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英国法官的法袍形成于中世纪中期。法袍的形成与样式与基督教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世俗法官的法袍则是王权加强后的产物,体现了王权的要求。英国法官戴假发的传统开始于17世纪60年代,后来假发逐渐替代了中世纪的法官头饰,成了普通法系法官的独特标志。近年来,英国开始对传统的法官服饰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法袍逐渐简单化,假发也被限制在刑事诉讼领域。  相似文献   

2.
我的城,我在     
你心目中的法官是什么样的?学识渊博,法律素养深厚,在威严的法庭中身穿法袍,主持正义,定分止争。那么,危急时刻,西安莲湖法院的法官又是什么样呢?1.法官助理孙楹朴高大帅气,戴着眼镜,斯斯文文。平时工作勤恳努力,认真好学。他是疫情初起的时候我们庭第一批下社区值守的法官。  相似文献   

3.
正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办公楼的大厅里,悬挂着九位优秀法官的照片,从左边数过去的第三个人,身着法袍,皮肤黝黑,目光坚毅。他,就是被称为"铁案法官"的该院刑二庭代理审判长邱波。提起邱波这个名字,似乎没什么"名气"。但说到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受贿系列案、"蒙京华"26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邱波,就是这些大案、要案的承办法官。  相似文献   

4.
傅达林 《中国司法》2005,(4):102-103
自从我国法院审判人员统一换装以来,尤其是见到中、高级法院法官开庭时身着代表正义的黑色法袍时,笔者就不禁联想到军事法院审判人员(一般称军事法官)的着装问题。首先要说明的是,到目前为止,军事法官开庭时仍然身着军装,配戴着带有强烈等级色彩的军衔肩章。对于这种没有引起任  相似文献   

5.
4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法官等级证书颁发仪式。在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一级大法官祝铭山宣读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法官等级证书的公告后,最高人民法院的6名一级高级法官、31名二级高级法官和其他各级法官的代表们,身着法袍站在神圣的国徽下,接受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颁发的等级证书。  相似文献   

6.
庄严的法槌敲出的是法律的公正,质朴的法袍穿出的是法律的威严;肃穆的法庭体现着法律的神圣不可侵犯,严肃的法官履行着法律的惩恶扬善、匡扶正义。在当事人眼中,法官代表着法律,法官的秉公办事让当事人感受到的是法律的阳光,正是众多依法办案的法官使越来越多的百姓信任法律、信赖法律、信守法律。法官身上承载着的是沉重的社会责任,这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是弱势群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巡回法官赵海,5年来用他的自行车轮,驮着"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跑遍了西城区的大街小巷、街道社区。不分春夏秋冬,风雨无阻调解群众纠纷、传播法律知识,以西城百姓交口称赞的"赵老爷子"形象,成为北京精神的践行者。5年来,在一场场邻里纠纷、遗产争夺、夫妻矛盾这些家长里短的调处中,从身着法袍端坐法庭的白净帅哥,到走街串巷费尽口舌的黑脸老赵,他的自行车从  相似文献   

8.
论现代化法院审判工作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提示:当法官从穿上法袍、举起法锤的那一刻起,法官就成为了一种象征:正义、公平、睿智、博学。法官的职业要求和公众的期望使法官有一种神秘感,今天当人们评价法官时,更多的人则认同法官须有自己的法律见解。从本期起,我们将走近大法官,倾听他们的法律见地。  相似文献   

9.
《政法学刊》2016,(6):33-40
随着司法改革的蓬勃推进,囿于有限的员额比例,会有相当数量的现任法官将被裁汰出员额范围,成为未入额法官。但无论是要他们脱下法袍当"助理",还是辞"官"不做另觅他途,都会对原本就严重短缺的司法人力资源造成极大浪费。从分析未入额法官协助办案机制形成的现实条件着手,以协助办案机制现实运作困境为分析节点,来探讨完善团队办案机制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法官,却端坐审判席,行“法官”职责;他们不着法袍,却胸怀公平正义,用最贴近大众的情感和智慧参与审判。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肩负人民厚望,经人大常委会任命,在国旗下庄严宣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陪审员。  相似文献   

11.
历史肯定会记住这一天,2002年的6月lH,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儿童节日,一个充满新生与希望的日子。而在同一天,我国司法进程中同样发出了一声充满新生与希望的敲击声。这一天,共和国的法官拿起了早应属于他们的法槌,用庄严的一击最终完成了他们以法加冕的仪式,也最终完成了从肩章、大盖帽到法袍、法槌的蜕变。敲击声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我们心仪已久的法官形  相似文献   

12.
慕槐 《法学研究》1995,(3):74-74
近读一本论述英国法官的著作(David Pannick,Judges,Oxford Univ.Press,1987),对于这个国家的法官状况及相关问题颇增见识。作者称英国法官“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现象”。这是一个数量极少并且背景高度整齐划一的群体,成员们身穿猩红色法袍,头戴马鬃毛假发,年事偏高,观念保守,虽然也食人间烟火,但却远离公众,履行着真正的圣职。书中引用作家乔治·奥维尔的话说,法官“乃英格兰  相似文献   

13.
寺约五年前开始,我多次在报纸和电视等传媒是鼓吹,应当改变我们法官的服饰,应当由大盖帽、军警式制服变为法袍。所以,当1999年最高法院决定要换法袍时,一家媒体采访我的报道里称我是在中国第一个倡导换法官服的人。应当说,真正促使我们换服的动力来自于司法机关内部;随着司法界对外交往的日趋频繁,那身军警式制服让我们的院长们以及法官们越来越小自在、法官应当穿什么样的衣服也就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小的问题现在,总算改了过来,实在值得庆贺。  相似文献   

14.
李劭强 《江淮法治》2013,(17):50-50
上海市纪委、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和有关部门8月6日作出决定,对市高院法官陈雪明等夜总会娱乐事件作出严肃处理,相关法官被开除党籍、提请开除公职。上海法官"嫖娼门"事件一经媒体曝光,立刻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人们围观此案,不仅缘于对官员品德缺失的质疑,更在于其头顶国徽、身着法袍的法官身份。仅用两天时间便对涉事人员作出顶格处理,凸显相关方面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尤  相似文献   

15.
自从我国法院审判人员统一换装以来,尤其是见到中、高级法院法官开庭时身着代表正义的黑色法袍时,笔者就不禁联想到军事法院审判人员(一般称军事法官)的着装问题。首先要说明的是,到目前为止,军事法官开庭时仍然身着军装,配戴着带有强烈等级色彩的军衔肩章。对于这种没有引起任何质疑、似乎天经地义的现象,笔者从自身的军法行业出发,还是想说点什么。或许,军事法官穿什么本身并不值得讨论,但问题并非仅仅如此。法官制服不仅象征着法官的形象,而且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法治形象,不同的着装其实隐含着对法官职业的不同认识。贺卫方教授就曾将法官…  相似文献   

16.
开庭:无知送性命械斗酿惨剧虽然不是第一次去法庭旁听,然而这一次和以往却是不一样的。法官老师已经在楼上穿好了法袍,我跟着他一起下楼。法庭里法警已经安排旁听者坐好。当被告走进来的时候,背铐已经换成了前铐,脚镣也已经摘了下来,被两个法警带到了法庭中间。这和我们在英美电影里看到的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律师》2002,(1):49-52
作为教授,贺卫方似乎总是领先一步。他既有法学的功底,又有文学的素养,还有哲学的思辩,更有演讲的口才以及带有磁性而浑厚的嗓音。有人说,他已经把晦涩难懂的学问发展成了有声有色的演讲;也有人说,他用演讲给学问注入了更有魅力的精髓与内涵。不管别人怎么说,还是让我们听听他是怎么讲解和解析法官的法袍。尽管这是一次在北京大学校内的演讲,但对校外的我们来说,也许会拍出更热烈的掌声(文字略有删节,小标题均系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律师》2002,(2):37-40
作为教授,贺卫方似乎总是领先一步。他既有法学的功底,又有文学的素养,还有哲学的思辩,更有演讲的口才以及带有磁性而浑厚的嗓音。有人说,他已经把晦涩难懂的学问发展成了有声有色的演讲;也有人说,他用演讲给学问注入了更有魅力的精髓与内涵。不管别人怎么说,还是让我们听听他是怎么讲解和解析法官的法袍。尽管这是一次在北京大学校内的演讲,但对校外的我们来说,也许会拍出更热烈的掌声(文字略有删节,小标题均系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9.
法袍与法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确认法袍作为西方法治文化的象征意义入手 ,着重介绍法袍的文化功能 ,这些功能表现为 :宗教化、形式合理性、司法独立的“屏障”以及戏剧审美价值。通过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分析 ,指出法袍的引入会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我们对法袍应持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风雨30年,有这样一群身着法袍、手持法槌的兵团法官,用崇高的信念、理想、责任和智慧,践行着屯垦戍边的誓言,诠释着“法”字的深意,在辽阔的西域军垦大地上,实现着人生壮丽的追求。 对于兵团人来说,1983年10月18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一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恢复组建兵团法院、检察、司法、公安机构。1984年10月,兵团各级人民法院正式恢复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