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常山,全县14个镇街被分为7个片区,7支镇街执法队穿梭其间,呵护着百姓的生产生活. 2021年2月,常山被列入省级行政执法县域集成改革3个试点县之一;同年4月,7支镇街执法队全部挂牌运行,开展模拟运行;10月18日,省政府正式发文通过常山县"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方案……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中,常山县攻...  相似文献   

2.
近日,《浙江省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获中央批复同意.这意味着,浙江率先探索的行政执法领域改革将更进一步,成为全国唯一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国家试点. 浙江将健全完善全覆盖的整体政府监管体系和全闭环的行政执法体系,加快构建全方位的监管执法协同体系,按照"8月底前全面展示、今年底前巩固提...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执法体制,浙江积极争取国家改革试点,率先启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方案》,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构建高效协同的事中事后监管执法体系为重点,按照"利民为本、法治为基、整体智治、协同高效、综合集成"理念,构建完善职责清晰、队伍精简、高效协同、机制健全、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由浙江省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11月25日审议通过,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这部率先全国在综合行政执法领域出台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总结提炼浙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经验,积极回应和破解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体现了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的紧密衔接,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5.
执法监管数字应用是"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标志性成果,是国家试点方案落地见效的关键.浙江正加快打造"数字化行政执法监督""综合查一次""行政执法证据共享"等应用场景,全力推动行政执法全方位变革、系统性重塑.  相似文献   

6.
沈佳薇 《今日浙江》2021,(23):50-51
行政执法是实施法律法规规章的主要载体和政府履职的主要方式,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2020年8月,浙江召开全省法治政府建设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会,明确要更大范围统筹跨部门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更大力度推进行政执法整体性、结构性系统集成,形成"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一体化执法体系,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和群众满意度,把综合行政执法打造成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金名片".  相似文献   

7.
2022年1月30日,《浙江省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获得中央批复同意,浙江率先启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国家试点。一年来,浙江扛起先行先试责任,坚持以“整体政府”理念系统推进行政执法体制重构、流程再造、多跨协同,基本构建了一套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为全面依法治国落实落细提供了浙江素材和浙江经验。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浙江省综合执法改革策源地、先行地,桐乡市将崇福镇作为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地。试点坚持"大综合、一体化、全覆盖"的改革方向,以法治"大综合"为要求,以执法"一体化"为根本,以网格"全覆盖"为目标,落实执法力量下沉,形成执法合力,通过建立"三项机制",形成了事前精准排摸、事中精准解决、事后精准回访的"一支队伍管执法"基层法治架构。截止目前,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袁卫 《今日浙江》2022,(6):34-35
2021年以来,湖州市吴兴区埭溪镇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区域集成改革为着力点,举全镇之力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有力承接20个领域1150项执法事项,推动综合执法案件同比增长76.89%,市容类案件由89%下降至59.3%,投诉举报同比下降72%,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10.
正甬政发[2016]2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批准,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2016年3月1日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创新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省政府《关于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的意见》(浙政发[2015]4号)和省编委办、省法制办、省人力社保厅、省财政厅《关于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  相似文献   

11.
正鄂林规[2018]8号各市、州、县林业局,厅直各单位:《湖北省林业厅关于推进全省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已经厅党组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18年1月17日湖北省林业厅关于推进全省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根据国家林业局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精神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鄂政办发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20,(19)
正大道至简,政简易从。南京市高淳区以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抓手,将"简约"精神贯彻改革全过程,在大力开展"一枚印章管审批"行政审批改革后,率先启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积极探索大综合全覆盖式"一支队伍管执法",初步实现行政执法权、责、能有机统一,推动案件办理质、量、效同步上升,高淳相对行政处罚权改革工作获得省政府批复同意。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7,(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通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提速、增效、降本、惠民"为总目标,以"四个五"为总框架,以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政务服务综合标准化改革3大国家级试点为总抓手,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推进"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充分肯定南通"一枚印章管到底"的实践,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将其作为典型经验通报表扬;全国、全省综合执法改革工作会议先后在南通召开。2017  相似文献   

14.
陈伟 《今日浙江》2022,(3):62-63
在法治浙江建设15周年之际,省委作出关于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区的决定,吹响了法治浙江再出发的号角.当前,法治浙江建设方向、目标、举措都已经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聚焦"八个方面争当示范",迭代升级法治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共同富裕制度体系建设、"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  相似文献   

15.
梁惠玲 《政策》2012,(7):86-86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鄂州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抢抓全省综合改革示范和城乡一体化试点两大机遇,实施"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大力建设产业、创新、全域、灵秀、幸福"五个鄂州",开创了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坚持主题主线,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五年间,全市经济总量、财政总收入四年翻一番,...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中央编办和山东省编办确定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城市,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以获批第九个国家级新区为契机,发挥"先行先试"优势,自2014年11月正式启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两年多来,黄岛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从机构组建到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综合执法体制,从分散的  相似文献   

17.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推行综合执法,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青岛市黄岛区(西海岸新区)是中央编办确定的全国综合执法改革试点之一,《人民论坛》2015年6月(下)曾专题刊出《科学构建大执法体系》,详细介绍了黄岛综合执法改革实践探索,引发了各地对综合执法改革的关注。试点一年多来,黄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探索取得了怎样的成效,获得了哪些经验与启示?2016年1月下旬,人民论坛杂志社组织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纪检监察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的专家学者,对黄岛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践再次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根据这一精神,处在政府治理一线的行政执法亟需在现有改革成就基础上向更大口径的综合化方向进一步深化改革,力求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突破。一、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做了多种探索、取得重要进展(一)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在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出现了大口径综合化的先锋探索我国行政执法改革一直在朝综合化方向推进,在党的十九大前后形成了高潮,相继开展了九域综改,  相似文献   

19.
“10多顶‘大盖帽’,管不住一顶‘大草帽’!”群众曾以此调侃相关执法部门的尴尬.为解决城乡行政执法职能交叉、相互推诿的困局.近年来,宁波市北仑区实施“城乡一体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横向上,扩大综合行政执法范围;纵向上,将综合行政执法向街道、乡镇延伸,实现全区域覆盖.  相似文献   

20.
巫海荣 《群众》2022,(2):43-44
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央明确要求,进一步整合行政执法队伍,继续探索实行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推动执法重心下移,提高行政执法能力水平。近年来,南京市秦淮区红花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突出问题导向,将综合执法改革作为破冰利器、头号工程,从工地项目入手,创新思维、探索实践,着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闯出一条"小"街道管理"大"工地的改革新路。红花街道辖区现有大大小小在建工地近百处,占区域面积的五分之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