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有人提出:人口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这是人类发展面临的三大危机.这三大危机如果解决不好,人类将会自己毁灭自己,这已是现时世界各国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环环 境问题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一般的研究认为 ,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是工业文明使然 ,尤其是近五十年来 ,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 ,使得环境问题进一步凸现出来。但是最近不少学者认为 ,东西方早期环境思想观念对人类环境的恶化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本文旨在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体现,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却产生了一系列城市地貌环境变化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时代发展和世界进步的需要,是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与世界人民的美好追求。人类共同价值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两者相互依托、相伴发展。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应在明确共商共建共享的共同原则基础上,达成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共同价值,并从建立伙伴关系、营造安全环境、谋求经济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以及构筑生态体系五个方面做出共同行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实现。  相似文献   

5.
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流,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伴随着全球性的经济和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开始反思,各国也开始探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知识化两大趋势。这不仅影响经济活动,还将影响人类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世界。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美称,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四川生态环境的状况,不仅关系自身的长远发展,而且关系三峡库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安全。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围…  相似文献   

6.
自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由于世界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合理干预和过度索取,导致了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从而动摇了人类生产的物质基础,恶化了人类的生活环境。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已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政治家和社会有识之土的深切忧虑。在我国,生态问题也十分突  相似文献   

7.
梁小青 《学习月刊》2009,(4):4-5,15
科学发展观从理论上很好地协调了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广大发展中国家都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谐世界则为冷战后各国关系及人类发展指明了一个灿烂前景。科学发展观解决了一个国家如何发展的问题.和谐世界则解决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问题。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世界将是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对人类文明的新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1999,(5)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之一,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既要加快发展经济,又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双重问题。在加快发展经济过程中,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总书...  相似文献   

9.
当下,生态环境问题正在严重影响着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与威胁,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而生态文明是继人类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引领人类迈向新的文明境界。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与生态文明的内涵,把他们的生态哲学思想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摆脱生态困境,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以及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建 《发展论坛》2000,(5):28-30
资源和环境问题,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当代发展理论认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世界各国发展的实践也说明,如果不重视资源和环境问题,人类终将受到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的惩罚,滞缓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新的世纪中尤其要把资源和环境问题提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上来。(一)从历史上看,自然环境一直在不断变化和自我演化。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是在1750年出现工业革命之后。工业革命使现代经济增长在成为人类发展的历…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间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逐步增强,尤其世界各国面对日益增多的共同挑战和威胁,这使得求同存异以弥合国家差异性、增加国家共同性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发展中不可抗拒的实践维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这一实践维度的最终体现。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实践维度相一致,需要弥合世界各国存在的差异性,确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协调的国家共处差异性原则。一、尊重国家利益多样性与人类命运共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正确认识国际发展环境,积极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借鉴现代文明进步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基本内容是世界各国在促进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要解决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世界普适价值,也因此对促进世界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的世界发展观,强调各国共同永续发展、共享发展机会,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强调各国和各国人民共享尊严、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安全保障,形成了"世界共享发展思想"。这一思想理论的内在逻辑是,顺应"合作共赢"时代潮流,遵循"全人类共同价值",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发展、共享发展。习近平世界共享发展思想,是对以"零和博弈"为特征的国际关系旧思维的全面超越,是对已有发展理论的科学扬弃,是对人类发展困境的重大突破。它确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价值遵循,实现了世界发展理论的全面创新,指明了人类社会的根本出路,是全球治理的新方略,具有深刻而广泛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由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环境问题频发,由环境问题引发的如全球变暖等问题对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于是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问题引发了各国的广泛关注,降低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刻不容缓的任务。而作为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国家一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研究和分析两国的环境博弈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如何促使两个国家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减排指标等重大问题上达成一致共识并引领倡导其他国家联合行动是关乎造福整个人类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图从分析两国的减排动机模型(智猪博弈、囚徒困境、战略分析模型)入手,并提出如何使两国走出困境、达成合作的关键在于两个关键维度的转变.即博弈思维、博弈策略的转变。怎样使得两个国家走出“各自为利”的困境。进而达成合作,并且引领其他国家积极配合与合作,不仅实现各国的共赢,同时实现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本文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刘子赫 《世纪桥》2014,(1):66-68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全球化日益深入,当今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整个人类面临能源危机、环境危机以及金融危机等各种困境,需要世界各国通过对话、交流来协商解决。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为这种对话、交流提供了理论指导,从作为个体的个人出发,对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使得交往实践理论从理论转向了现实,为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指导方法。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对传统形而上学交往观的突破展开论述,界定了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是现实生活世界的交往实践观,最后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在发展中又把环境与发展相提并论,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热点。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和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努力实现党的十四大报告的要求,认真执行加强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环境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 环境问题特别是一些带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正在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普遍关注。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破解人类发展难题的出路,是世界各国走向美好未来的途径和选择。习近平同志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中华民族历史经验、人与自然现实关系、世界各国未来发展三个层面出发的。人类命运共体思想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传承了中华文化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理论特性,为人类未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存之本,是生态之魂。当今世界,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风险问题是左右局势的三大问题,水资源问题更是头等问题。世界各国经济学家认定: 21世纪国际投资取向和区域经济发展,一看国民素质能不能跟上世界科技和文明的发展,二看区域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能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更有专家警告说,水资源问题乃至整个环境问题尤如一把高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随时都有坠落的危险。一、水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低,仅 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1/4。且时空分布不均,我…  相似文献   

19.
如何对待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人类文明成果 ,如何处理社会主义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的关系是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在经历了八十年风雨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之后 ,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 ,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应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 ,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 ,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 ,应长期共存 ,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 ,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的发展理念,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创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不断深化而逐步形成的。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开始了保护环境的征程。经过3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世界各国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