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一、《东南亚研究》系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期刊,聚焦东南亚地区以及相关国际问题的研究,关注重点包括:东南亚国别与地区、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亚太地区重大和热点问题、华侨华人研究。二、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倡导运用不同理论和方法,求真求实,言之有据,鼓励学术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正一、《东南亚研究》系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期刊,聚焦东南亚地区以及相关国际问题的研究,关注重点包括:东南亚国别与地区、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亚太地区重大和热点问题、华侨华人研究。二、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倡导运用不同理论和方法,求真求  相似文献   

3.
《南亚东南亚研究》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理论刊物,经国家新闻出版署2008年9月批准,由《东南亚》(季刊,1983年创刊)更名为《东南亚南亚研究》,2018年更名为《南亚东南亚研究》,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举凡有关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区域合作、历史、宗教、民族、文化等相关学术理论研究文章、学术动态、书评等稿件,一概欢迎。  相似文献   

4.
《南亚东南亚研究》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理论刊物,经国家新闻出版署2008年9月批准,由《东南亚》(季刊,1983年创刊)更名为《东南亚南亚研究》,2018年更名为《南亚东南亚研究》,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举凡有关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区域合作、历史、宗教、民族、文化等相关学术理论研究文章、学术动态、书评等稿件,一概欢迎。  相似文献   

5.
《南亚东南亚研究》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理论刊物,经国家新闻出版署2008年9月批准,由《东南亚》(季刊,1983年创刊)更名为《东南亚南亚研究》,2018年更名为《南亚东南亚研究》,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举凡有关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区域合作、历史、宗教、民族、文化等相关学术理论研究文章、学术动态、书评等稿件,一概欢迎。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 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张蕴岭、侯若石、高伟浓、袁明、梁守德、黄枝连、黄朝翰、阎学通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的转载率稳步提高,学术影响日益广泛,在海内外东南亚问题研究界和国际问题研究界获得好评。本刊自2000年以来连年入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 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张蕴岭、侯若石、高伟浓、袁明、梁守德、黄枝连、黄朝翰、阎学通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的转载率稳步提高,学术影响日益广泛,在海内外东南亚问题研究界和国际问题研究界获得好评。本刊自2000年以来连年入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 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张蕴岭、侯若石、高伟浓、袁明、梁守德、黄枝连、黄朝翰、阎学通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的转载率稳步提高,学术影响日益广泛,在海内外东南亚问题研究界和国际问题研究界获得好评。本刊自2000年以来连年入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 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张蕴岭、侯若石、高伟浓、袁明、梁守德、黄枝连、黄朝翰、阎学通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的转载率稳步提高,学术影响日益广泛,在海内外东南亚问题研究界和国际问题研究界获得好评。本刊自2000年以来连年入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 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张蕴岭、侯若石、高伟浓、袁明、梁守德、黄枝连、黄朝翰、阎学通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的转载率稳步提高,学术影响日益广泛,在海内外东南亚问题研究界和国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研究》2020,(1):F0003-F0003
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 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刘宏、李塔娜、张锡镇、张蕴岭、侯若石、袁明、高伟浓、黄枝连、曹云华、阎学通、梁守德、Anthony Reid、Amitav Acharya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的转载率稳步提高,学术影响日益广泛,在海内外东南亚问题研究界和国际问题研究界获得好评。本刊自2000年以来连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2004年和2011年被北大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2009年以来连续被确定为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底5月初,在吉隆坡召开第4届“美国一东盟会议”;6月初,在香港召开“形成中的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局限与展望”国际研讨会;6月中,参加上述香港会议的两位马来西亚学者到我所访问座谈。这三个会议都围绕同一主题:中东与东南亚关系。本刊这一期刊登了这三个会议的有关报道。其中反映了外界,特别是以东盟为主的东南亚国家在中国与东南亚关系问题上的一个方面的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很值得我们深思,更亟待我们去认真作出富有说服力的回答。理论联系实际,回答现实生活向人们提出的问题,这正是东南亚研究的战斗性之所在,也是东南亚研究工作所者的使命。本刊选登这三篇报道,目的在于引起大家对中国与东南亚关系这一重大课题的注意和重视,并推出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文化多元多维的东南亚是如何实现长和平的?本文从核心问题、既有发展和未来议程三个方面对东南亚研究的文化路径进行初步探讨。东南亚国家的核心关切是大国竞争中的自身安全与发展。中国东南亚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构建服务于中国崛起的地区文化权力和地区认同。既有文献表明,中国的东南亚研究逐步从国别分析和历史考据方法转向区域研究和国际关系理论与经验分析相结合的实证研究,然而,高端研究成果仍显不足,大量有价值的研究尚未进入国际主流学界的视野,进而导致地方行为体在本地区问题上国际话语权缺失,难以满足中国和东南亚在当今世界政治中强化文化权力、增进地区认同的需求。就学术议程建设而言,东南亚研究的文化路径可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第一,坚持文化多元多维假定,以及多元普遍性的研究导向;第二,与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的主流辩论对接,首先尝试寻求中层理论上的突破;第三,进行跨国和跨地区的比较研究,重视地方知识和地方能动性对国际进程和世界秩序的塑造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南亚研究现状:制度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世平  张洁 《当代亚太》2006,98(4):3-12
本文认为,制度性因素对于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政府需求、中国与东盟的相互依赖以及大众传媒在中国的兴起则是影响中国东南亚研究的三个主要因素。这些因素提升了东南亚研究在中国的地位,促使东南亚研究以经济与政治(包括安全)为重点领域。但是另一方面,这三个因素却使中国的东南亚研究面临着学术贡献与政府需求、学术贡献与大众需求之间的艰难平衡,并有可能使中国的东南亚研究将自身置于满足政府和大众短期需求、损害长期能力建设的困境之中。因此,本文认为需要从机制的角度来考虑如何矫正中国东南亚研究中的建设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研究》2013,(4):113
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 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张蕴岭、侯若石、高伟浓、袁明、梁守德、黄枝连、黄朝翰、阎学通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的转载率稳步提高,学术影响日益  相似文献   

16.
《战略决策研究》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双月刊),主要刊登国际政治、国际安全、国际政治经济学等研究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政策分析文章,也适当刊登有深度的综述文章。本刊坚持学术导向,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确保文章的学术质量。自创刊以来,本刊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同仁的大力支持,我们诚挚地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继续向本刊惠赐高质量稿件。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研究》2012,(4):112
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张蕴岭、侯若石、高伟浓、袁明、梁守德、黄枝连、黄朝翰、阎学通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的转载率稳步提高,学术影响日益广泛,在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张蕴岭、侯若石、高伟浓、袁明、梁守德、黄枝连、黄朝翰、阎学通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的转载率稳步提高,学术影响日益广泛,在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 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张蕴岭、侯若石、高伟浓、袁明、梁守德、黄枝连、黄朝翰、阎学通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的转载率稳步提高,学术影响日益广泛,在  相似文献   

20.
本期首篇刊登汪慕恒同志讨论本刊1988年第4期一篇载文的文章。对作者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我们极表欢迎。 学术上不同流派、不同观点之间的辨疑商榷、切磋交流,大有助于研究向广度和深度推进;新的学术突破,往往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热潮的形成相伴随。 近年东南亚研究成果迭出,有目共睹。但争鸣气氛淡薄,鲜有交锋亦属客观存在。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本刊多次申明:坚持“双百”方针,提倡学术争鸣。我们愿一以贯之为此竭尽绵力。举凡对论著文章的评介、对不同观点的商榷,以及围绕研究现状,包括成就与局限、理论与方法、开拓与建议等“研究之研究”的文章,均属本刊优先录用之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