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从"幸福广东"口号的提出,到北京"十二五"规划写入"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再到重庆提出到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城镇居民收入增长75%",率先将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的调控写入规划,并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及至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交流时将"幸福"解读为"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中国各级政府满溢的"幸福"热度,令全国乃至世界倍加注目。  相似文献   

2.
为使普通百姓分享到更多改革开放的成果,不断提升幸福指数,政府应该承担起应有的幸福责任。要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做好做大财富"蛋糕";要缩小差距,遏制"弱势心理"蔓延;要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加强文化建设,发展幸福文化。  相似文献   

3.
李卫平 《群众》2010,(10):52-53
<正>以人为本、包括高度重视和努力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和根本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更加科学,更加切合民情,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我们涟水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以科学决策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计促民富、谋民利、解民难、保民安,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逐年攀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4.
春晚上一曲《春天里》火了,两会中一个"幸福"词热了。记得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两会前与网友交流时说"我们所做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何为"尊严",温总理给出了三层含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余进军 《前沿》2013,(8):60-61
民生幸福是任何一个国度和任何一个社会都想要达成的目标,民生幸福不仅代表人民能够过上幸福满足的生活,这其后折射出的是一个社会的体制与现状是否合理与完善,好的社会体制才能对民生有保障,才能让人们安居乐业,感到幸福。本文从伦理视野下的民生幸福观和民生幸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进而论证民生幸福的伦理确证形式。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3,(3):9-10
谋民生之利,解群众之忧,是政府职责的根本所在。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政府的奋斗目标,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加快"六大体系"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在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李学勇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继续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实事。日前,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卫东。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兴化市是革命老区,也是一个人口大市、兵源大市,现有优抚对象8万多人,其中重点优抚对象81 64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兴化市紧紧围绕生活、住房、医疗、服务等民生工程,实施优抚对象幸福工程,着力提高优抚对象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取得明显成效.打造社区拥军服务平台兴化市围绕建设"和谐社区"、共建"美好家园",夯实社区双拥工作,依托社区资源构建社区拥军平台,建立城乡社区双拥工作站,为优抚对象开展系列服务.  相似文献   

8.
民生中国     
《创造》2011,(3):48-49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民生"将成为中国新一轮发展、"十二五"开局的重中之重。民生问题与幸福指数双双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全力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温州市委、市政府向912万温州人民提出未来五年的行动纲领。这是一座城市着眼未来的发展誓言,更是关乎民生福祉的铿锵宣言。领导声音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必须牢牢把握改善民生这个根本目的,牢牢把握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牢牢把握深化改革这个根本动力,牢牢把握转变发展方式这个根本途径,牢牢把握加强党的建设这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政协会上,民生是代表委员们热切关注的话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民生的篇幅更长,内容更多,提法更新,他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要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共和国总理把对民生的关切和重视提升到人民生活"尊严"的高度。民生是民政工作始终如一的主题。民政部门如何在履行保障民生、发展民主、服务社会的职责中,让人们生活得更有"尊严"?本刊特摘要辑发了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对民生民政的关注点以及一些建言建议,供各地民政部门在解决民生的实践中,把代表委员们的智慧转化为决策行动。  相似文献   

11.
崇尚民生幸福是善治政府的价值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善治与民生幸福有着本质的内在关联性。发展好民生幸福是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善治理念的必要前提和最终目的,是检验善治政府行政能力的试金石,是善治政府的价值追求和现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造福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其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在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中实现最大幸福。因此,建设善治政府,发展好民生幸福是我们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国策,"为民谋福"应成为善治政府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2.
《政协天地》2012,(7):45-46
在新疆党代会上,“民生优先、群众第一”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湖北的党代会报告则首次提出“幸福湖北”的概念,指出要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安全,更有保障、尊严。在黑龙江、安徽、广东、福建、青海等省的党代会报告标题均明确将“幸福”一词作为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我区从各个方面实施民生举措,为群众谋福利求实惠,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近两三年,我区更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探索新方式新做法,各地亮点迭出:柳州市首创改制企业职工危旧房集中改造工程,上万户困难职工告别危旧房,住进了政府盖的新楼房。  相似文献   

14.
朱新宁  陈伟 《群众》2013,(3):17-19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以人为本,顺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体面、更有尊严,已经成为党执政的一个方向。十八大报告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民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彰显执政党"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在江苏"两个率先"征程中,省委、省政府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近年来,"幸福指数"、"幸福感"无疑成了最关注的民生热词。"幸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幸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物化的指标,必须有具体的指标体系作支撑。"全国人大代表、铜陵市市委书记姚玉舟说。  相似文献   

16.
民意与责任     
对网络民意的重视和对民生实事的落实,是海口市委、市政府切实贯彻落实"三严三实",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的体现,由此获得了人民群众的点赞.但是,如何让网络民意与政府施政实现良性互动,更加高效便捷,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7.
说到幸福与政府的关系,我周围有一些人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我:"得了吧!幸福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与政府何干?"另有一些遭遇过一些不顺的人有时会蹦出这么一句偏激的话:"别扯啦!我看政府就没给我们什么幸福!"他们越是这样说,我就越觉得要把事情说清楚。否则,真的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  相似文献   

18.
虽然城镇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但其生活负担依然沉重:看病贵就医难,使多少家庭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大学生就业难,在岗职工怕失去工作,缺乏一定的稳定感和安全感……虽然如此,可如今的"小市民"们仍在憧憬着幸福。他们的幸福指数简单而又单纯,就是生活平平安安、身体没有病、有一间不漏雨的房子、出门一路平安、回家吃个热腾腾的饭、在单位不生闷气、不下岗不失业……这些指数虽然普通,但其所涵盖的基本生存资料却有着"真切的生命力"。在近些年,国家也开始制定一项项如甘露般的惠民政策,接受滋养的"小市民"们,则开始借助这些"营养",迈入更加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抢注幸福?     
面对侵权压力,以及忽然之间变成的"第二幸福",其他城市的"幸福"道路是否还能继续光明正大地进行,变成了一个极大的问号。  相似文献   

20.
张朔 《中国人大》2010,(5):11-1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两个小时,万言文章,精彩话语纷呈。——"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