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台风、沙尘暴、高温干旱、极端降水……近年来,频度越来越高、危害越来越大的全球极端天气,只是能源消耗问题的一个折射。其深层原因是碳基燃料消耗过大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人类难辞其咎。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几年,极端天气接连发生,如海啸、沙尘暴、干旱、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考验着人们的神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常态化"趋势。天气、气候和地球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暖后,我国的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出现了变化。极端降水事件趋多、趋强;长江及长江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趋于增加,极端降水值和降水事件强度有所加强;江淮流域暴雨洪涝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气候变暖导致区域性干旱事件  相似文献   

4.
潘启雯 《中国减灾》2010,(11):34-35
最近几年,极端天气接连发生,如海啸、沙尘暴、干旱、暴雨、高温等。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考验着人们的神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常态化"趋势。天气、气候和地球环境与人类未来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极端天气席卷全球,百年大雨、沙漠暴雪、极度干旱,这些词汇频繁出现在新闻中。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最近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前6个月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2650亿美元。因此,如何借力先进的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10,(2):70-71
入冬以来,全球气候出现异常。北半球数次受到强烈寒流和创纪录的大雷侵袭,赤道地带和南半球则暴雨不断。有媒体称,天气与人们开了个大玩笑,“全球大雪代替了全球变暖”。而有专家认为,正是全球变暖才让天气变得极端异常。  相似文献   

7.
徐娜 《中国减灾》2007,(3):16-18
美国科幻电影《后天》给了公众一个全球气候变暖的极端警示,也难怪人们谈起气候变化问题就会“色变”。2006年以来,一连串异常极端天气纷至沓来,似乎全球的气候都乱了套。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气候变化的脉搏,本刊记者结合相关资料书面采访了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王永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洪涝、干旱、强风暴、台风、泥石流等接踵而至,使人心生畏惧。然而,美国摄影师吉姆·里德却酷爱追逐极端天气,他耗时多年用相机记录下了极端天气发生的瞬间。在他看来,极端天气是大自然暴力的宣泄,记录下这些画面,可以让人们近距  相似文献   

9.
强台风、沙尘暴、高温干旱、极端降水……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频频发作,危害越发严重。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且人类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是,碳基燃料消耗过大而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只是能源消耗问题的一个折射。在我国经济取得突飞猛进发展,各项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过,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办发[2010]169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市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明显增加,局部暴雨、极端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呈现多发、并发趋势。根据有关部门的分析预测,今年我市气象总体趋势是旱涝交替,主汛期涝重于旱。为认真贯彻国务院防汛抗洪救灾视频会议精  相似文献   

11.
程希 《中国减灾》2022,(4):46-47
近年来,世界各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生命财产损失严重.2022年1月11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全球风险报告》.报告显示,全球最主要的短期风险(未来0—2年内)包括极端天气、生计危机、气候行动失败等,最主要的中期风险(未来2—5年内)包括气候行动失败、极端天气、社会凝聚力侵蚀等,全球最主要的长期风险(未来5—10...  相似文献   

12.
欧洲水环境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沐阳断水,太湖巢湖滇池蓝藻水华绿如油漆;洞庭鼠患,淮河重庆济南豫西洪水泛滥暴雨成灾……2007之夏,中国水环境问题空前暴涨。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频频降临;由于没有良好的水环境底子,"水利"变成了"水灾"、"水害"。  相似文献   

13.
王莹莹整理 《中国减灾》2011,(2):F0003-F0003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洪涝、干旱、强风暴、台风、泥石流等接踵而至,使人心生畏惧。然而,美国摄影师吉姆·里德却酷爱追逐极端天气,他耗时多年用相机记录下了极端天气发生的瞬间。在他看来,极端天气是大自然暴力的宣泄,记录下这些画面,可以让人们近距离地了解灾难。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省份之一,自然灾害形势严峻。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局部地区自然灾害强度大、损失重、影响突出。山东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减灾救灾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满足受灾群众多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11,(9):1-1
近年来,极端天气席卷全球,百年大雨、沙漠暴雪、极度干旱,这些词汇频繁出现在新闻中。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最近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前6个月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2650亿美元。因此,如何借力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好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已成为人类共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琼府办[2007]78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我省在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影响下,台风、暴雨、干旱、雷暴、强对流天气等重大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频繁发生,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今年上半年仅雷击事故就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传染病分布区呈现扩展趋势。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全球气候变暖!据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的统计显示,从70年代以来,极端天气事件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前苏联地区有所增加。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水、风暴和森林大火,不仅直接导致死亡和伤害,而且还使人类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上升。洪水浸泡土地,致使菌类生长增多,并为传播疾病的昆虫提供了新的繁殖场所。世界卫生组织1996年的一份研究报告证实,至少有30种新的传染病在过去20年里出现,传统的传染病也卷土重来。全球变暖,传染病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18.
张庆阳 《中国减灾》2013,(12):56-57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各种气象灾害日趋严重。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还给农业、旅游业、娱乐业等对天气敏感的行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一种新的保险种类“天气保险”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子荷 《中国减灾》2006,(12):57-57
当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日益扩大,当喜马拉雅主峰因冰川消融而发生改变,当全球海平面不断上升威胁到太平洋小岛上居民的生活时,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敲响警钟。科学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气温升高正在增加飓风、洪水、干旱、森林火灾以及其他极端气象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气象灾害对中国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856亿元人民币。美国“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超过3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暖冬”、“酷暑”。对一些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已不再感到惊诧。在全球范围。冰川萎缩、海平面上升、台风飓风频频登陆、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观测事实,也足以表明气候变化正日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科学研究基本确认。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使候在人类一点一滴的活动中逐渐变暖了,我们每个人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