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竹高于旧竹枝”,这是自然现象。若把它作为比喻,也是社会现象。随着干部制度的改革,干部能上能下将日益蔚成风气。因此,原上级可能会成为原下级的下级;而原下级可能会“上”到原上级的上级去。那么,原上级“列于人  相似文献   

2.
当干部要看政绩,故大凡为官者,通常都很关心政绩考核。然而关心的人越多,政绩考核的标准就越显重要。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级如何考核,下级就如何努力。比如过去科举考八股,大家都在八股文上使劲;现在升学考数理化,学子们又在数理化上下力。政绩考核就如同“指挥棒”,它决定着政府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近十多年来,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办实事热”可以说是久盛不衰。特别是每到岁末、年初,政府及其所属的一些部门,在向上级和群众报告工作时,往往把“政绩”——前些年只限于为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为官一任,谁都想干出一番事业,创下一份政绩。然而只有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人民群众认可的政绩,才是真正的政绩。假如存有私心,为了做给上级看雨违反规律,不顾实际地去制造“政绩”,其结果往往是给地方和群众带来灾难,自己也只会落下骂名。  相似文献   

5.
想起了彭孙     
果然 《唯实》1998,(Z1)
在一次会议上,安徽省某位县上的领导向省委书记卢荣景汇报工作,谈及近年当地旅游业发展得很快时说:“这是卢书记上次来视察鼓励的结果.”卢荣景当即就插话:“要是鼓励一下就能出成绩,那我到处去鼓励一下好了.”(见1998年2月20日《人民日报·华东版》)从以上这简短的对话中,我们似乎观看了一个下级领导在上级领导面前表演的一出微型滑稽小品戏.说滑稽,当然是指那位下级以夸大其辞的逢迎手段,极力往上级领导头上套政绩之光环而企图博得上级欢心的“白脸”形象.好在明智的卢书记非但没有买账,反而让这位下级挨了一记耳光——虽然不是很响亮,却是能让人感到火辣辣的.毋庸讳言,社会的各项工作,的确跟上级的正确领导、随时关心、大力支持以至直接指挥分不开;但事情落到实处后,最终还得靠群众自己去办,自己去努力.也就是说,成绩主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真正的政绩应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应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而不是做给上级看的,更不能出于自己的私利。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树立正确政  相似文献   

7.
“五毒书记”张二江与人合著了一本《下级学》,他在后记中说,“创立下级学宗旨,是使人们成为优秀的下级,在于探讨、帮助并使每一个下级获得成功,而且争取最大的成功”。如何成为“优秀的下级”呢?张二江解答曰:“在你赞美上级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原则”,“首先,要选择上级最喜欢或最欣赏的事和人加以赞美”云云。他的“下级学”,说到底便是不顾  相似文献   

8.
在廉政建设中,群众最不满意的就是一些上级对违法违纪的下级出示“下不为例”的“黄牌”。因为“下不为例”这种轻描淡写的批评,极易使那些违反党纪政纪的,甚至触犯刑律的人“检讨一阵子,舒服一辈子”,得不到应有的警诫;导致有章不循,有令不行,  相似文献   

9.
身为副职,就工作的“被认同”而言,无外乎四种情况:上下一致认同;上下均不认同;上级认同,下级否定;下级认同,上级否定。要使自己的工作达到被上下一致认同的境地,或退一步而言,至少被上司或下层群众认同,从正面而言,需要晓下情,守本土,勤沟通,善协调,而从反面来看,应知如下“四忌”:一忌摆位不别高低。身为副职,欲使自己在所处位置上有其位、有所为,并不一定非要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可,但却一定要摆正自己的“角色”,知道自己与正职的高低之别。大到决策拍板,小到座次排列、讲话做派,都要甘  相似文献   

10.
政绩考核主要是指上级组织对下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情况的考核和评价。政绩考核的标准和考核结果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说到底,是由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通过施政行为来贯彻落实的。一些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之所以存  相似文献   

11.
近日,重庆市渝北区张关镇2400余名有选举权的群众出题考干部,3名竞选下一位镇长人选的“考生”面对群众的“考题”一一作答。“主考官”(群众)根据“考生”的“成绩”,决定下任镇长人选。(引自4月1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上级考下级,干部考群众这是常理,而群众考干部却是个新鲜事。干部,是群众的“头儿”,俗称“父母官”,是为群众服务、谋利益的。选一个好干部,就会为群众办实  相似文献   

12.
时下,在某项工作或建设性活动刚开始不久,一些同志或单位便极善于总结,迅速拿出“阶段性成果”,遇上级就汇报,逢开会便大讲、特讲。一些同志或单位善于总结“阶段性成果”的原因,仔细分析起来,无外乎有两点:一是好大喜功,自我吹嘘。某项工作一经展开,要想让上级了解,群众知道,那就快出成果。经过总结,对工作重视、措施得力等等全都不言而喻,显赫政绩也就跃然而出。“阶段性成果”让自己的政绩又套上一道美丽的光环。至于最后的“成果”,到那时再总结也不迟,反正“功”和“名”已挣在手里。即使砸了锅,有人质疑,也极好应付:“我们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了嘛,后来因为某一点……”轻描淡写虚晃一枪就逃脱了责任。二是故弄玄虚,欺瞒群众。工作刚开  相似文献   

13.
上级不敢批评下级,同级不能或不愿批评同级, 下级不敢批评上级,群众不能批评领导,这是目前从社会到党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风气。有时批评,也只是把批评变成“希望”,以“希望”来代替对错误思想和行为的严肃认真的批评。有的单位明明是问题成堆,经济工作搞得一团糟,特别在领导班子内部是一乱二散三腐败,工作无对策,发展无思路。上级领导来调研解剖后,仍然运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工作方法,认为班子是团结的,成绩是主要的,即使发现一些问题,也不敢直言严肃批评,而是把批评变成“希望”,希望今后怎么样怎  相似文献   

14.
实施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既是上级组织客观评价下级领导干部的办法,也是反映和衡量领导干部工作能力、水平的方法。其实质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掌握现有领导人才的信息,开发领导干部的潜能,使其更好地促进发展,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同时,也为领导干部的晋升、调配、培训、激励、免职和职业生涯设计等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与传统的干部政绩考核相比较,现在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应该是一个更为科学、更为广义的概念。对领导干部实施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的政绩考核,其作用在于通过公平合理的评价手段来确定领导效能,对领导活动和领导者个人素质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5.
据报载,日前,湖北省宜城市对9名只注重表面成绩,却无实际作为的花架子干部予以警告或免职处理。这种用铁腕挤除政绩中的水份,敢于动真格的做法,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 由于政绩是当今评价干部能力的优劣、决定干部升迁与否的重要依据之一,于是,有些利欲熏心的党员干部为骗取政治荣誉、讨得上级领导赏识,片面地夸大成绩,隐瞒问题,弄虚作假,甚至不择手段地往自己脸上贴金,以期达到尽快加官进爵的目的。群众把这种虚假政绩称之为“注水政绩”。“注水政绩”危害甚大:一是误国。在政绩上弄虚作假,欺骗上级,容易导致上层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16.
贿赂,在当今老百姓的谈资中,已不再是一个新话题。然而其层出不穷的变换招数,却令常人“大开眼界”。贿赂变招一道另类风景近年来,贿赂变招已成了一道另类风景,严重损害了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其变招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上级贿赂下级。贿赂一直是下级贿赂上级,以讨得上司的欢心,求得升官晋级。但是,随着近年来干部任免制度的日益健全,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得到了加强,于是,那些想当市长、县长、乡长甚至村委会主任的人,在召开人代会、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前,便向有选举权的人大代表、选民行贿。“贿选”是上级贿赂下级…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12,(9):57
按照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上级党委领导成员有权检查下级党委的工作和参加下级党委的会议。上级党委领导成员到下级党委检查指导工作或参加会议,可以发表指导工作的个人意见,但不得要求下级党委必须执行自己的意见;凡代表党委发表的讲话,应经党委讨论,下级党委必须执行。上级党委领导成员在下级党委担任领导职务的,仍须服从下级党委。下级党委应接受上级  相似文献   

18.
武警营口鲅鱼圈边防检查站着力开展“三学”(学党史、学党章、学党的创新理论)、“四评”(群众评议党员、党员评议支部、党员代表评议党委班子、上级党组织点评下级党组织)创建先进党组织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党建工作活力。  相似文献   

19.
上级对下级不当的干预,是领导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人们常说,领导决策要“吃透上头的,摸清下头的,形成自己的。”上级领导的不当干预,是要用“上头的”不适当的决策,来代替或影响“自己的”正确决策,给下级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这个难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使下级的工作陷入服从也难,不服从也难的境地,严重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那么作为下级如何正确对待上级的不正当干预?结合工作实际,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调整心态别冲动。上级对下级的不当干预,是上级的工作失误。这时候,要求下级头脑冷静、调整心态、控制…  相似文献   

20.
邵立 《廉政瞭望》2014,(15):34-34
中国官场内部信息流通的扭曲有两个方向。一是从下至上的方向,下级为了迎合上级喜好,“生产”出统计结果。一是以“内参”系统为代表的上级对下级的信息垄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