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陈华杰 《桂海论丛》2002,18(6):8-10
江泽民的金融思想是指导我国金融工作实践的重要思想 ,它包括全面把握金融地位、渐进改革金融体制、有效抵御金融风险、加快培养金融人才等多方面内容 ,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金融集融资、交换与构成产权关系于一体,发达的市场经济一般是由发达的金融体系支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金融的市场化———这就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 一 诚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14年来,金融体制的改革在某些方面亦初步取得了可喜成就,但较之于实物部门的改革,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进程总体上是滞后的。主要表现在,作为国民经济有机构成的金融部门的改革尚在襁褓之中,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自主权和竞争的自由度尚未放开;由国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小平同志的金融思想 ,认为小平同志的金融思想对于推动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二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 ,包括金融体制的改革已使我国金融资产总量和金融资产结构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本文主要用大量的实证材料分析九十年代以来 ,特别是 1994年以来 ,我国金融资产总量、金融结构以及相关比率的变动情况 ,同时考察了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债权、债务的总量与结构的变化。为我国下一步的金融深化和政策制定提供实际材料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关于金融改革的思考陈国泉经过十五年的改革,我国金融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总体上看,这些变化是基本适应了经济及经济体制发展需要,特别是94年的金融改革取得了多方面的积极成果。但是以发展的观点和更高的标准来衡量,金融体制改革在一些重要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6.
明确中央银行的职能,增强其独立性和宏观调控能力,保证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这项工作做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中国整个金融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进行,以及中国金融宏观调控能否有效加强等。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利于稳定币值和金融改革的深化。一、中央银行分支机构职能转变的难点与障碍(1)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的地方化倾向。改革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四起三落”,而在理论界总结起落的原因时,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地方化总难辞其咎。因为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立基本上都是按行政区域设置…  相似文献   

7.
1979年开始,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被列入国家的重要议程。迄今为止的金融体制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为初步改革时期。第二阶段: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全面展开的时期。第三阶段:1994年至今,为纵深发展的时期。此时期的改革有以下几点突破:(1)按经济区域设立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2)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体制上相分离;()建立了有管理的允许浮动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常项目下实现了货币可兑换。这标志着中国金融体制向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模式方面又迈进了一步,宏观的管理金融体制初步成型。当前金…  相似文献   

8.
经济体制改革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是要变对经济的直接调控为间接调控。金融体制朝着这个航标作了重大改革,建立了中央银行体制。规定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是金融管理机关,负责宏观金融的管理和监督,负责宏观金融政策和综合信贷计划的制定。为此,中央银行选择了综合信贷计划、存款准备金和利率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相对于过去的大一统银行体制来说,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无疑取得了根本性进步,而且这是变金融直接调控为间接调控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但是,横在我们面前侦难题是:在现行的金融体制下,中央银行宏观控制“一耸就  相似文献   

9.
朱卫红 《人民论坛》2010,(4):126-127
作为金融四大支柱之一的信托成为了房地产行业融资的新亮点,房地产发展REITs信托可有三种模式。通过分析指出当前较符合我国REITs产品要求的金融体制是信托计划模式。而这一信托模式的实施,需要超越一些现存法律制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必须明确改革目标和客观依据,即我们究竟需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金融体制?构建新型体制的客观依据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仅仅局限于金融领域本身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来加以思考。金融主要还是发展经济管理经济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直接创造国民收入的一种产业活动。因此金融的服务性、调控性、管理性职能,比它的直接经营性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首先,金融要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力杠杆。金融调控的杠杆作用首先要靠金融体制来保证和实现,国家在经济活动中对金融杠杆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下简称《中国人民银行法》)。金融界终于盼来了建国46年来第一部金融大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法,它的制定和颁布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息息相关,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中国人民银行从1979年就开始起草银行法,当时成立了专门的起草班子,收集、翻译了大量的中外银行法资料。但由于当时我国正对金融体制进行重大改革,旧的金融体制模式已被彻底突破,新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制定银行法的客观条件还不具备,起草工作不得不被迫中断。  相似文献   

12.
张军 《中国发展》2005,(2):59-69
本文对我国温州地区的金融改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尤其是对以利率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信用社改革对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和研究,指出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信用社、农户、民间金融和中小企业金融活动的影响,继而对改革出现的新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未来的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融体制改革要跳出行政性分权的思路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上海市第三支行副行长魏小宇一、现有金融体制的局限性现有金融体制是在对旧体制改革基础上所形成的。近年来,金融体制改革使金融体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经过改革,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和调控作用日益加强...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深化金融改革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周正庆一、前十四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简要回顾从1978年至1992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金融体制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金融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全融机构...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体制新框架关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近年来理论界人士从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出发,提出了许多设想。倾向性的意见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出发,针对我国现行金融体制存在的矛盾,并考虑到现实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在整个90年代...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关键。金融是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县域经济需要县域金融提供资金聚集、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成本管理,以实现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提升县域经济增长的活力。在过去近30年的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金融业形成了中央金融高度垄断、地方正规金融高度压抑、民间金融高度脆弱的发展格局,而县域金融改革始终遵循了外生供给型的发展路径。这种外生供给型金融制度安排必然导致基层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7.
文建国 《前沿》2012,(13):108-109
主要西方国家自2009年启动金融改革计划以来,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作为本次金融改革的重心之一,以图重建金融秩序和恢复金融消费者对金融市场的信任。后金融危机时代,西方发达国家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制度构建已渐成形。在我国,虽然金融业遭受危机的冲击相对较小,但金融领域投诉争议不断增加、消费者利益遭受严重侵犯等现状亟需通过监管改革予以完善,我国也需要加强金融微观监管的改革和对金融消费者保护。本文通过对主要西方国家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监管制度进行分析,以期为完善我国的相关制度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台湾金融自由化中的银行民营化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台湾金融自由化和金融体制演进中的银行民营化改革为研究对象 ,解析了台湾银行业在民营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成因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已进入第九个年头,这几年来,我们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从根本上说,还没有形成一种通过金融市场导向调节金融企业运行良性循环的机制。旧有的金融体制仍然在影响着金融行为的扭曲运行,即微观金融还无法摆脱“一控就死,一放就乱”的恶性“连环套”。因此,如何改革我国金融体制,形成一种正确引导金融行为的运行机制,就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太文拟从微观金融行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几点理论思考刁仁德一、对于商业银行在观念上应有的再认识将我国专业银行改造为商业银行,不仅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场戏。这个道理并不复杂,因为金融改革的核心问题──货币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