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岛化工学院经贸系李立:第一,解决谁来搞市场经济,即培育和选择市场主体的问题。由于经济市场化条件下,资源配置机制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我们必须改革现有的企业制度,重塑社会经济的微观基础,真正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第二,确立必要的市场规则和完善市场体系。市场不仅是资源配置的场所,更是企业竞争的场所。加快国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必须摆脱“凭良心办事”、“靠政治觉悟约束”的传统套路,建立系统的、合理的竞争规则,同时,要尽快…  相似文献   

2.
一问: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它有哪些基本特征?答:现代企业制度是指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体制。它是一种企业体制模式,是一种微观的经济体制。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关系清晰、法人制度健全、政企职责分开、经营机制灵活、管理规范科学。具体说就是:1、产权关系清晰。就是要用法律来界定出资者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即产权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一是要在明确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也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那么,怎样才能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呢?这里首先涉及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国有企业的产权问  相似文献   

4.
企业信誉也是企业财富李变娥建立现代正业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企业真正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成了市场的主体。现代在业要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那么,它的产品及其服务必...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和中心环节,其实质是构建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微观基础。十几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搞好这项前无古人的伟大试验,关键是始终不渝地坚持市场化的改革目标取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定不移朝前推进,而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市场化目标取向的核心是建立和完善三个层次的关系和体系,也就是说要通过改革,使政府、市场、社会、企业各归其位,各办其事,各尽其职,各显其能,建立规范合理、运行灵活、科学高效的市场经济新秩序。一、政企关系──角色定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大特征是政企不分,…  相似文献   

6.
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一致性○王建华郭友乾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市场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特点既要反映在市场微观主体——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之中;同...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体是具有法人资格的自然人和企业。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成为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实体,要达到这个目标,最佳的途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那么,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作用是怎样的,本文就这些问题,谈淡自己的看法。 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司法人制度。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就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产权清晰是指从法律上明确企业中的资产制度方式,明确出资者与企业的基本财产关系。长期以来,我国  相似文献   

8.
利率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应该形成有效市场利率,有效的市场利率应该满足:充分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影响金融市场上投资和融资行为主体的资金运作行为;对货币政策和投资决策的变化能作出相应的调整。有效的市场利率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商业银行、非银行...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五个环节一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微观基础;二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建立以...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辩证思考陈善光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是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为此,我们在改革过...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基础。企业是市场的基本单元和最基本、最主要的竞争主体。因此,企业必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经济实体,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和人格化。企业的这种主体地位不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无法确立。  相似文献   

12.
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主要环节和原则。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抓住五个环节,来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五个主要环节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了实现这个目…  相似文献   

13.
在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条件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韩康市场经济调节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有尽可能多的微观主体进入市场,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参与市场交易和市场竞争活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允许和鼓励各种不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社会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是每一个商品生产者、经营者活动的舞台.要建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民经济运行机制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经营机制,政府必须有意识地把企业推向市场,企业必须自觉地走向市场.而要真正实现企业与市场的紧密结合,必须改革产权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彻底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1、现行的产权关系和政府职能不能实现真正的两权分离.原本意义上的两权分离,是指所有者依其所有权并让渡经营权取得资产收益,经营者在保证所有者资产价值完整和增殖的前提下取得占有、使用、处  相似文献   

15.
论政府引导企业走向市场过程中的责任罗晓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生产经营主体。而在引导企业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负有不可推...  相似文献   

16.
李伯奇 《求知》2007,(9):28-29
市委书记张高丽同志在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更加注重民生。更加注重利益协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全面构建和谐天津,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市第九次党代会对我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指明了工作方向。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既要从宏观上把握.又要在微观上落实。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对于吸纳社会劳动力、创造社会价值、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的职业化与市场化何玲利,徐景林(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要在频繁变动的市场中承担风险,把握机遇,自主决策,就需要具有竞争性、开拓性、战略意识的现代企业家。市场呼唤企业家具备应变素质。市场发展的波动性要求企业家具有...  相似文献   

18.
产权、产权效益和产权改革指导思想探讨曹钢国有经济能否真正“活”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这是今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最大难题,也是决定改革成败的根本所在。而要使国有经济真正变“活”,其深层的改革任务是要建立起切合中国实际,能够产生较高...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04,(4):38-40
1.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对政府转型提出客观要求。我国市场化改革走到今天,不仅为政府转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且对政府转型提出客观要求。第一,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市场经济的主体应当是企业,而且主要是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20.
试论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目标王长青为了从根本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产权关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通过深化改革,理顺企业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这种新的产权制度,必须以实现产权形态价值化、产权关系层次化、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