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2010年,是中国法治“给力”的一年,法治进程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用“给力”这个流行词形容2010年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也是颇为恰如其分的。立法领域,“如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无疑是值得大书特写的立法成就,  相似文献   

2.
2005年是中国法治进程稳步推进和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盘点2005年中国的法治亮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2011年,是中国法治“发力”的一年,法治进程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用“发力”这个流行词形容2011年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也是颇为恰如其分的。  相似文献   

4.
2011年,是中国法治“发力”的一年,法治进程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用“发力”这个流行词形容2010年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也是恰如其分的。立法领域,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刑法修正案(八)充分彰显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精神,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三大诉讼法的修法引起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执法和司法领域,重拳出击酒驾醉驾行为,醉驾入刑成效显著,并且成为考量公安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的考卷。  相似文献   

5.
2012年,是中国法治建设全面推进、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全面推进”这个词比较准确地概括了2012年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首先,党的十八大报告奏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主旋律,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法治方针。  相似文献   

6.
2006年是中国法治亮点频频闪现的一年,同时也暴露出中国法治系统亚健康的一面。保持健康、良性的运行状态,逐步克服亚健康状态,需要付出时间和智慧。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法治中国与和谐社会交相辉映的一年,是中国法治进程稳步推进和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闪现的一年。2006年的立法景观依然多姿多彩,亮点频现。  相似文献   

8.
2006年,是法治中国与和谐社会交相辉映的一年,是中国法治进程稳步推进和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闪现的一年。  相似文献   

9.
2003年是中国法治进程"稳步推进、渐入佳境"的一年.在这个"法治进行时"过程中,立法的人性化趋势和司法的服务理念成为法治领域的两大亮点.  相似文献   

10.
关注新闻就是关注明天的历史,解读新闻就是解读今天的社会,在辞别2005年的时候,让我们共同梳理和回顾那些已经成为历史的法治新闻---作者题记2005年,是中国法治进程稳步推进和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创新”依然是2005年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其中,就立法而言,《物权法》的起草和公开征求意见、《个税法》的修订、《信访条例》的实施、《公务员法》和《公证法》的颁布,都为2005年的立法景观增色不少;就司法而言,以最高法院统一收回死刑复核权为主旨的死刑复核制度颇令人关注,国家赔偿和国家补偿制度的改革呼声渐高;就执…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是中国法治进程"稳步推进、渐入佳境"的一年.在这个"法治进行时"过程中,立法的人性化趋势和司法的服务理念成为法治领域的两大亮点.  相似文献   

12.
<正>梁治平先生《法治十年观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是一本考量和反思中国法治进程的书,书中所收录的随笔曾经零零星星读过,但是,汇集在一起,从整体上可以显现出十年来中国的法治进程与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3.
没有什么比"法治"这一视角能够更加深刻地解读当今中国,回望即将过去的2010年,正是那些波澜四起的公共事件和命运沉浮的各色人物,以及隐藏其间的时代密码,在为历史收藏年度记忆的同时,也勾勒出了这个国家现实的法治生态。  相似文献   

14.
大连全域城市化是2010年大连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全域城市化的目标与法治的功能很好契合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这一点,加强地方法制建设,加强行政执法是大连全域城市化进程在阳光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论地方法治     
丁寰翔  陈兵 《求索》2010,(5):144-146
"地方法治"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地方法治"可以促进国家法治的提升,推进地方民主政治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弥补政府推进型法治化道路的不足。"地方法治"与国家法治不单纯是表面上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是网络内容与网络整体的关系,"地方法治"是国家法治的有机组成的内容。"地方法治"具有丰富的内容,但是目前的"地方法治"建设重在程序法治,程序法治是"地方法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左秋明 《前沿》2010,(13):13-16
从中国历史的宏观角度看,中国政治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父权政治阶段、道德政治阶段和准法治政治阶段。这一历史发展脉络体现了中国政治和法治理念的重大演进与发展,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政治因素。在世界法制现代化大潮中,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在继承与借鉴的基础上实现的,它摈弃了"左"、"右"两极——"左"导致中国的停滞,"右"导致中国的变质,因此是一种中庸之道,中国崛起的秘密也就在此。作者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切入点,分析了60年来中国和平崛起的政治维度即政治和法治理念的演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现代民主法治思想的先行者,他的法治思想吸取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法治思想,并在考试权、监督权等方面做出了重大改进,不仅对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影响深远,而且也是中国人权法治观念的一次伟大启蒙。  相似文献   

18.
中国法治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法治文化难以养成,以至于法治模式难以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一困境长久地困扰着国人,阻扰中国法治发展的深化.理性的法治文化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内在核心动力,是推进我国普法宣传教育的内在需求.在寻求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中,越来越重视自身文化建设,寻求打破法治文化建设中面临的困境,乃是今日之中国法治建设的不二主题.  相似文献   

19.
2013年,是中国法治建设全面推进、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立法领域,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未来五年的“立法清单”,中共中央也公布了党内法规制定的五年规划,备受关注的新环保法正在长出“牙齿”来,大修后的“消法”亮点颇多,修订中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让中国版“清洁空气法”值得期待,30年磨一剑的首部《旅游法》让游客权益有了保护伞;司法领域,司法改革已经吹响攻坚战的号角,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将有望为落实独立审判的宪法原则提供制度环境;薄熙来案的公开审判堪称生动的全民普法课;  相似文献   

20.
黄震 《浙江人大》2011,(1):22-25
2010年,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替之年,一个承前启后的年份,注定将在国家民主法治的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政府权力的归位,司法的公正,人大的发力,公民社会的培育成长……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正在民主和法治建设的道路上演绎着自身的行进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