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发展观问题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发展观在我国先后经历了“以工业为主体,统筹兼顾”的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观,“综合、平衡、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最终完成了从物本到人本、从片面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新的科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党中央始终不移地坚持的工作指导方针.可是,在一些地方两个文明建设不协调,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问题仍然存在.原因固然很多,但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是导致人们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片面的发展观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已被证明是有害的,然而,需要警惕的是,现在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人,亦持有相类似的形而上学的片面发展观.他们认为只要物质文明搞上去了,精神文明建设也就自然会“水涨船高”,甚至鼓吹不惜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在工作实践中,就出现了抓经济建设一手硬、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甚至放弃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片面的发展观曾使山西的经济发展迷失了方向,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更新了山西的发展理念,使山西省委省政府确立了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人才观和发展观,从而为山西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只有正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整合资源延长产业链;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企业发展重新定位,先做强再做大,才能把山西的经济发展不断地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4.
干部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是每一个领导干部必须面对并作出回答的一个现实问题。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事业、地方的顺利发展,也会影响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发展观引导着政绩观,政绩观实践和体现着发展观,全体党员和干部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清除头脑中错误的、片面的政绩观,自觉把政绩观统一在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下,才能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发展观念经历了从传统经济发展观到生态伦理主义发展观,再到发展伦理学的发展观三个阶段的发展.发展伦理学的发展观既克服了传统经济发展观对人的片面理解,又避免了生态伦理主义发展观对人的"非人"理解,是真正属于人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明确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的发展观,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全面的社会发展观,是我们新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不能否认的是,在一些地方或部门的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比较软的现象,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物质文明建设。如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使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也切实硬起来呢?我们认为,树立全面发展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由软变硬的关键。 一、片面的发展观是造成实际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软”现象的思想根源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疑是正确的,它使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一些地方在抓“中心”的同时将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弃之不  相似文献   

8.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改变片面的政绩观.因为政绩观直接决定着发展观;政绩观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发展观的科学与否.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同时,我国文化生态亦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新型的文化发展观,努力建设和谐文化,促进文化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1、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当前对待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主要表现在:①片面、单纯的经济增长发展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针对“文革”中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的。但近年来在一些地方,一些同志片面地认为,只要经济上去了,一俊遮百丑,因此,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已成我国发展观的精神主流。它极其重视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与依据,统领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文化繁荣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科学发展观的基点思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建设的目标,而意识形态文化建设、公益性文化与文化产业建设、推进文化创新、促进城乡与区域文化协调发展以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成为了文化建设的向度。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党对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发展的思路、格局和战略都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逐步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观.新的文化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实践的总结和提升.紧密联系杭州文化工作实际,提出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文化发展观,应注重提升和强化“五个方面“的意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文化改革与创新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推动杭州文化新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发展观是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期盼。新发展观作为一种新理念是当代中国的国富论,它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为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针。新发展观作为一种文化选择,是对发展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总结。新发展观作为一种文化自觉,体现了可贵的人本精神、和谐意识、忧患意识、实践品格。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07,(1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发展才是硬道理』成就了我国持续2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骄人成绩。但随之而来的GDP情结,却使一些地区陷入了某种『发展观』的误区,把『发展』仅理解为是GDP的增长在这种片面发展观的引领下,一些地方的领导者盲目追求高指标,盲目兴建楼堂馆所,盲目上马形象工程,导致了畸形的『硬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生态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好的生态文化是可持续发展实现的保证,当前我国的生态文化建设面临着法制不完善、公民素质片面、企业经营理念有缺陷及科技文化存在薄弱环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思路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发展观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变化,发展观自身也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发展观对文化建设也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将文化建设纳入社会发展的视野,是当代社会发展所提出的一种内在要求,真正的社会发展应该是包括文化发展在内的多维的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但应该看到,时至今日,许多人的发展观并没有根本转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尚缺乏深刻的理解,往往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化为增长是硬道理。因此,深入讨论发展观问题,廓清在发展观上的种种迷雾,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刘福垣副院长,请他就发展观问题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记者:十六大…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文化建设放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全局来认识和把握,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用科学发展观打造薪火相传、永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9.
黄宗良 《新视野》2004,5(5):37-39
苏联的重政轻经、重国家轻个人、重工轻农、重重工业轻轻工业、重军用轻民用、重生产轻消费、重速度轻效益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造成社会的片面和畸形发展,是导致苏联剧变的因素之一。中国的发展观与发展战略受到苏联很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实行了发展观的转变和发展战略的调整,这是我国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但突出GDP的增长速度、强调效率也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应该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层面理解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济主义发展观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危机。其文化成因主要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践活动,资本主义的制度原则及资本主义的文化工业,但其本质根源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剥削宗旨。这给我国文化建设提供的重大启示有三:其一是文化观念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作用重大;其二是文化建设伴随经济进步而日益紧迫;其三是文化宗旨应以社会主义为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