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吉拉来中国一所外国语学校教书,她8岁的女儿小安吉拉也跟了过来。小安吉拉太喜欢问问题了,看到学校楼梯上靠右边画着两行彩色小脚丫,就问孔校长:“为什么要把脚、r画在楼梯上?”孔校长说:“那是提醒学生们要右行礼让啊。”小安吉拉继续问:“难道会有人分不清左右吗?”孔校长说:“左右倒是能分清,但是,有时候会有人忘了应该靠右边行走。”小安吉拉不依不饶:“为什么会忘了靠右边行走呢?”孔校长噎住了。  相似文献   

2.
佚名 《政府法制》2014,(23):37-37
马寅初是中国当代人口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经济学家,是中国当代经济学界泰斗级的人物。还是在1918年,马寅初在一次演讲时有一位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对这位农民说:“我先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要挑最好的房间。  相似文献   

3.
一道难题     
美国前总统林肯,他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一次考试,老师问他:“你愿意考一道难题呢,还是考两道容易的题目?” “考一道难题吧。” “好吧,那么你回答,”老师说,“蛋是怎么来的?” “鸡生的呗。”林肯答道。 “鸡又是哪里来的的呢?” “老师,这是第二个问题了。”林肯非常认真地说。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4.
飘飘 《政府法制》2011,(32):25-25
克林顿当美国总统期间,有一天,他到一家医院视察,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使劲挤到他的跟前,呆呆地看着他什么也不说。克林顿弯下腰来问:“你有什么事吗?”小孩挠了挠头,说:“我想得到总统先生的签名,您能满足我的要求吗?”  相似文献   

5.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1940年到美国读研究生,他的导师是大师级的物理学家费米教授。费米教授每周用半天时间跟李政道讨论问题,他的主要目的是训练,让学生对一切问题能够独立思考,找到答案。有一次,费米问李政道:“太阳中间的温度是多少?”李政道答:“大概是二千万。绝对温度。”费米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李政道说:“是从文献上看来的。”  相似文献   

6.
幽默     
《政府法制》2012,(6):33-33
同行 郊外一幢漂亮的房子里,住着一个漂亮的小姐。这一天,来了一个乞丐,乞丐衣衫褴褛一头白发,一副可怜相。小姐动了恻隐之心,给了他10块钱。小姐问乞丐:“你每天除了乞讨,还干点别的什么吗?”乞丐说:“化装。”“化装?”小姐很奇怪,“讨钱也要化装吗?”  相似文献   

7.
包拯巧破割舌案 包拯在天长县当县令时.有一农民前来告状.说自家耕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宋代为保护农业.是严禁屠杀耕牛的。包拯问明那农民来告状和耕牛被割舌头无人知道后.就说:“你回去把耕牛杀了.把肉卖了.我就会找到割牛舌头的坏人.”那个农民回去把牛杀了后不几天.就有一个人来包拯处告那个农民私杀耕牛。包拯却问:“你为什么要割人家耕牛的舌头?”那人一听惊呆了。包拯接着说:“你就是牛主人的仇人.为了想害牛的主人.便偷偷地割了牛的舌头.以为牛不能吃草了.牛的主人只能把牛杀了。  相似文献   

8.
快乐驿站     
木子 《政府法制》2012,(14):47-47
另请高明 莉莎:“爸爸,这道算术题我不会算。你能告诉我吗?” 爸爸:“你说说,是什么题?” 莉莎:“有个人每月薪水300元,他太太每月却要花去320元,问……”  相似文献   

9.
鞋的故事     
杜书记住进我家那年,我还很小。那天,我和几个小伙伴正在河边挖蚯蚓玩,村长领着一个背着包袱的陌生人向我家走来。我问:“你们找谁?”村长说:“找你家大人呀,在家吗?”我点头说:“在家。”便替他们领路。村长进门后,对我父母说:“这位是城里来我们村蹲点的杜书记,要在你们家住一段日子。”我家出身贫农,父亲母亲又都是热心肠的人,自然满口答应。我更开心,因为这下家里可热闹了。趁杜书记和我父母说话的机会,我好奇地打量这位陌生人。他瘦高个儿,衣着很土气,尤其脚上穿的那双草鞋很显眼。我问杜书记:“你也穿草鞋?”他说…  相似文献   

10.
好人冯三兔     
王霞 《政府法制》2014,(2):54-54
2013年10月,记者途经山西省中阳县,在中阳县宁兴学校门外,偶遇多年未曾谋面的一位老友,寒暄之际,老友问记者:“可曾为宁乡镇写点什么没有?”记者回答:“没有。”老友说:“还是写点吧!中阳县宁乡镇变化多大啊!这所学校就是宁乡镇冯三兔建设的。”记者打量着这所颇有些气势的宁兴学校,问道:“冯三兔是哪里人?好活泼的名字啊。”老友说:“一个有胆识、有魄力的农民,宁乡镇冯家岭村人。”于是,记者驱车前往冯家岭村。  相似文献   

11.
《伊索寓言》里有一则故事:一只青蛙从洼地里潮湿的家蹦了出来,大声对所有的野兽宣称:“我是一个医术高明、能治百病、博学多才的医生!”一只狐狸问他:“你连自己的跛足和起皱的皮都不能治,怎么能给别人治病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病人”给人治“病”,别人是不会接受的。同时,“病人”也根本不可能给人治好“病”。然而现实中却不乏类似“青蛙”这样的人,他们本身是“病人”,却处处以“医生”自居,要给别人治“病”。原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有一句最为人称道的廉政格言。他说,“钱”是什么?“钱”就是两个持“戈”的士兵守…  相似文献   

12.
《法制与社会》2011,(11):24-26
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独自在湖边划船,船上放着一根钓鱼用的钓竿。一名男警察走过来说:“对不起小姐,我要没收你的小船和钓竿!”女子问:“这是为何?”警察答曰:“因为你准备钓鱼呀!”  相似文献   

13.
1983年,我在山西农村采访,听到农民夸奖党的政策:“今年的共产党最好!”这句话乍一听好像逻辑不通,但细想之下却深刻之极,20年来一直响在我的耳边,总觉得有咀嚼不完的道理。现在才明白这是群众在催我们与时俱进。江泽民同志说:“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农民群众的这句话就是用“时刻”这把尺子,以“年”为计,一段一段地来衡量我们的工作。我们时刻也不要忘记身后有多少百姓明亮的眼睛,要时刻关心他们的痛痒,感知他们的疾苦。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说: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  相似文献   

14.
王厚明 《检察风云》2023,(22):76-77
<正>日本曾有二位久负盛名的剑手,一位叫宫本武藏,一位叫柳生寿郎。当初出茅庐的柳生遇见已是著名剑手的宫本时,发誓要成为伟大的剑手,便问老师:“假如我跟您学习,多少年可以成为伟大的剑手?”宫本答:“一辈子。”柳生说:“我不能等那么久,您若肯教我,我愿下苦功夫,甚至当仆人都可以,要多久才能成功?”宫本说:“大概要十年。”  相似文献   

15.
邀约(上)     
<正>“你要杀的人是谁?”我问。“我自己。”米切尔回答道。又来了,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我没有大惊小怪,也没有犹豫,说:“我没必要非得清楚你为什么要死。不过,也许你可以考虑满足一下我些微的好奇心。”“我欠了一屁股债,只好用保险费来偿还。剩下的钱,或许还能让我太太和两个孩子过上好日子。”“你确信这是唯一的办法了吗?”我问道。他毫无表情,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价值     
佚名 《政府法制》2011,(2):21-21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相似文献   

17.
最好的回答果戈理是19世纪俄国的大作家。有一次他正在津津有味地向诗人茹科夫斯基朗读一个剧本。读者读着,忽然发现诗人已经发出轻微的鼾声。他立即停止了朗诵。诗人被惊醒过来,感到十分抱歉。可是,果戈理却真诚地对诗人说:“我希望听到您的开诚布公的批评,而您的瞌睡就是最好的回答。”说完,立即把手稿投入熊熊的火炉之中。写作果戈理总是天刚亮就起床,稍活动一下,就开始一天的工作。一次,一个朋友问他:“你天天都写吗?”果戈理肯定地说:“必须每天写作。”“如果有一天没有写呢?”朋友问。“如果有一天没有写,怎么办?没关…  相似文献   

18.
“牛皮癣”     
我说:“拿上照相机,出去走走。”妻子问:“拍什么?”“我想写一篇文章……”“写文章还要配照片?”“不拍照片,人们会不相信的。”“不至于吧……”“不!这次如果不配照片,人们肯定不信。”妻子拿上照相机,半信半疑地跟着我往外走。  相似文献   

19.
吴建平 《政府法制》2008,(13):47-47
前两天,母亲病了。按照母亲一定要找个可靠医生的嘱咐,我找到了中学同学,他如今已成了本市知名的心血管专家。见了面,老同学十分热情,为母亲仔细认真地检查了病情,令我奇怪的是,他在开处方时,每写一个药名都要停下来问我:“你说行不行?”我实在忍不住顸了他一句:“要是我知道行不行,还来求你这个医生干什么?”  相似文献   

20.
幽默     
《政府法制》2012,(30):33-33
河南话 一个中国记者问德国足球名将贝肯鲍尔:“您觉得现在的德国队中还有像您这样有灵性的球员吗?” 贝肯鲍尔说:“穆勒。” 记者:“呦,您还会说河南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