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山公  绮云  绪雷 《党风建设》2003,(10):4-6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益繁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当前.农村信访活动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乡、村干部成为信访活动的焦点。从近几年的控申登记情况看,这类信访件占农村总信访流量的90%以上。农村基层干部是“民之头,官之尾”,他们与群众靠得最近,他们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沁水县各级党组织紧扣“三级联创”活动,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全县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一、找准症结,做到创建有的放矢。   实践证明,“三级联创”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农村。为探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创建工作的新办法和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县委专门派出调查组,深入到全县各乡镇,部分重点村,对村委直选后农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调研。调查发现,我县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一是有些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受到冲击。有的村委曲解“村民自治”的含义,公开提出:“村民选干部,不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村官犯罪案件逐年上升,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破坏农村社会和谐的毒瘤。村官腐败案涉及的款物主要有救灾、抢险、扶贫、防汛、土地和工程补偿款等,这既阻碍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又激化了干群矛盾,因此易引发群体上访事件。 村官腐败现象严重,除了村官的主观原因外,管理制度缺失、司法关注度不够也是重要原因。我国建立村民自治制度时间不长,如何在确保村民自治的基础上落实对村官权力的有效制约还缺乏经验,村委会权力行使在许多地方处于失控状态。司法机关往往对村官违法犯罪行为不够重视,或者因为查处难度大而使一些问题从轻处罚,甚至不了了之,放纵和助长了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4.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俗称“村官选举”)是完善村民自治机制的重要内容,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最直观的表现。然而,由于受到历史因素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制约,农村村委会选举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的就是“贿选村官”现象。其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5.
"问题村官"已成为近些年信访的热点,村干部腐败成为影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问题村官"映射了村级民主建设的诸多困境:村干部权力过分集中,监督机制不健全,选举制度不完善,民主意识淡薄等已成为村级民主建设的突出问题。减少"问题村官"需要从厘清村级权力关系、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强化民主法治意识教育、上层体制改革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当前,一提到反腐败,人们就会想到有权有势的部门和单位的“头头脑脑”,诚然,这是反腐败的重点,但是,我们也不可忽略了“村官”腐败。这些“村官”虽然官小职微,权力有限,然而一旦发生蜕变,其危害却是很大的。“村官”腐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贪污受贿,中饱私囊。村委会虽然权力不大,钱财不多,但都有一部分隐形收入,一些村干部便在这些有限的资金上做起了文章。据辽宁省丹东市某县检察机关掌握的情况,近年来举报农村基层干部经济违法问题的来信来访逐年上升,该县检察院根据举报线索查处了一些案件,结果表明,当前农村部分…  相似文献   

7.
司马龙 《党课》2007,(2):73-76
“村官”是生活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一个“官员”群体。“村官”虽然称不上“大官”,但他们手中的权力却不容忽视。因为我国共有68万个行政村、9亿农民,有500万名包括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在内的村官——这个庞大的干部群体掌控着农村政务乃至村民生活的大事小情。而近年来屡屡爆出的很多农村“两委”干部制造的几十万、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贪污大案,令社会震惊。“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官”——一个最贴近老百姓的舒导群体,他们的腐败直接关系民心的向背,严重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要完成这个重大历史任务,遏制“村官”腐败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在反腐败斗争中,我们切不可忽略了“村官”这一阶层。“村官”中也存在着严重的腐化堕落现象。这些“村官”虽然官小职微,权力有限,然而一旦发生蜕变,其危害却是很大的。俗话说,“千里大堤,毁于蚁穴”。村委会是农村最基层的组织,村干部是我们党和政府在农村第一线...  相似文献   

9.
在近年来的农村村委会选举中,富裕村民积极参选并担当村官已成为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实践中的一个新趋向。出于各种各样的利益驱使,一些富裕村民走上了“村官”的领导岗位,肩负起了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重任。他们在给农村经济社会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引发了诸如贿选、上访、当“官”不理政、贫富差距拉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农村的社会稳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应通过健全制度、加强规范与监督、建立跟踪与反馈机制、加强教育等途径对富裕村官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人民日报刊载了一篇文章叫《从罢免村官谈起》。大意是:大年初四北京昌平区南邵镇姜屯村包括村委主任在内的5名村干部被集体罢免,罢免结束后。村里响起了长时间的爆竹声,原因是他们上任以来不办实事,且挥霍花销账目不公开等行为,激起村民公愤。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农村实行村民自治以来,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逐步增强,村民已开始懂得运用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对选举出来的村官行使监督权,村官如果不能尽其职责,为村民谋利,甚至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牟取不正当利益,就有可能遭到村民罢免。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与此形成…  相似文献   

11.
高达40亿元的征地补偿安置资金。涉及19个行政村4万多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但却没有一个村官因此落马,也没有一名村民因征地拆迁补偿资金问题而信访。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在“村官将黑手伸向集体土地”成为近年来农村最突出的腐败问题的状况下,关于郑州市郑东新区建设征地拆迁中的这组数字,不能不让人惊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征地租地、招商引资、集体资产承包转包、新农村建设等重大村务活动日益增多。与此同时,村民的权利意识也逐渐觉醒,村民们参与村务管理,监督"村官"权力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我省部分农村大胆尝试,将村民监督权从村委会中剥离出来,产生村务监督员或者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解决了少数村管理不民主、办事不公道、村务不公开等问题,切实维护了群众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13.
梁冬 《先锋队》2012,(28):35
新绛县开发区南关村委会主任成海河,有一句口头禅:"当村官就是要让大伙过上好日子。村民生活不幸福,我当村官不舒服。"他当村委主任五年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心血倾注到为村民办实事上,更把自家的钱用在村里的工程上。千亩旱地变成水浇地南关村地处汾河岸畔,这些年由于汾河经常断流,再加上水位下降,村东的近千亩水田变成了旱地,村民只能靠天吃饭。而村里的水井年久失修,村民吃水成了大问题。成海河说:"我们守着汾  相似文献   

14.
一批批青年学子走向农村基层,天之骄子与村官,将这两个落差巨大的概念组合在了一起。“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效果如何?大学生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有多大?他们的才能和抱负是否得到了施展?是否得到了真正的摔打和锻炼?近期.青海省海东地区人事局专门派出工作组,带着上述一系列的疑问走访了部分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农村任“村官”的大学生。一个又一个问号在工作组与村民、  相似文献   

15.
有一部电视剧叫《别把豆包不当干粮》,表现的是村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别把村长不当官,村干部虽说是不“入流”的芝麻绿豆官,却是一方“诸侯”,是主宰村民命运的“父母官”。近几年一些地方出现村干部变“村霸”的现象,动辄用拳头“修理”村民,农民群众深恶痛绝,敢怒而不敢言。这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杂音,也是推进农村民主政治的障碍,亟待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村官为霸好猖狂——村官变村霸,作风霸道,恃强欺弱。在村霸当权的农村,没有法制可言,村官就是法官,言出法行,随意吊打村民有之,私设公堂有之,抄家掠财有之。人们…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两委』换届后,许多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的职务改由一人担任,这一做法有利于提高农村『两委』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各项决策的正确实施。但在权力集中的同时,部分村主干的一些不良行为也随之产生主,要表现在:一是骄傲行为。  相似文献   

17.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村民自治制度在我国广大农村得到推广实行。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深入农村,逐步使农村走上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的发展轨道。村民自治不仅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程度的提高,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在充分肯定村民自治制度的同时,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也不难发现,由于农村选举制度的特殊性,一些不是共产党员的村民被选举到了村委主任的位置上,从而形成了监督上的“真空地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相似文献   

18.
尹焕三 《理论学刊》2003,(6):99-101
村民自治条件下 ,农村产生了一个由村民直选出来的村委会组织 ,与农村党支部委员会一道 ,构成了以“两委”为特征新的农村基层组织 ,给农村基层组织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同时必须看到 ,目前 ,许多农村“两委”关系出现了较严重的摩擦 ,正在影响着村级班子的建设和战斗力的发挥 ,危害着农村的稳定和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这一问题已成为农村亟待解决的社会焦点问题。本文对农村“两委”关系摩擦的深层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在江苏省江阴市新桥镇新桥村,村民们给村主任陈培明起了一个绰号“110”。一是因为他脾气急,平时只要是村支部确定的工作,或村民找他要解决什么问题,他就像“110”一样说动就动,真抓实干;二是他任新桥村支委、村主任,是在村里遇到困难时上任的,这有点像救急的“110”。“干部,就是一要干,二要干起来有部署”陈培明常说:村官就是为老百姓跑腿、为村民办事的勤杂工。“干部,干部,一要干,要勤快,有干劲;二要干起来有部署,讲策略。”问起工作中的策略,陈培明说,也没有什么锦囊妙计,说白了就一个“勤”字,脚勤、嘴勤、脑勤。1993年,村里决定依托…  相似文献   

20.
“村官”暴富愈演愈烈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在计划经济时期,各地农村都有一个流传很广的顺口溜,叫做“算盘响,换队长”。意思是说,农村中的村干部非常难当,谁都不愿干。“算盘一响”,即一年结束后,就另换新的当家人。改革开放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无论是落后地区的农村,还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出现了争着当村干部的现象,尤其是那些城乡结合部或有资源优势的农村,“村官”的吸引力更大。近年来,每到“村官”换届选举时,媒体上频频出现的贿选事件,就是最有力的明证。为什么一个不入品的小小“村官”,对一些人来说有那么大的诱惑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