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收入分配不公是国强而民不富的原因之一,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当前,居民收入分配率低下、且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经成为影响民生的一个突出问题,极不利于和谐湖北的建设。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节居民收入差距,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具体而言,要努力处理好三大分配关系,即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国民收入城乡分配关系以及居民内部之间的分配关系,把各个类型的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3.
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异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 ,与此同时 ,收入分配领域分配不规范、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扩大的趋势也日益突出。城乡之间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差距过大以及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悬殊的问题 ,应引起各方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王政 《工会论坛》2014,(1):14-19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但是,目前我国分配领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两个比重"(即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收入差距不断拉大,2012年基尼系数为0.474;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尚未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支出比例偏低;税收调节效果不佳。按劳分配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逐步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进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目标之一。针对我国目前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理性借鉴发达国家分配体制某些成功的经验,我国要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需要采取以下重大举措:一是牢固树立富民优先的发展理念;二是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法规;三是加快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四是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五是逐步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国家从改革分配体制入手 ,调整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 ,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是 ,由于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对收入分配的规范和调节不够有力 ,分配秩序在某些方面存在混乱等原因 ,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呈扩大之势。目前 ,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仅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而且也直接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对此 ,必须高度重视 ,认真对待 ,妥善解决。一、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呈扩大之势从世界范围看 ,目前普遍采用基尼系数作为衡量居民收入差距大…  相似文献   

7.
国民收入分配存在一定的失衡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失衡的重要方面。三大产业就业结构与增加值结构失衡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重要原因。具体而言,三大产业的成本结构特征规定着初次分配中的劳动者报酬;三次产业的人均增加值、劳动报酬占比、人均劳动报酬与初次分配有其关联;产业结构上"要素反效率配置"限制着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增长。  相似文献   

8.
在需求疲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特别是在世界金融危机复苏充满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拉动增长更为重要,尤其是扩大最终消费需求意义重大。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国民收入增长,为消费需求增长奠定了基础,但要真正释放消费力,使之与经济增长相互适应和协调,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结构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国民收入最终使用结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以及相应财税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等方面对这一问题做出讨论。  相似文献   

9.
在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中,税收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较强,然而我国目前是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考察间接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机理可从生产要素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状况、一定时期的税制结构、居民消费品的不同类别和不同税种的调节功能等几方面进行研究。我国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主体税种功能缺失,现行税制对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着逆向调节倾向,致使初次分配中"两个比重"持续下降,恶化了国民收入分配状况。间接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着以下问题:间接税比重不合理、流转税制设计不科学、资源税功能相对弱化等。为此,强化间接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功能,需要从优化增值税制、完善消费税制、加快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的步伐与完善直接税和其他配套改革相结合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 ,城市存在大量下岗职工都形成有效需求能力不足。提高农民收入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需求能力不足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关于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即使贫困人口的收入也有了巨大提高,但是不容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分配不公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刻不容缓。要通过实现公平分配,完善税收制度,切实解决少数垄断行业收入过高问题,培育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防止生产要素市场不规范而产生灰色收入,规范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努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需要特别关注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在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防止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使收入差距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但是,税制缺陷、社保资金不足等是制约收入分配调节的难题。为此,需要政府充分发挥调节职能,规范分配秩序。  相似文献   

13.
当前,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的不断扩大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因素。虽然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必然性,但是,其严重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收入差距过大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就是两极分化。我们必须正视并认真对待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要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下,要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合理增加居民收入。此提法意义非凡,表明国家正力图改变财富分配失衡,收入差距过大的局面。但要真正做好此项工作,是一项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家庭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金凤 《理论前沿》2007,497(8):25-26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基本问题是:收入差距过大,收入水平过低,中等收入者比重过小。其经济原因是资本收入过高,人力资本过低,背后因素是机会不公平,各阶层掌握的资源差距过分悬殊,以及腐败和垄断。收入差距从不同的角度考察有不同类型,本文主要从个人(或家庭)的角度来考察收入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体制改革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但随着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比重的下降及合资合营和私营经济的迅猛发展 ,社会阶层出现了两极分化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 ,这一矛盾已引起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解决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已经成为我国近期的经济革新目标。  相似文献   

17.
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本文通过数据论证了收入差距过大是收入分配中的突出问题,分析了收入分配不公是引起收入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提出了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缩小收入差距的几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为了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应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初次分配领域更加注重公平;积极发展第三次分配。  相似文献   

19.
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民收入分配的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防止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对策,主要是合理运用宏观调控政策,通过税收手段调节过高收入,通过其他财政政策调节过低收入,并科学运用社会保障制度,取缔非法收入。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显著提升,但是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尤其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当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的热点问题。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状况成为共识。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理论界从各个角度来探讨收入分配差距,但是大多数都忽视了金融发展这个因素。因此,全面探讨引起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有利于进一步认识我国的收入差距.并有助于改善这一状况和解决一些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