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关系深刻调整.逐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效地调整了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当前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因此,回顾我国收入分配体制三十年来的改革基本轨迹,对于进一步完善当前的收入分配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不同人群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拉大。分配不合理与贫富差距悬殊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不仅关乎社会公平,同时会  相似文献   

3.
财税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制度、金融、地缘等各个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由于我国当前财税体制存在严重的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不公,收入划分失衡,财政转移支付不合理等问题,因而亟待建立现代财税体制。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健全税收制度,调节事权与支出责任制度为战略突破口,全面启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童里 《党政论坛》2009,(3):26-2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关系深刻调整。逐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效地调整了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现阶段,以民生问题为主的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比较突出,这主要是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地区差距以及不同社会阶层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引发的。对于当前比较突出的利益矛盾,我们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用发展的眼光,从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角度准确认识与把握。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完善制度,加强思想建设等,积极协调和化解现阶段人民内部利益矛盾。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收入差距呈日益扩大的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收入差距不合理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政府必须加强对收入差距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7.
财税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我国当前财税体制存在严重的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不公、收入划分失衡、财政转移支付不合理等问题,亟需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应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健全税收制度、调节事权与支出责任制度为战略突破口,全面启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重视物的投资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人的投资。在研究和解决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时 候,不仅要注意到收入等经济方面差距的扩大,还要特别关注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本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9.
今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问题;7月,中共中央又召开了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可见,收入分配问题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焦点问题之一。一、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成因造成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发展性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的收入分配失衡;(2)增长性方面,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要素对于经济增长贡献作用提高的速度和程度的不同所导致的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的利益群体矛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彭劲松 《理论导刊》2006,3(6):49-52
对利益群体矛盾的分析是把握当代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和社会结构的重要维度。当代中国由财产与收入差距、地域与空间差异、社会劳动分工差别、现实社会经济关系等所引起和表现的几对重要的利益群体矛盾,需要我们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会带来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严重影响。这一现实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入世”给我国收入分配带来的现实挑战,在坚持共同富裕原则的基础上,努力避免出现两极分化,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个适当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尹正萍 《团结》2002,(3):29-32
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对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而导致两极分化、偏离共同富裕目标。 一、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收入差距的存在和扩大主要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的,收入差距的最终消失也要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在发展生产力与调整分配制度问题上,在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上,偏重公平、偏  相似文献   

13.
迟福林 《求知》2006,(10):12-13
一、对我国收入分配现状要有一个客观的判断 1.我国正处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对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要有客观的分析。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难以避免的。由于我国是一个城乡和区域发展相当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各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在以往近28年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还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收入分配差距相当大的国家之一,而且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在某些方面近于失控状态,必须引起高度的关注。如果政府的政策得当,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的。  相似文献   

14.
张维  康伟 《理论导刊》2003,(2):49-51
加入WTO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会带来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严重影响.这一现实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入世"给我国收入分配带来的现实挑战,在坚持共同富裕原则的基础上,努力避免出现两极分化,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个适当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扩张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二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其中的内在逻辑如何?这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出重要的问题。通过对2001年至2011年全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统计模型分析发现,由于城乡收入存在差距而向城市大量聚集的人口会导致城市土地扩张,人口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驱动力拉动政府的投资偏向于生产力要素和经济要素更为集中的城市,进一步形成城市土地的扩张。为缓解二者的矛盾,我国城乡地区需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村自主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形成城乡互动的新局面,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改革分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如果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也有利于平衡不同群体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7.
《团结》2002,(3):17-18
中国人民大学高培勇在《财贸经济》(2001,1)载文分析了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产生和特点之后,强调指出,收入分配差距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产物,显然要与我们长期相伴了。但是如果说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促进竞争、提高效率的话,过大的差距。则会带来诸如贫困、社会冲突、低收入者得不到发展与改善自己处境的机会等一系列后果。搞不好,还会引发社会动荡,妨碍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分配不公”是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在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阶层之间的居民收入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些差距的形成与国家政策、体制转轨、机制不健全 ,以及劳动者个人素质等不无关系。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 ,应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 ,以及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和制度。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与青年生活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青年生活方式的变革,70年代末开始萌动,80年代中期全面展开,90年代初已基本定型,形成了适应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基础的、不断深化的变革趋势。目前,青年生活模式出现了以下特点。 一、多层次消费拉开了明确的档次 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多种分配方式的出现,人们的收入拉开较大的差距。在消费方面,随之拉开明确的档次。  相似文献   

20.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公平与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导致了居民收入分配方式与收入分布结构的变化.从经济发展的实效来看,这种收入分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率的提高.然而,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这意味着城乡居民受益于经济发展的程度是不同的.这种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平等变得越来越严重,并且进一步导致获取收入机会的不平等性和社会的不稳定.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在较大程度上有损于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最终也将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