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小康》2017,(16)
<正>"不眠夜,且看且珍惜,请大家欣赏我最后的三盘人机大战。"5月22日,与阿尔法狗2.0人机大战开赛前夜,柯洁更新了长微博,称"无论输赢,这都将是我与人工智能最后的三盘对局"。因为他相信,"未来是属于人工智能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AI。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经典教材,出版于2013年的《人工智能:一种现代的方法(第3版)》中,著名人工智能专家罗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7,(21)
<正>这是一本有趣的书,对当下人工智能进行了梳理和思考。书分为十二章,涉及了诸多有趣的问题,如陆氏猜想、深度学习、无人驾驶、智能金融、百度大脑、AI的法律问题等诸多方面,未来给人无限遐想,而李彦宏在本书序言中说道:"未来,机器可以无限接近人的能力,但是永远无法超越人的能力……在情感、创造性等很多领域,机器是无法超越人类的。"这个观点是保守而现实的,他直截了当地说道,目前所有的人工智能技术,不管多先进,都属于弱人工智能。通常把人工智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弱人工智能,如美图秀秀;第二阶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2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字启动"美国AI倡议",世界已有18个国家和地区先后推出人工智能(AI)发展战略,全球AI竞赛声势日渐增长。当前,正值两轮科技红利的交替期,移动互联红利逐渐消退,AI红利兴起。AI成为下一轮科技创新的主要驱动力,它将拓展人类的智能,极大提升人类智力所能创造的价值,并具有溢出带动性  相似文献   

4.
聚焦世界     
《小康》2018,(22)
正《经济学人》宜家家具与AI的局限在下棋和诊断疾病上,计算机已经证明了自己强过人类。而现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一群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又成功教会工业机器人组装出了一把宜家的椅子。这是艾伦扳手(Allen wrench,也叫内六角扳手)和艾伦·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的世界头一回联结起来。既然机器已经掌握了消磨周六下午最奇怪的方式之一,那么离AI崛起并奴役人类在硅矿里劳作还会远吗?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为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能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其将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精准预测公共需求,助推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但人工智能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确定性对现有社会伦理和法律规范产生了冲击,对信息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而引发社会问题。因此,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的结合是社会治理系统优化的一项庞大工程,需要科学的系统框架,这一框架主要由现代化的治理理念、有利AI健康发展的环境、完善的信息资源体系架构、科学合理的AI技术架构、广泛应用的AI社会治理平台五个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6.
正从实验室到流水线,从科研精尖到大众生活,从技术突破到创业风口,人工智能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但同时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新挑战。在这些新挑战中,最令普通人关注的,或许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高阶人工智能有没有失控风险?未来的机器会不会挑战人类社会的秩序,甚至获得自主塑造和控制未来的能力?其实人工智能到底是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取决于人类自己。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  相似文献   

7.
《公安研究》2017,(6):95-96
曹建峰在2017年6月14日《学习时报》撰文指出,AI(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浪潮已经开启,为了让AI真正有益于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7,(8)
<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指由人工制造的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智能。发展人工智能的目的就是为了制造出具有类人智能的机器或系统,通过它能够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曾经历过两次起伏,2010年后人类迎来了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一、人工智能发展迎来拐点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6,(7)
正人工智能会不会威胁人类生存?一场职业棋手同工程师、科学家、甚至是自己之间的对决,令我们再次感慨人类对自身了解的匮乏,但可以肯定的是,使用工具的人比工具更可怕一夜之间,Alpha Go成了世界瞩目的明星。即便是不懂围棋的人,也都知道一台名叫Alpha Go的机器,4:1大胜世界顶级围棋选手李世石。Alpha Go是人工智能的代表,围棋是人类最复杂智力游戏的代表,李世石是世界最顶尖职业棋手的代表。这"三方代  相似文献   

10.
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经历了几十年酝酿之后,人工智能终于厚积薄发,蓬勃兴起,呈蔚然之势,引领着第四次科技革命飞速发展。当今世界,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已然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阿尔法狗的亮眼表现为标志,人工智能的种种神奇,昭示着人类社会梦幻新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语音识别技术突破着人与人、人与机器的沟通障碍;人脸识别技术让"看脸的世界"迅速到来;无人驾驶技  相似文献   

11.
张丹 《重庆行政》2023,(4):86-89
<正>从1950年图灵提出“机器能否思考”这一命题到2016年Alpha Go击败人类职业围棋手,人工智能(AI)在70余年的进化中已对各行业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即便如此,2022年底ChatGPT的问世依然让社会各界陷入对生成式AI的应用场景和伦理边界的思考。高盛研究部近期报告预测,“未来全球平均18%的工作岗位或由AI自动化完成。”这只是生成式AI的起点。2023年5月,谷歌发布其最新AI语言模型PaLM 2,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人工智能(AI)迅猛发展,人们在享受AI发展带来的技术红利的同时,不应忽视其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是在当下就业形势严峻,青年就业压力增大的社会背景下,“AI失业”值得深入研究。“AI失业”本质上是一种技术性失业,是指人类劳动力被AI取代而导致的失业。仅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是AI技术应用带来的直接后果,但其深层次原因是AI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虽然当前“AI失业”尚处于初期阶段,其替代效应并不显著,但从长远来看,“AI失业”现象或将变得愈加突出。对当代青年而言,应注意AI加剧青年就业竞争、扩大青年收入差距以及影响青年身心健康等风险。在促进AI发展的同时,要有效防范上述风险,应当从加强青年职业规划和促进青年劳动力素质提升、适当调整未来青年人才培养方向、在产业升级中抑制AI替代效应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和分配制度等方面着手,以有效应对“AI失业”的风险及挑战。  相似文献   

13.
正不可否认,人工智能的视觉、语音能力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阅读"方面还需要更多努力。未来人工智能将不会局限于IT和软件行业,而是广泛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从人工智能的发展来看,我们似乎正在经历一场机器的"寒武纪大爆发"。2017年前三个季度,AI领域内的投资额超过76亿美元,并购额达到213亿美元。近日,致力于全球IT研究与顾问咨  相似文献   

14.
AI,你用了吗?     
正人工智能,即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指使用机器代替人类实现认知、识别、分析、决策等功能,其本质是对人的意识与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经过60多年的发展,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等技术日臻成熟,以及计算机硬件性能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精进,现已渗透入金融、医疗、家居等诸多行业,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金融领域金融是目前受人工智能影响最快、冲击力度最大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分工理论主要探讨了分工与人的发展的内在逻辑,指出分工的历史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社会分工程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人的解放程度有着密切联系,并明确了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消灭分工"。马克思关于分工与人的发展理论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推动生产力、人类解放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中都具有重要影响。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向着造就全社会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发展空间、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转变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6.
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最新技术样态,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在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与人的主体性相对立的现代性危机,表现为对人的选择性淘汰与社会生活的排他性增强;社会的规模性结构性失业与贫富分化的加剧;过度的技术依赖(物化)与人自身能力的退化;社会风险的激增与人的现代性焦虑的上升。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不断浮现的现代性负面效应这一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突破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技术哲学的纯粹技术批判和哲理思辨的路径,从政治经济学的观察视角,将人工智能的"技术异化"和由此引发的人的主体性丧失的现代性危机归咎于资本逻辑,认为人工智能只有摆脱资本逻辑的控制与束缚,才能真正造福于全人类,从而提供了分析和解决人工智能现代性危机的正确图式。具体而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要避免人工智能由"技术异化"导致"人的异化",使人工智能朝着造福人类和实现人类解放的方向前进,就必须驾驭和超越资本逻辑,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适应性变革,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社会分配结构和劳动分工结构。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技术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整个法律规范体系带来了挑战。让法律更加"智能"地应对人工智能化,应构建技术和法律为主导的风险控制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道德法律准则,促使人工智能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20,(12)
正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驱动力量,是引领未来的前沿性、战略性技术。新基建将推动人工智能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对人工智能高素质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2020年3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构建基础理论人才与"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探索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提升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水平。人工智能作为新基建的重要领域,主要建设方向包括AI芯片底层硬件发展、通用智能计算平台搭建等。  相似文献   

19.
正AI (人工智能)技术近2年得到飞速发展,实现了快速落地。AI两大核心技术包括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相当于用机器模仿人的眼睛、嘴巴(耳朵),而计算机视觉技术就像给城市安装上了带智能分析功能的"眼睛",AI技术大大提升了公安的技防水平,实现了AI赋能。计算机视觉技术离不开监控摄像机,其发展历经从模拟监控到数字监控、从数字监控到智能监控、从智能监控到数据监控。平安城市的建设也逐渐普及  相似文献   

20.
正没有人否认,我们今天确实已经跨进了所谓人工智能时代的门槛,从来没有一个时刻像当下这样,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大学教育、经济活动、管理行为、媒体宣传以及人类的日常生活,到处都呈现出AI,也就是通常所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影响痕迹。由于算法、分布式神经网络研究和深度学习的突破,AI作为关于人工智能的专门性概念,自从1956年在美国达特茅斯的那次学术会议上被首次提出,多年来除了在研究领域、科幻文学和影视中被关注外,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