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脸红     
人人都有“脸红”的时候,其实“脸红”是一件好事。倒是该 “脸红”而不脸红者,有点让人害怕,让人失望,让人不可捉摸。 有一天,我在公园小坐,见一女青年连脸也不红地就将吃剩的食品连同塑料袋随手丢在了水泥路上  相似文献   

2.
读翁贝托·埃科的《密涅瓦火柴盒》,在一篇谈论“城市自卑”的文章里撞到这句话时,我的脸红了:“通常来说(全世界都是如此),当你刚刚到达一座城市时,欢迎者的一句‘您觉得我们的城市怎么样’就已让这种不自信心理暴露无疑。”埃科多半另有所指,但在我看来,没有比上海更该遭受这个讽刺的了。  相似文献   

3.
脸皮原是世界上最薄的东西之一,但是就有两个人打赌,要比比谁的脸皮更厚。张三说,他的脸皮比城墙拐角还要厚。如此夸张的脸皮,并没有难倒李四。眼珠一转,李四说:有一次,有件事真让他不好意思了,他脸红了,但是三天以后这红晕才从面皮下泛到面皮上。李四算得上天下脸皮最厚的了。这当然是笑话,不过世上脸皮厚的也大有人在。你看北京的西客站,出了这么多的问题,国家几十个亿的投资,搞了个"病秧子"工程。简直是拿首都的形象和国家的形象当儿戏,但是到现在也没见有一个"负责点"的人出来承担点责任,似乎这样的事不需要有什么脸红的,这些人脸皮厚不厚呢?韩国的汉城大桥坍了,政府一大批官员引咎辞职。当然韩国  相似文献   

4.
“非典”这个题目我本来不想写的,因为前些日子电视上、报纸上谈得很多,又是一件晦气的事情,没有多少新鲜可写了。但是,外地的朋友总在电话里说,写封信来好吗?写写北京人的“非典生活”我就写了。他们读后说,真逗,留下这些文字吧,以防好了伤疤忘了痛。 痛!真的是痛啊。一个身体健康、好好的人,突然发高烧、咳嗽,没几天,说没就没了,没了时,连最亲近的人也见不到,能不痛吗? 这是什么病?不知道。哪个医院有  相似文献   

5.
我不知道应该从何说起,我今年已经43岁了,儿子今年也该高考了,但我离婚了。 我和前夫原来是经人介绍的,见了几次面以后也没什么感觉。因为他特别沉闷,特别传统,见了女孩就脸红,彼此也没什么可说的。但在那个年代,街坊邻居都  相似文献   

6.
说来惭愧,自己在作品中写过很多警察,但真正同警察打交道的情况好像一次也没有碰到过。书中有关警察的故事,几乎全都是采访来的。一直到了写《十面埋伏》时,才算正儿巴经地同警察打过一回交道。   那是一次解救人质行动。因为我在采访时曾向他们夸过海口,下一次如果有什么惊险任务时,一定叫上我,也好让我见识见识体验体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没想到那次解救行动他们真的叫上了我。   大概是觉得新奇,当时我想也没想一口就答应了。等到了车上,看到刑警队员手里明晃晃的武器时,才渐渐意识到这可不是什么新鲜好玩的事情。出发…  相似文献   

7.
不管哪个行业、单位都免不了要经常写“总结“,尤其是逢五、逢十“大庆“的时候,“总结“更是要写得莺歌燕舞,赏心悦目,一派喜气洋洋。报纸写自己的“总结“按理说是不在话下,它拥有那么多职业写手,弄个“总结“不过是小菜中的小菜一碟。但我发现有些中国报纸写它们最近50年的“总结“却遇到了一点麻烦,特别是1978年以前创刊的若干中国报纸,它们当年那些“光辉事迹“起码有一半是既不好意思再提起,勉强提起只会叫人脸红,无地自容;又不敢完全加以否认,因为当年的读者大都健在,记忆犹新。便只好另辟蹊径。这着实让那些惯于舞文弄墨的写手们费了点脑筋。去年我曾有幸拜读到一家不太大也不太小的报纸沾沾自喜的炫耀:若干年前只有多少职工,现在增加到多少多少;原来只有一台  相似文献   

8.
我校一个学生在政治试卷上写过这么一段话:“只有标准答案,没有我的理解,反正写了也是错的,不写了。”这位学生的话反映了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多年来我们习惯了考试必有“标准答案”,上课必有结论。长此以往,必然束缚学  相似文献   

9.
再见,再飞翔     
早知道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纵然是最精彩绝伦的好戏也终有落幕之时。可是,在得知《人事与人才》即将停刊并应约作为曾经工作过的同志为她写上一段话时,我还是迟迟无法落笔。有太多的事、太多的感觉想写,生怕会有所遗漏,而此后却再也没有机会。1999年夏天进入《人事与人才》之初,我除了发表过一些诗歌、散文写过一些人物报道之外,对人事宣传工作和编辑工作都是比较陌生的。当时因为主编“工作指导”版块的编辑被抽调去做其他事情,我受命帮助完成这一版块的内容。为了让我尽快进入状态,当时的老总找出了一大堆国家人事部和省人事…  相似文献   

10.
偶尔看到这则与改革开放相关的征文.想写点什么。朋友说.你写什么呀.你都80后了.改革开放如火如荼时你还是一小屁孩儿呢.你知道什么呀。我没有回答她.但我心里说.我怎么不懂?我虽然80年代生人,可是再有几年也30岁了,也差不多和改革开放一同成长起来的.我怎么就没有感受?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吃鸡蛋。  相似文献   

11.
历史如书一样一页一页翻,如韭菜一茬茬割,陕西文学的历史,既然选择了我们,这是我们的一份光荣,更是一份责任。我个人的体会是:没当作协主席时,我没有感到有什么缺失,当了作协主席,也没有感到有什么增补。这不是说我个人宠辱不惊,而是对于一个写作者,职务实在是等闲之事,有的只是会议多、活动多。一个作家的分量,应该是让人知道他写了什么作品,而不应该是知道他有什么官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讲“抽象思维能力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时,学生往往会提出:“动物也具有抽象思维。”其理由是:动物园里的黑猩猩会当着游人的面在黑板上计算“2 2=4”。我是分如下三步帮助学生消除这一模糊认识的: 首先,让学生明确黑猩猩并不是真的会“算数”,而是条件反射的结果。平时在没有游客的时候,工作人员要对黑猩猩进行多次训练。如:工作人员每次在黑板上写上“2 2=?”时就立即握住黑猩猩的前爪手把“手”地教黑猩猩在黑板上写上“4”的字样,这样训练多次,使写“2 2=?”与写“4”这两个动作在黑猩猩的大脑里建立了暂时的神经联系,这样,在正式表演时,只要工作人员一写上“2 2=?”,  相似文献   

13.
北大:精神的魅力与无力李永辉说到中国的大学,诚实的中国人也许要脸红──当照我们看几乎没有历史的美国的一些大学墙上已爬满了常春藤时,有5千年文明的华夏之邦却不仅还没有一所近代意义上的大学,甚至尚不知其为何物。这并非妄自菲薄,因为,尽管爱国者和学问家们可...  相似文献   

14.
书云 《就业与保障》2013,(11):54-54
这些脸红没问题生理脸红 从西医解释,有些人末梢血液循环较好,稍一活动,面色就比较红润,这也是一种健康的表现。还有一些人居住在高原,身体需要更多的红细胞来携带氧,造成脸红,这也是正常的。另外,有些人会因为害羞、着急、愤怒、紧张等引起脸红,这些都是由于情感的改变而造成的心理性脸红。  相似文献   

15.
我对于医生,以及其他医务工作者,不管有没有打过交道,熟悉不熟悉,都抱有一种崇高的敬意。我倒并不认为这种职业一定就比其他职业高尚,而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和千百万人的生命、健康直接联结在一起。人吃的五谷,生的百病,谁都可能有生灾害病的时候。广大群众,历来有一种敬医的传统美德,所谓“平时敬医,病时求药”是也。医生及医务人员在治病疗疾,救死扶伤中,做出了可喜的成绩,得出了显著的功效,这就更加引起人们的尊【敬。我是从事文学创作的,这些年【来倒也写过有关这方面题材的一些D作品。150年代后期,我曾写过一篇名叫(难…  相似文献   

16.
【案情回顾】 怀特夫妇原本有个可爱的儿子,然而一场意外使他们失去了当时仅5岁的爱子。为了避免触景生情,怀特夫妇离开美国,来到中国某大学从事外教工作,但是,怀特夫妇并没有减轻对儿子的思念之情,于是萌发了收养孩子的念头。2003年6月的一天,怀特夫妇在其居住的外教楼花园里发现了一个被丢弃的女婴以及一张写着女婴出生年月的纸条,  相似文献   

17.
我与《人大研究》杂志及她的编辑们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当我收到我与《人大研究》杂志”征文活动的邀请时,我就打定主意,一定要写一点东西,以表达我们互为知己的情感。我曾想,要写一篇散文,因散文最能表达深沉的敬意。我也曾想,要写一首诗歌,因为诗歌最能抒发赞美的情怀。思来想去,散文没有写成,诗歌也只凑成了几句: 你在西北高原,我在东海岸边,虽然远隔千山万水,历史的责任把我们紧紧相联…… 下面所写的,权且作为这几句打油诗的注解和补充吧。  相似文献   

18.
两年前(2000年)的5月20日,台湾新领导人陈水扁在就职演说中提出了“四不一没有”,为台湾当局在政权轮替当时的两岸政策定了基调。“四不一没有”包括了不宣布台独、不改国号、不进行公投、不会修宪、也没有废止国统会及国统纲领的打算,总的说,目的是要让北京当局去掉疑心,让华府当局产生信心,让台湾民众有所安心。当时,我在《中国时报》写了一篇评论,指出这是阿扁政府在两岸政策上“以拖待变”的策略。 这两年来,台湾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写的这一切没有半分渲染。 如果说我是带着感情来写这些文字的,那么,我的感情后面是老区光辉灿烂的历史和老区3300多户在痛苦和贫困中挣扎的残疾人贫困户。 我是第一次到吕梁老区,也是第一次被感动,我  相似文献   

20.
一个卡通美女头像向我主动招呼了很长时间。她在QQ视窗里闪烁的时候,我正在和其他网友举行告别仪式。我选择QQ聊天已经两个多月了,最初拟定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书商约写的关于网络情感的故事,经过两个多月来和网友的周旋,昨天就全部交稿了。在这两个多月里,我身上没有发生什么自己书中所写的数十个情感故事中的任何一个。目的既然已经实现,再泡在聊天室里也没有什么意思。虽然我可以选择不知不觉地消失,但是出于礼貌,我还是选择了这最后的晚餐。我轻轻用鼠标点击,她刷地跳出来:你好。我叫乌咪。你刚才为什么不搭理我,我好伤心哦,555555。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