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验区、"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试点县,创成全市首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入围浙江省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名单,把松阳老城(西屏街道)创建成为...  相似文献   

2.
黄学军 《人民论坛》2020,(8):140-141
乡村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村落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国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文化情感。对传统古村落进行数字化保护与开发,需要掌握古村落文化遗产的数据信息,通过分层次性的统计分析、存储与展示,为古村落文化遗产的重新修缮、保护研究及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小康》2022,(5)
松阳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县内有百余个保留完整的传统村落,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75个,总数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五,是留存完整的"古典中国"县域样板.近几年,松阳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为切入,积极探索"文化引领的乡村振兴实践",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传统文化得到加强保护与发展,全县...  相似文献   

4.
<正>自2003年以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已评选了五批,全国共有102个村获此殊荣。广西拥有丰富的古村落资源,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数量明显偏少,这对于古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是十分不利的。一、广西古村落现状"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数量少。在全国已进行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评选中,广西有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玉林市玉州区城北街道办事处高山村、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秀水村、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4个村入选。广西入选"名村"的数量极少,约占全国的0.04%,与东部、北部甚至周  相似文献   

5.
乡村文化是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是丰富农民生活的精神食粮,是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源泉。守护乡村文化的根脉,应加强保护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完善乡村文化建设的管理机制,努力创新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对构建"美丽乡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张慧丽 《传承》2008,(16):66-67
古村落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又一旅游活动形式,古村落旅游的开展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开发,同时也促使传统文化得到民众的认识以及进一步的保护。本文以浙江金华兰溪的诸葛八卦村为例,浅要分析了古村落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7.
古村落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又一旅游活动形式,古村落旅游的开展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开发,同时也促使传统文化得到民众的认识以及进一步的保护.本文以浙江金华兰溪的诸葛八卦村为例,浅要分析了古村落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8.
乡村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下“实”功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乡村文化旅游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现实载体,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强有力的"发动机"。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广西乡村文化旅游业发展有基础、有条件,但乡村文化旅游的规模效益、品牌知名度、客流量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广西乡村文化旅游业存在文化旅游产品供需错位、基础设施薄弱、营销理念滞后、服务水平不高、要素保障体系不健全等短板。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6,(13)
正在第二届古村落保护发展大会刚刚结束两天后,山西省高平市西黄石村就发生了一起盗窃案,侍郎府门楼精美的柱础被盗,纵然,古村落的保护蓝图正徐徐展开,但保护的脚步是否能够赶超破坏的节奏,仍是一个未知数不要往上看,往地下看——这是山西古村落保护协会副会长、高平市良户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建新带着山西省高平市良户村的支部书记和村长参观安徽、陕西等地古村落时  相似文献   

10.
彭敏群 《时代主人》2012,(11):10-12
古镇古村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是地域民俗的符号,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为深入了解全市古镇古村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情况,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10月中下旬,抚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深入全市各县(区)就古村落保护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1.
杨晓蔚 《今日浙江》2007,(23):57-58
古村落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在全国各地的推进,古村落及其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和开发进一步受到各地有关部门、相关人士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2.
钱正明 《前沿》2013,(2):108-109
古村落保护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村落及其文化消亡的主因是村民的外迁,即“空心化”,这点在田野调查中得到进一步证实.村民回迁成为村落文化保护的必然选择.同时村民在古村落文化旅游开发利用中分享应得的“利益”,并在生存诉求得以满足中保护村落文化.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是农村发展第三产业和繁荣乡村文化的重要举措。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文化创意产业融入乡村旅游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对此,我们应进一步强化工作创新,完善配套措施,推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4.
正【摄影报道王春潮黄慧梅】武夷山市五夫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近年来,五夫镇人大主动作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保护开发、旅游产业结合,积极打造"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开发古镇""农业种植大镇",助力五夫升级版美丽乡村建设。保护开发并举,为美丽乡村建设留住乡愁。贯穿五夫村、兴贤村、五一村,汇集了兴贤书院、朱子巷、刘氏宗祠等众多文物古迹的兴贤古街,是五夫朱子文化遗存遗迹最集中的地方。为了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需对其进行保护性修缮,同时需要将3800米电缆入地敷设、迁移及更换表箱  相似文献   

15.
乡村文化作为蕴含深刻社会变迁意味与人文价值的文化资源,是中国悠久的农业社会的历史记忆的构成部分,同样也是当前强势工业文明冲击之下,文化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与新农村建设这两个维度,表达的是城镇本位与乡村本位的发展取向与目标,成为当前乡村文化保护的宏观背景。无论城镇化与农村"新"化,直接指向了对传统乡村生活体系的重构与建构,国家政策是推动这一进程的主要力量,经济力量为主要依托和核心考量。乡村文化保护与中国乡村发展的整体战略之间的巨大张力以及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困境,凸显的是乡村文化价值的隐性与长期性和经济利益的显性与即时性二者之间的冲突。对此,国家必须在进行系统的乡村文化遗存调查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与财政支持,并有效协同市场与社会两大主体,共同推进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霍丽丽 《前进》2017,(4):44-46
<正>自2012年起,连年举办的泽州县乡村摄影展愈来愈脍炙人口。2016年10月1日,"太行神韵·人文义城"第五届泽州乡村摄影展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西黄石开展,并被中央电视台播出,不仅使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古村落"一朝成名天下闻",而且和前四届分别"炒热"了的陟椒村、大阳古镇、石淙头村、丹河龙门湿地公园一样,有力地助推了全县"农旅一体"大发展。一、立足大局、上下动员,全力打响文化旅游第一节  相似文献   

17.
在对社区文化认同机制三个理论假设和乡村旅游新业态三个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基础上,就乡村旅游新业态相关理论与社区文化认同机制的有机融合进行了深入分析。旅游新业态演进路径总体看呈一条上升的螺旋曲线,其指向为村民对旅游乡村社区新文化的基本认同。结合目前乡村旅游建设实际,探索提出产业融合与文化创新双驱动,推进乡村旅游业态转型升级;尊重原住文化,合理规划开发,形成高效乡村旅游新业态空间结构;加强人才建设,激发"新乡贤"精神,发挥其在乡村旅游新业态形成和发展中的带头作用;重视文化建设,构建全面的乡村旅游新业态体系等符合文化认同机制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乡村规划所要呈现的不再是单一的法定范本,而是各种元素高度关联,基础设施、产业、文化、旅游和古村落与历史建筑保护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文本,强调"一规多用"、"一规多能"和"一步到位"。打造一村一韵,避免千村一面,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落实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亮点,也是工作的焦点、难点。努力在"老天爷"的"风景""、老前辈"的"风采""、老祖宗"的"风  相似文献   

19.
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乡村旅游业是发展乡村产业的首选。近年来,南宁市青秀区紧盯发展趋势,以产业为支撑,以特色为主导,建立健全乡村旅游产业体系,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以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融合传统文化内力,提升乡村旅游发展后劲。不断挖掘特色传统文化,加强文旅产业互促互融,打造乡村旅游青秀名片。一是充分认识乡村旅游业的文化属性和以文塑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20,(19)
正发展乡村旅游,是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江苏文旅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及文旅部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融合、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扎实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和乡村民宿健康发展。2019年全省乡村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现已建成39家国家级、36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形成了一批乡村民宿品牌和集聚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