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凯 《新青年》2023,(4):56-57
<正>那年,我去了大兴安岭深处的美丽小城塔河的舅舅家。舅舅原来在松花江边种水稻,后来到了塔河,就在这里开了一家山货店。那天,我给舅舅发微信说,最近身体不好,总感觉特别累。舅妈看到后对我说:“外甥,来吧,来这里养段时间,塔河的山水醉人。”这是一幢小三楼,一楼当门市店,二三楼存货,是舅舅来这里之后买下的。早上睡醒,已经是八点多了,打开店门,大街上的人不是很多,雾早已经散去了,大山里空气清新,天空湛蓝。吃完早饭,舅妈对我说:“别总是躺着,身体不好更需要锻炼。”  相似文献   

2.
那天,她给他打电话。他正在街上吃小吃,还买了一只菠萝。说了一些日常生活的话后,电话就挂了。打电话时,她正和一堆同学在一起,她的心怏怏的,羞涩地发了条短信问他:我同学在,不好意思说那些话,为何你不说呢。他可以想像出她害羞脸红、可爱的样子,不禁莞尔。他回短信给她:我说了啊,我只想和你一起吃菠萝啊!那意思就是表明,我在想你了。  相似文献   

3.
李萍 《新青年》2002,(12):7
舅家的弟弟小我一岁,小的时候,我们一见面就打起没完。有一次,他到我家玩,相中了我的小储蓄罐,任我嚎得惊天动地,他愣是得意地捧回了家。为此,相当长一段时间,我都十分记恨他--他写字,我就说还不如蟑螂爬的好;他朗读英语课文,我就说外国人听不懂中国人听不明白;舅舅、舅妈工作忙,他初中时已学会了做几道好菜,我就说他挺大个男的娘们叽叽;高中以前,他又矮又瘦,我说他是豆芽菜;高中一年,他竖向一下子窜到一米八,横向却没有任何发展的迹象,我说你现在跟刀螂似的是不是吃假耗子药啦……他也不甘示弱,笑嘻  相似文献   

4.
为了做烘焙食物,去年我买了58升烤箱,因为日本有位叫三宅郁美的烘焙师写的书上说,烤箱越大越均匀,越容易烤出好味.赶在年底到货了,当时差一个专门的插座,我问安装工人,装好插座再给你打电话啊?工人说,你自己插上用就行了,坏了保修包换,一年哈尔滨也没几个人买,我们知道这事.工人走了,老W把工人的话翻译成,2011年度哈尔滨评选了几个傻子,你光荣当选.我刚刚被评为年度市级先进以后,老友Lisa买了一台意大利德龙咖啡机,过万啊.她先生说,2011年度的指标用完了,你算2012年度的吧.我是装备派,信奉"技术不够装备凑"信条的同时也相信神叨叨和魔法.作为剪彩礼物,我把从《海鸥食堂》中学到的咖啡咒语"Copi Luwak"教给她了.  相似文献   

5.
姐,恩重如山     
徐立新 《新青年》2006,(12):16-17
姐姐出嫁的那天,我是她惟一的亲人.按我们那里的规矩,女孩子出嫁时,都要向父母磕头,以感谢多年来他们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但姐姐没有办法给人磕头.四大爷就说,大丫头,就朝你爹娘当年离去的方向磕一个,算是谢谢他们生你身体之恩吧.姐姐就朝南方跪了下来,重重磕了3个响头.随同她一道磕的还有我,随后,我又给姐姐磕了3个响头.姐姐一下子把我搂在怀里,说,小弟啊,以后你就只能靠自己了.  相似文献   

6.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3,(11)
宣读遗嘱之前律师对刚刚失去丈夫的一妇女说:“在宣读您丈夫的遗嘱之前,我想向您提一个问题:夫人,您愿意嫁给我吗?”眼没瞎一辆出租汽车疯狂地在闹市区疾驰着,把一个行人撞倒在人行道上。那人一边爬起来,一边挥着拳头对司机骂道:“你怎么搞的?难道你眼睛瞎了?”出租汽车司机回敬他说:“瞎了?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不是正好撞倒你了吗?”太狠了某所中学,有两个学生在吵架。甲说,你有我狠吗,我打个电话就可以找人来!乙说,你打啊!我就不信。然后,甲真的跑去打电话了,回来的时候放了一句狠话,30分钟后,你就知道怎么死了!这时候乙紧张得不得了,但也没…  相似文献   

7.
神秘电话     
清晨,老三在食堂用完“膳”后,回到寝室准备取书包去教室上课。这时,老二叫住了他,神秘兮兮地对他说:“老三,刚才有个女的打电话找你,我告诉她,你出去‘用膳’去了.她问啥时候你能回来,当时我以为你用完‘膳’后直接去班级,就告诉她中午12点再打过来,然后还没等我问她芳名就匆忙挂断了。那女的声音像黄莺一样动听。老实交待,那女的到底是哪位尤物?”奇怪的电话!老三摇摇头对老二说:“从现在开始到中午12点有限期保密,等中午12点后再告诉你们。”  相似文献   

8.
马德 《新青年》2007,(10):34
这一天,校园里的迎春花开了,一串串的黄晕,让初春多了几分暖意。我拿着一沓作文,穿过办公楼前面的小花园,一个女生急急走过来.拦住了我。她说,马老师,这两天烦,想和你说说话。我笑,你说吧。就这样,一园子的花草,邂逅了这么一位心事重重的小女生。原来,一个和她相交甚深的朋友,大约有一个多月了,不搭理她,闹得她心神不宁.一直不能安心学下去。她说,马老师,你知道吗,我和她(朋友)从初中一直好到现在。说到这里,女生哭了,两行泪夺眶而出。看得出来,她是真的珍视这份友情。  相似文献   

9.
砚文 《新青年》2007,(8):23-24
午夜两点,我躺在床上给子建打电话:"明天是我们认识6个月,他怎么一点表示也没有?"我说的"他"是肖洛,我的男友,一个刚刚步入中年,事业有成的男人。子建大概还没完全清醒,声音里一股子被窝味:"你要他给你什么表示?"我说肖洛没有向我求婚。子建爱搭不理:你不是说他一早就告诉你了他不会再结婚了吗?他如今事业如日中天,有一个正在长大的儿子,一年前又刚刚挣脱婚  相似文献   

10.
您沉淀了生活的苦,给我留下爱的浓香……1.天气愈发寒冷,外婆突然病了。风湿病引起的脚疼,走路已有些困难。妈一早来找我,说:"亚锦,去看看外婆吧,你怎么能说她老糊涂呢?别再让她生气了。"我苦笑。冬至那天,我和外婆吵架了。我怀孕一个多月了,可是,丈夫亚彬的婚外情搅得我心烦意乱,我想流产后离婚,外婆听说了,急匆匆地赶来劝我。  相似文献   

11.
妈妈     
闪亮 《新青年》2004,(2):19
我不得不离开课堂,因为我的宝宝马上就要来临了。我给远方的妈妈打电话,她接电话的声音明显带着哽咽。我让她放心,说自己和婆婆能照顾新生的宝宝,让她不要来了。可是她执意不肯,说马上去买车票,争取在临产前就来到我身边。其实我心里还是记恨妈妈的。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新年     
正那是秋天的时候。一天,妹妹微信语音,叮嘱我有空了给母亲打个电话。她说,妈想你了。这个"想"有着让人动心的画面:妹妹陪母亲上街买东西,回来的路上,母亲止住脚步,留恋地回头望着一个女性的背影。她对妹妹说,多像你姐的样子。妹妹说,母亲当时的神情那么陶醉,仿佛她的大女儿就站在了她的眼前。听着时,我的眼睛就湿润了。电话立刻拨打过去。母亲接的。她一听是我的声音,就从片刻的客气中转换回来:静静啊,是你吗?想谁谁到,真好。昨天和你妹妹还念叨你呢。打喷嚏了吧?我抑制住情感,竟然不知道  相似文献   

13.
肖峰 《新青年》2007,(12):42
高中和我一个非常好的女生,现在我们读大学没有在同一个学校,我们的友谊好像在淡化。她从来都不给我打电话,我打电话向她借钱,她也不借给我了。而我把她当做我的精神支柱,但是现在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给她说,她从来都不给我安慰的话,我好伤心啊。我想如果她给我一点鼓励,对我好一点点,我现在也不会经常想到死亡。  相似文献   

14.
安宁 《新青年》2006,(7):59-60
1、别赶我走好不好 我给柯小蓉详细描述了我所住的位置,她还是迷了路.我听见电话那边的她在嘈杂里几乎哭起来,只好安慰她,我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去接她.她这才破涕为笑,说:我就知道靖哥哥是个大好人,我刚出了北京火车站,你快来吧,我不会乱跑的!我有些气,但话已说出口,无法再收回,只好打车赶往车站去.  相似文献   

15.
好友安琪     
忘不了那一天。忘不了那个春天的中午,安琪来找我,一进门。就是一枚重量级炸弹:“婚礼取消,我们分手了。”“谁?你?他?你们?那个口口声声今生只爱你一个爱你到永远的他?分手了?”我的大脑一时还无法消化掉这个惊人的消息。“是的,我们。”“真的还是假的?”看她一脸灿如春花的笑容,我委实不大敢相信。“真的,绝对真实。”她一把抓起电话,挨个儿给几个密友打电话:.“欣欣,杜鹃……我们分手了。哇,不得了,快来安慰我!快点!”  相似文献   

16.
吃人嘴短     
我们的朋友戴维非常热爱烹饪.他常常会给我们打电话说:"到我这儿来吃饭吧!我这里有一条羊腿."那口气就好像是这条羊腿突然从天而降,碰巧落在了他的怀里似的.戴维说话速度非常快,我想这其中的原因就是为了能够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尽快回答类似"你今天晚上做什么饭"这样一类的问题.我丈夫埃德和我上次去戴维家吃饭时,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这样的,请注意我真的不是在开玩笑.  相似文献   

17.
正毛主席握着他的手问:"你觉得《离骚》能够翻译吗,嗯?"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主席,谅必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可以翻译的吧?"……认识画家赵蘅有很多年了,她是我恩师赵瑞蕻先生的女儿。她曾经多次问我:"要不要带你去认识一下我的舅舅?"她舅舅是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宪益,曾任英、法文版《中国文学》的主编。在赵蘅看来,像我这样资深的文学编辑,结识她舅舅无疑是受益无穷的事,而由她来引见,也责无旁贷。说实在的,我也很想结识杨宪益先生。  相似文献   

18.
飞雁 《海内与海外》2000,(12):40-42
二十七年前的一个冬天,我住在北京朝内大街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大楼下一座古色古香的书阁里修改一部小说集稿,与来自哈尔滨的两位作家钟涛、毕方夫妇成了近邻,这一对夫妇从年龄上说是我的老大哥、老大姐,他们不像是修改作品而是在吵架,争论着人物、故事、性格、细节,争论得起了肝火,他指着她的嘴巴,她指着他的鼻子,一齐宣布,今生今世,再不与你合作!……就这样整整吵了一个多月,到最后吵到了一部轰动全国的长篇小说《千重浪》,发行高达一百多万册!  二十七年的时间一忽悠就过去了,两年前,我给这两位当年的老邻居写了一封信,并…  相似文献   

19.
限量版爱情     
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偶然在一次聚会中相识并相爱,可是两个人常常吵架,一吵架女孩就嚷嚷着要分手,然后两个人真的分手了,可是没过多长时间,女孩后悔了,来找男孩,痛哭流涕,说自己年轻,不懂事,心里放不下他,愿意和他在一起的.男孩原谅了她,两个人言归于好,重新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9月10日下午4点,毛主席乘坐专列匆匆由杭州出发,走了5个多小时,晚10点前抵达上海。.在杭州动身前,我把毛主席就要到上海的事打电话告诉了王洪文,还叫他通知许世友到上海来,毛主席要找他们谈话。王洪文当时任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专列到达上海,停到靠飞机场的支线上。我立即下车去接许世友和王洪文。我下车后只见到了王洪文,就问他许世友来了没有。王洪文说许世友还没有来,并问了我路上怎么样等问题。我引王洪文到车厢里见毛主席。毛主席问王洪文说:东兴同志打电话给你,要你通知许世友到上海来,怎么没有见他来呀?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