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补偿制度是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合法行为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而给予救济的制度。本文首先重点分析了行政补偿的内涵,然后指出目前在行政补偿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最后对上述问题的克服提出了些建议,以期有助于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行政补偿制度是对行政机并及其工作人员的合法行为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而给予救济的制度.本文首先重点分析了行政补偿的内涵,然后指出目前在行政补偿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最后对上述问题的克服提出了些建议,以期有助于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政策     
明确取消行政强拆 1月19日 1月1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条例草案明确规定了对被征收人的补偿、征收范围、征收程序、房屋征收与补偿的主体等细节,并明确提出要取消行政强制拆迁,对于被征收人超过规定期限不搬迁的,由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4.
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 1.问责制度不完善。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总体状况依然是“法律缺失”。在行政问责制度建设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我国有关问责的规定不够具体和科学。目前适用于行政问责制的有关规定比较多,散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和政府的相关法律与政策文件中,  相似文献   

5.
为配合即将实施的《行政许可法》,云南省昆明市出台了《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度试行办法》,并于6月1日开始实施。《办法》规定,因行政机关告知有误而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失的,告知行政机关应承担法律责任。《办法》规定,实行告知承诺方式的行政审批事项,因行政机关应告知而未告知或告知内容不完整、不清晰、不适时、不准确,导致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失的,由告知行政机关承担法律责任;而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告知的内容,未全面理解或理解偏离造成损失的,由行政相对人承担责任。申请人认为行政机关未履行《办法》中规定应承担的义务的,可向市政府便民…  相似文献   

6.
<正>11月5日,省政府审议通过的《辽宁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11月19日起施行,标志着我省实现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法制化。《规定》明确,重大行政决策的适用主体主要是县级以上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也包括县级以上政府直属机构、派出机构和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等。同时,《规定》对重大行政决策的概念也给予明确界定,即县级以上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照法定职权,对关系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社会涉及面广,与公民、  相似文献   

7.
《行政许可法》突破我国行政法制传统,借鉴他国先进经验对行政相对人的信赖利益保护进行规定,确立信赖保护原则为其基本原则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行政许可相对人的信赖利益是否值得保护、应如何保护、行政机关设定许可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信赖保护原则进行了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我国首次在《行政许可法》中明确规定了信赖利益保护原则。该法第8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这一原则在政府依法行政的观念上和实践中都具有普遍意义。诚信为本、取信于民,应为各级政府执政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9.
我国行政赔偿的范围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行政赔偿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行政赔偿范围,《国家赔偿法》虽然明确规定了行政赔偿的范围,但其规定比较保守,在实施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有必要扩大行政赔偿的范围,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行政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0.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是一部规范公权保障私权的重要行政法规,它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提供了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更有力的法律保障。全面落实奈例的规定,不仅是依法行政的要求,还直接关系到我市的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的成败。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5,(9)
为了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我区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以下简称《规定》),2015年6月1日已实施。按照《规定》要求形成的重大行政决策,充分听取相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决策的质量更高,从根本上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合法性和可执行性。为便于广大读者了解《规定》,本刊就有关内容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公务员制度是我国重要的行政组织法制度,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我国公务员管理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公务员法》中对公务员所享有的各种权利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何使公务员的基本权利得到有力的保障,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治理乱收费行为应从规范行政收费设定权入手。实践中,行政收费设定主体众多、层级较低,且设定主体之间权限划分不清等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行政主体缺乏对行政收费设定权的统一规定,况且财政供给的不足以及设定主体内部的利益驱动,也促使政府"按需设费"。因此,我国应尽快制定《行政收费法》,对行政收费设定权进行统一规范,按照《立法法》的规定,确定行政收费设定权主体,明确行政收费设定权的权限范围,且在行使行政收费设定权时必需遵循公开原则。  相似文献   

14.
姚忠伟 《唯实》2000,(11):31-34
垄断是市场经济的大敌。对于我国来说 ,由于计划经济传统的影响 ,带有行政色彩的垄断行为对市场经济的危害将会长期存在。我国反垄断立法和反不正当竞争立法一起 ,于 1 987年提上立法议程 ,1 993年 9月 2日 ,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并于 1 993年 1 2月 1日起施行 ,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了禁止行政垄断的内容。但是 ,自《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至今 ,行政垄断在我国并未销声匿迹 ,在某些部门及地区 ,行政垄断反而愈演愈烈 ,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下面…  相似文献   

15.
《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派出了行政规定的可诉性,而《行政复议法》则有限制地解除了行政规定的可复性。为使两者统一,也为了更加有力地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应明确行政规定的“可诉性”,同时修改有关法律。  相似文献   

16.
治理乱收费行为应从规范行政收费设定权入手。实践中,行政收费设定主体众多、层级较低,且设定主体之间权限划分不清等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行政主体缺乏对行政收费设定权的统一规定,况且财政供给的不足以及设定主体内部的利益驱动,也促使政府“按需设费”。因此,我国应尽快制定《行政收费法》,对行政收费设定权进行统一规范,按照《立法法》的规定,确定行政收费设定权主体,明确行政收费设定权的权限范围,且在行使行政收费设定权时必需遵循公开原则。  相似文献   

17.
行政听证制度是现代行政程序法中的一项核心制度。本文拟对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不足与完善作一些必要的探讨。 一、行政听证制度存在的不足 (一)提出听证的主体范围过窄。《行政处罚法》规定听证依法由当事人提出。依该法第3条规定,当事人是指有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行政机关认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  相似文献   

18.
李瑞 《实践》2005,(9):17-18
《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简称《若干 规定》),已于5月19日由国务院总理温 家宝签署公布,5月31日起施行。这是国 务院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修 正版)第73条第1款的规定,为实施《民 族区域自治法》而制定的行政法规,是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大 举措,也是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的一 个重要里程碑。 一、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 配套法规的核心 我国的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和 基础,以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规章等。《若干规定》作为 行政法规,其法律地位低于宪法、法 律,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在立法链 条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依据《宪法》、《立法法》、《民族区 域自治法》的相关规定和第一次中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官员问责"方式也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但由于面临种种法律困境,如行政法律方面的规定有缺陷、行政问责的依据不统一、行政法律的规定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等,使得"官员问责"实践步履维艰。因此,"官员问责"要步入法制轨道,必须尽快健全和完善行政组织法体系;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问责法》;落实行政法律,尽早实现行政异体问责。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是继《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之后 ,又一部对我国行政制度产生深刻影响的法律 ,它为构建我国行政许可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各级人民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依据。要正确认识行政许可的性质 ,有效发挥行政许可的功能 ,解决我国行政许可制度存在的问题。《行政许可法》完善了我国行政许可制度 ,大大推动了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