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使新入行人员适应从国有外汇外贸专业银行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新体制的要求,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对今年新入行的190多名军队转业干部、退伍战士以及刚刚毕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集中进行了岗前培训。针对参训人员复转军人多的具体情况,他们采用部队的班组管理方式,实施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和训练。在培训中突出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2.
正8月1日上午,全国台联党组书记、会长黄志贤主持召开全国台联机关复转军人座谈会,听取复转军人汇报军旅生活感悟和台联工作体会,并作讲话。座谈会上,16位复转军人代表回顾了各自的军旅生涯,汇报了军旅感悟和工作体会。一致表示感谢全国台联党组对复转军人的关心培养,一定继承部队的优良传统,不忘入伍初心,保持军人本色,努力成为新时代台联工作的生力军。黄志贤在听取了复转军人的发言后做总结讲话。他指出,今天是中国  相似文献   

3.
郭有勤 《前进》2003,(8):19-21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加强军政军民团结,认真抓好拥军优属各项政策法规的落实,积极主动地为部队和复转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烈军属排忧解难。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要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提升双拥工作的水平,对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推进双拥共建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战略思维双拥工作的实质,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4.
任晓燕 《中国民政》2013,527(2):40-40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繁荣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各种制度不断完善。复转军人安置法律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进步。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现行的有关军人复转地方后安置的法律制度仍然存在很多有待于完菩的方面,法律位阶和层次与复转军人安置工作的地位仍然存在差距,从而导致了当前我国军人复转工作仍然存在很多困难。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复转军人安置工作存在的问题,以法律人的视角寻求复转军人安置工作的新思路,促进我国现行军人复转安置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合理化,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军队政治工作是党在军队中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是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和军队履行职能使命的根本保证,是我军的生命线.长期以来,广大政治工作者在做好军队政治工作的同时,对军队政治工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学术研究.本文基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收集的“军队政治工作”研究的学术论文,对“十一五”期间我国军队政治工作研究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目前我国军队政治工作的学术研究状况,为从事军队政治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政》2007,(1):62-62
江苏省金坛市把复转军人随军随迁家属就业安置摆上重要的位置,认真细化各项工作,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劳动部门为此每年都要举办复转军人专场招聘洽谈会,邀请各类企业参加招聘。三年来,已为复转军人提供就业岗位367个,另有231名退伍军人达成了就业意向。  相似文献   

7.
军队的稳定是部队全面建设的重要方面。军队的稳定,根本的就是人的思想稳定,特别是军官的思想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稳定军队、稳定人员思想的工作,这是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就进一步做好优抚对象和军队退役人员有关工作作出重大决策。决定从2007年8月1日起,再次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对部分1954年11月1日后入伍并参战的军队退役人员发给生活补助,完善曾参加核试验退役人员生活补助政策,完善优抚对象医疗保  相似文献   

9.
叶华江 《中国民政》2011,(12):37-38
军队是国家利器,是保家卫国的柱石。有军队的存在,死亡和伤病残就会相伴而生。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伤病残军休人员到地方安置,既是强军的需要,更是对军队建设奉献者的安抚。然而,在安置实践中,出现了部队交不出,地方政府接收后服务管理难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因此,在总结伤病残退休军人安置经验的基础上,理顺和规范工作程序,建立伤病残军休人员移交安置的长效工作机制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厅委、直属机构: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改善军队转业、复员、退伍军人立功人员的生活状况,省政府决定对其中部分人员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费,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发放范围一次性生活补助费的发放范围是:1952年1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立功与奖励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前因作战勇敢荣立一等功(或大功及相当于大功)1次以上、平时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一等功(或大功及相当于大功)3次以上的军队转业、复员、退伍人员;《条例》颁布后,荣立过一等功以上的军队转业、复员、退伍人员。上述人员至今保持荣誉,户籍在本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民政部与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非军队主管的社会团体涉军事项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加强非军队主管的社会团体涉军工作管理作出统一安排。现就《通知》有关问题进行解答。一、《通知》制定的背景是什么?2015年9月,原总政治部制定实施了《军队社会团体管理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军队人员和单位参加社会团体,以及军队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12.
一、军队离退休人员安置工作移交地方安置的军队离退休人员,包括军队离退休干部(含退休志愿兵)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这项工作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调整阶段(1951年──1958年);起步阶段(1959年──1980年);稳步发展阶段(1981年──1998年)。1、调整阶段1958年以前,军队干部退休安置工作是与伤病残军人的优待抚恤工作紧密联系的,在安置形式上主要有政府供养和军队供养两种。政务院、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1951年4月发布的《关于处理部队中老弱病残人员的指标》规定,政府供养的对象为特、一等残废及无家可归、不能继续…  相似文献   

13.
军队职工能否顺利分流安置是推进部队社会化保障进程的瓶颈工作,同时,也是部队人事劳动改革的关键工作。非现役公勤人员可优先从部队分流安置的职工中应聘录用,为军队职工分流安置又开辟了一条新的就业渠道,这项制度今年在全军中全面实行。  相似文献   

14.
南京政治学院是全军研究生教育重点建设院校,承担着全军政治理论和政治工作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任务,同时又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研究机构。2 0 0 3年10月,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协调委员会在该院设立了政治学和军队政治工作学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两个流动站都属于国家首批设站,其中政治学流动站是军内唯一、军队政治工作学流动站是国内唯一的学科站。从2 0 0 4年开始,这两个站都面向军内外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主要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高层次研究人员,在站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讲军队内部案件,是指现役军人(含军队在编序列内的其他人员)在部队营区包括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内实施犯罪的案件。作案人由于受职业的特殊性、行动的整体性、活动范围的局限性等因素的制约,从而表现出一些与外部人员不同的作案特点。侦破这类案件的基本方法是,坚持群众路线和专门工作相结合,在现场勘验和调查的基础上,认真细致地开展“六查”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军休工作面临着机遇、挑战和变化。做好新形势下的军休服务管理工作,对于保障军休干部的合法权益、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军休服务管理面临的实际问题湖南省益阳市会龙军休所成立于1985年,目前已接收军队离退休人员104人,其中军队离退休干部83人,军队退休职工21人。目前,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人民政府文件辽宁省军区辽政发[2011]35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军分区(警备区),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加快推进辽宁省驻军军队人员住房供应社会化工作,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2]20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  相似文献   

18.
<正>军队离退休干部移交政府安置管理是我国军队退役人员安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事关军队建设,事关国防巩固和社会稳定。一直以来,军休服务管理工作主要采取统包统管的"关门办所"模式。在新常态下,这一模式已越来越多地碰到了困境,严重影响了军休服务管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正要确保管理服务中心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场所、有保障,切实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不断提升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水平。—1月28日,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出席河北省退役军人管理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并调研时强调,做好退役军人管理服务工作,有利于凝心聚力有效发挥军队退役人员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支持军队和国防建设,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军队人员面临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部分干部思想活跃,想转业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从对转业摸底工作中发现,转业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